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油管接箍磷化处理质量的评价方法

姜丽丽 , 任耀东 , 杜刚 , 胡志平 , 蒋雪琳

钢铁研究

介绍了油管接箍经锰盐磷化处理后的膜厚检测方法,特别是采用标准硫酸铜检测溶液的"点滴检测膜厚法"。该方法以硫酸铜作为显色剂,通过硫酸铜被工件基材的阳离子置换析出铜进而显示出"镀铜"颜色的时间,得出磷化膜厚度与显色时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管接箍磷化处理后磷化膜厚度的检测。

关键词: 油管接箍 , 磷化膜厚度 , 厚度检测 , 硫酸铜 , 评价方法

镀铜溶液中硫酸铜、铁离子及氯离子测定方法的改进

李成虹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5.01.013

传统酸性镀铜溶液中硫酸铜、铁离子、氯离子的测定方法不是很理想,现提供一种方法可准确测定硫酸铜、铁离子、氯离子的含量,分析方法受杂质干扰少,结果准确,便于生产中对Cl-的控制,此方法一直应用,现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酸性镀铜溶液 , 氯离子 , 铁离子 , 硫酸铜

酸性镀铜工艺硫酸过量引起的故障分析

冯绍彬 , 苏畅

电镀与涂饰

工业生产中,硫酸的过量添加会造成酸性镀铜工艺阳极钝化、槽电压升高、工作电流下降.本文讨论了硫酸对硫酸铜溶解度的影响,发现水溶液中硫酸含量超过50 g/L后硫酸铜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当硫酸含量过高时,随着电镀过程的进行,CU<'2+>在阳极表面层的浓度不断升高,引起硫酸铜晶体在阳极表面析出,使阳极钝化,导致无法正常生产.

关键词: 酸性镀铜 , 硫酸 , 硫酸铜 , 溶解度 , 阳极 , 钝化

酸性镀铜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连续滴定

丘山 , 丘星初 , 黄曙明 , 沙志勇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3.03.012

研究了酸性镀铜液中连续滴定硫酸和硫酸铜的条件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滴定硫酸选用乙基橙或甲基橙作指示剂为佳.在后续的硫酸铜滴定中选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5-Br-DMPAP)或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作指示剂为佳,在pH 5.7的HAc-NaAc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铜(Ⅱ),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关键词: 硫酸 , 硫酸铜 , 连续滴定 , 酸性镀铜液

冶炼硫酸铜氧化法除铁砷实验研究

王阗 , 史建远 , 郑雅杰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9.05.015

本文采用氧化法除铁砷以冶炼硫酸铜为原料制备得到电镀级硫酸铜.在冶炼硫酸铜溶液中氧化除杂,所得样品硫酸铜中砷铁杂质随氧化剂用量增加而减少,双氧水适宜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6倍,氯酸钠适宜为理论用量的6.5倍,NaClO3氧化可降低成本.氧化除杂的适宜条件是固液比为20:80(g:mL),氯酸钠为理论用量的6.5倍,每58.8g冶炼硫酸铜加入浓度为10%硫酸铁溶液2mL,氧化温度为50℃,pH值为3.5.在此适宜条件下,CuSO4·5H2O含量从90.79%增加到98.63%,硫酸铜质量达到电镀级一等品标准.

关键词: 硫酸铜 , 双氧水 , 氯酸钠 , 除杂

化学镀镍层的置换法封孔

汪玉祥 , 王会林

材料保护

孔隙是化学镀镍层防腐蚀应用的制约因素。对Q235钢化学镀镍层采用硫酸铜置换封孔,通过贴滤纸法和盐水浸泡法研究了封孔后镀镍层的孔隙率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硫酸铜置换可对镀镍层表面的孔隙进行封堵,封孔后化学镀镍层的孔隙率优于相同厚度的镀层,当硫酸铜置换次数达到3次时,孔隙率基本为零,可明显提高化学镀镍件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硫酸铜 , 置换封孔 , 耐蚀性 , 孔隙率 , Q235钢

实践逼出来的点滴创新第二部分——浓差极化与"中酸中铜"

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12.017

对无强配位剂的镀液,适度的浓差极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装饰性光亮硫酸盐镀铜中,适当降低硫酸铜含量并提高硫酸含量,采用"中酸中铜"工艺,镀液组分和工艺条件为160~180 g/L CuSO4·5H2O,70~80 g/L H2 SO4,60~120 g/LCl-,适量光亮剂,1~5 A/dm2,10~35 ℃,阴极移动,连续过滤.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妥善控制和维护光亮剂配比,能用价格十分低廉的改进国产MN型工艺替代昂贵的染料型工艺.该工艺中、高电流密度区光亮整平性好,允许液温可达40℃,优于染料型工艺.

关键词: 电镀 , 装饰镀铜 , 硫酸铜 , 硫酸

铝阳极氧化膜染色的研究

余祖孝 , 陈建 , 郝世雄 , 黄俊

材料导报

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铝阳极氧化膜在亚铁氰化钾和硫酸铜双溶液体系中的染色性能,其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K4Fe(CN)6 30g/L;CuSO4 40 g/L;温度80℃;时间15min.试验发现,影响铝阳极氧化膜染色性能的几个显著影响因素依次是K4Fe(CN)6和CuSO4的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实验还表明,亚铁氰化钾和硫酸铜双溶液体系染色所得到的氧化膜性能优良.

关键词: 铝阳极氧化膜 , 染色(红褐色) , 工艺 , 硫酸铜 , 亚铁氰化钾

镍-铜-磷化学镀层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梁平 , 王运玲 , 史艳华

电镀与涂饰

为了提高Ni-P化学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在由NiSO4·6H2O25 g/L、NaH2PO2·H2O 25 g/L、C6H5O7Na3·2H2O 12 g/L和CH3COONa20 g/L组成的Ni-P镀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水硫酸铜,制备了Ni-Cu-P镀层.通过浸泡、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考察了Ni-Cu-P和Ni-P镀层在5%(质量分数)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加入CuSO4后得到的Ni-Cu-P镀层比Ni-P镀层结晶更细小、致密,在硫酸溶液中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当镀液中硫酸铜质量浓度为0.50 g/L时,得到的Ni-Cu-P镀层晶粒最小、致密性最好,其膜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大,分别是Ni-P镀层的4倍和32倍.

关键词: 镍-铜-磷合金 , 化学镀 , 硫酸铜 , 硫酸 , 耐蚀性

含砷污酸资源化回收铜和砷的新工艺

郑雅杰 , 张胜华 , 龚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含砷污酸为原料,通过中和除杂-沉砷-洗涤-浸出-蒸发结晶-溶解制取三氧化二砷,实现含砷污酸的资源化。结果表明:将污酸中和至pH为2,使污酸的酸度降低;在中和液中加入硫酸铜,控制Cu和As的摩尔比为1.5:1,调节体系pH为8沉淀As,得到亚砷酸铜,As的沉淀率达到97.81%;通过洗涤除杂提高亚砷酸铜中As和Cu的含量;采用10%硫酸溶液,在液固比为5:1条件下浸出亚砷酸铜,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三氧化二砷与硫酸铜的混合物;用水溶解该混合物后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及符合 YS/T-99-1997As2O3-3号产品标准的三氧化二砷。

关键词: 污酸 , 浸出 , 回收 , 三氧化二砷 , 硫酸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