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
叶沿林
,
江栋兴
,
郑涛
,
王全进
,
李智焕
,
李湘庆
,
张高龙
,
庞丹阳
,
吴翠娥
,
陈志强
,
胡青元
,
A.Ozawa
,
Y.Yamaguchi
,
R.Kanungo
,
D.Fang
,
I.Tanihata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02
25 MeV/u 6He+9Be反应的实验中利用多个探测器望远镜对反应产物进行了测量, 对实验中各个角度测量到的4He进行观察, 将其中两个有高能峰成分的探测器划分成三部分, 得到不同角度4He的单举能谱和破裂产生4He的微分截面.
关键词:
中子晕核
,
破碎反应
,
微分截面
,
6He
叶沿林
,
FAISAL Jamil-Qureshi
,
楼建玲
,
葛愉成
,
吕林辉
,
曹中鑫
,
肖军
,
李奇特
,
陈天逸
,
杨帆
原子核物理评论
中高能区的破碎和敲出反应,由于机制相对简单、对核的表面敏感、理论处理比较成熟等原因,在非稳定核的晕结构、壳移动等奇特性质研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针对次级束流强度较弱、能散较大等特点,实验上发展和应用了逆运动学有效立体角完全测量、轻重靶结合、高精度消色差磁谱仪、前向中子谱仪、在束7测量等技术手段,大大提升了实验的探测能力和选择性.从物理问题探索和实验路线演变的角度,回顾了非稳定核破碎和敲出反应的发展过程与启示,并探讨未来的走向.
关键词:
破碎反应
,
非稳定核
,
核结构
,
反应机制
,
核探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