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晴
,
郭全贵
,
史景利
,
李贵生
,
宋进仁
,
刘朗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5.01.004
以中间相沥青基短切炭纤维和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模压成型、炭化、致密化、高温石墨化等一系列常规工艺,制备了传导性能良好的炭/炭复合材料.主要考察了中间相沥青与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质量配比对材料密度及传导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材料微晶参数的变化与材料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与纤维质量配比对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以及微晶参数有很大影响.随着中间相沥青用量的增大,材料导热、导电性能均提高,石墨层间距d002减小,石墨微晶尺寸La、Lc增大;当中间相沥青与炭纤维质量比为 0.8时,制备出的炭/炭复合材料石墨微晶尺寸最大,常温传导性能最佳(垂直于压制方向的面向热导率为385W/(m·K),电阻率为2.85μΩ·m);进一步提高中间相沥青用量,石墨微晶尺寸La、Lc减小,材料的传导性能降低.
关键词:
短切炭纤维
,
中间相沥青
,
炭/炭复合材料
,
热导率
,
电阻率
,
微晶参数
郭领军
,
李贺军
,
薛晖
,
李克智
,
付业伟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1.007
利用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简称SCFRC).研究了短切炭纤维的体积分数对SCFRC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短切炭纤维对SCFRC材料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当短切炭纤维的体积分数由0%增大到11.8%时,SCFRC材料的力学性能随之呈线性增加;短切炭纤维增强SCFRC材料的机制主要有裂纹偏转效应、桥联效应以及脱粘和拔出效应.
关键词:
沥青基C/C复合材料
,
短切炭纤维
,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
,
力学性能
,
增强机制
闰明涛
,
宋洪赞
,
胡晓敏
,
张栋革
,
申腾飞
,
何志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短切炭纤维(SCF)/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构和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断面暴露的SCF表面附着大量树脂,且SCF与PTT基体界面区域形成了"横晶",SCF与PTT有很好的粘接强度,界面相容性较好.复合材料熔体在不同剪切速率的流变行为不同:在剪切速率<130 s-1时,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属于膨胀性流体;当剪切速率>130 s-1时,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假塑性流体.在炭纤维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熔体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达到最大.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短切炭纤维
,
流变学
,
形态
郭领军
,
李贺军
,
薛晖
,
石振海
,
李克智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4.02.008
利用新型、高效的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制品,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分析,解释了短切炭纤维增强沥青基C/C复合材料中炭纤维损伤的形成机制,提出了作为增强体相的短切炭纤维和焦炭颗粒与基体炭之间独特的界面结构模型.研究还表明:复合材料中明显存在着基体相和颗粒相.基体相的显微结构不仅呈层片状,而且层片状的结构好像数层桔子皮,将颗粒相包裹起来,这种"桔皮包裹"式的结构与炭纤维表面的POG结构基本相似.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短切炭纤维
,
沥青
,
微观结构
,
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