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从原子结构探讨负价金

金世斌 , 李昌寿 , 石吉友 , 邢志军 , 张磊 , 马金瑞 , 鲁玉春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402

对于重金属相对论效应不可忽视.由于金的相对论效应显著大于其他元素,因此原子半径收缩大,惰性电子对效应也大,加之金特有的电子构型,使金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即金不仅可氧化为正一价和正三价,还可以呈负一价.

关键词: 原子结构 , 负价金 , 相对论效应 , 惰性电子对效应 , 电子构型

正弦平方势与带电粒子的准沟道辐射

胡西多 , 邵明珠 , 罗诗裕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3.03.011

在经典力学框架内, 描述了带电粒子自发辐射的频谱分布与辐射频率; 利用正弦平方势讨论了带电粒子准沟道辐射, 指出了准沟道辐射与系统的旋转周期解相联系; 分析了系统的相平面特征和准沟道粒子进入混沌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准沟道辐射 , 相对论效应 , 自发辐射 , 混沌 , 正弦平方势

相对论小分量波函数对原子光电离截面的影响

刘晓斌 , 邢永忠 , 孙小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利用相对论平均自洽场理论,研究了相对论波函数的小分量对原子光电离截面的影响.原子核尺寸效应将使波函数小分量对原子光电离截面的影响减弱.由于波函数沿径向空间被压缩,电子离核的平均半径较小,波函数小分量对高离化态离子光电离截面的影响比对一般原子要强得多.波函数小分量反映了相对论效应的基本特征,从而也定性地说明了光电离过程中相对论效应的强弱.

关键词: 光电离 , 截面 , 相对论效应 , 波函数小分量

超晶格量子阱的沟道辐射及其谱分布

吴木营 , 陈琼 , 李洪涛 , 罗诗裕 , 张伟风 , 邵明珠

原子核物理评论

在经典物理框架内和偶极近似下,导出了超晶格量子阱沟道辐射频率和辐射谱分布.指出了对于自发辐射谱分布,存在一个普适的线型因子,而粒子的最大辐射能量与相对论因子γ有关,且与γ~(3/2)成正比.以正弦平方势为例进行了具体讨论.结果表明,由于势阱深度和噪音的影响,谐波数l只取少数几个值.超晶格量子阱沟道辐射只存在不多的几条谱线,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可能.最后,还给出了一种可能的实验方案,讨论了如何利用弯晶把超晶格量子阱的沟道辐射改造为相干辐射.

关键词: 超晶格量子阱 , 自发辐射 , 频率 , 谱分布 , 相对论效应

超重元素的气相化学研究

雷富安 , 林茂盛 , 郭俊盛 , 白静 , 范芳丽 , 丁华杰 , 吴晓蕾 , 秦芝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当前国际上超重元素气相化学性质实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用于气相化学研究的超重元素合成方法和超重元素气相化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超重元素Rf,Db,Sg,Bh,Hs和112号元素的气相化学性质研究的实验进展情况.最后介绍了我国在超重新核素合成、超重元素气相化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在超重元素气相化学性质研究方面的前景.

关键词: 超重元素 , 相对论效应 , 化学性质 , 气相色谱

类氢离子的相对论康普顿轮廓

万建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4.02.242

基于中心场近似得到Dirac径向轨道,并使用恰当的Fourier变换系统计算了类氢离子电子动量分布和康普顿轮廓.以H原子和Xe53+离子为例,探讨了相对论效应和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对单电子康普顿轮廓的影响.同时,详细研究了单电子康普顿轮廓对主量子数n、轨道量子数l、单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和核电荷数Z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可以扩展康普顿轮廓的分布,并且使给定nl的轨道随着Z的增加分裂得越来越明显.然而,相对论效应也会随着主量子数n和轨道量子数l的增加而减弱.同时,对于nlj轨道,其康普顿轮廓还具有n?l个平台的结构.另外,原子核的有限体积几乎不会影响H原子和Xe53+离子的康普顿轮廓.

关键词: 康普顿轮廓 , 相对论效应 , 电子动量分布 , 类氢离子

纳米金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孙科举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6)62476-2

近年来,纳米金催化剂独特的催化性质,特别是其优异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除低温选择氧化外,在精细化学品合成、大气污染物消除、氢能的转换和利用等领域也开发出了一系列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金催化反应.此外,体相金的化学惰性和纳米金的超高活性之间差异的“鸿沟”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浓厚兴趣,试图从原理上理解体相金和纳米金活性差异的根源. CO催化氧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金催化活性的化学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多年来金催化 CO氧化反应理论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一般认为, CO在纳米金表面的吸附是 CO氧化反应的初始步骤.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 CO在金表面的吸附强度主要与被吸附金原子的配位数有关:金配位数越低, CO的吸附能越强,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我们研究发现, CO吸附强度也与被吸附金周围配位金原子的相对位置有关,其中位于正下方的配位金原子加强 CO吸附,而位于侧位的配位金原子则弱化 CO吸附,这显然削弱了 CO吸附与金配位数线性关系的可靠性.理论研究表明,在纯金表
  面上 O2吸附强度一般很弱,只有在一些特殊结构的金团簇上才有较强的吸附,但在 Au/TiO2界面及 CeO2表面上 O2吸附较强.金表面原子氧的吸附和金的表面结构有关.我们发现,原子氧倾向于在金的表面形成一种线性的 O–Au–O结构以增加其稳定性.当金表面的氧覆盖度增大时,会形成一种金氧化物薄膜结构,其结构依赖于氧的化学势和金的表面结构.纳米金催化 CO氧化反应机理可能因体系、载体等的差异而不同.大部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纯金表面上 O2很难直接解离形成原子氧,因此反应机理可能是吸附的 CO先与 O2反应形成了一种 CO–O2中间体,然后解离形成 CO2.在 Au/TiO2和 Au/CeO2催化剂上 CO催化氧化机理争议很大,均有计算结果支持 LH机理和 M–vK机理.另外,根据实验上观察到了负载型纳米金能直接活化分子氧的结果,理论上也提出了分子氧先解离为原子氧再与 CO反应的氧解离机理.针对如何解离分子氧问题,人们分别提出了低配位金模型、正方形金结构模型、Ti5c模型及 Au/Ti5c模型等.我们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直线 O–Au–O模型来理解 Au/TiO2或 Au/CeO2界面解离活化分子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低配位的金,金和载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金所表现出的强相对论效应对于纳米金的活性影响很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的强相对论效应有助于理解金表面的 CO吸附与金配位的关系、金表面原子氧的吸附特性、金氧化物薄膜的结构和分子氧的活化等过程.我们认为,金的强相对论作用导致了体相金的化学惰性以及纳米金的活性,因此相对论效应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金催化 CO氧化反应机理,从而有助于深层次理解纳米金催化活性来源.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氧化反应 , 金纳米粒子 , 反应机理 , 理论计算 , 相对论效应

类氢铀离子的辐射电子俘获角分布研究

马新文 , T.Stohlker , H.F.Beyer , F.Bosch , O.Brinzanescu , C.Kozhuharov , P.H.Mokler , T.Ludziejewski , Z.Stachura , A.Warczak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2.02.014

分析了在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测量的辐射电子俘获产生的X射线能谱, 得出了K-REC 光子的相对微分角分布, 通过与非相对论理论和全相对论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实验上证明了相对论重离子-原子碰撞中自旋翻转跃迁的存在, 实验结果与全相对论理论计算结果一致. 同时还证实, 重离子体系本身的相对论性质对碰撞过程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辐射电子俘获 , 相对论效应 , X射线角分布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