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生
,
王大锋
,
董洪峰
,
褚克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高铝青铜等离子喷焊层组织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采用等离子喷焊工艺在45钢基体上分别制备了厚度为2和5 mm的喷焊层,并对5 mm厚度喷焊层沿层深方向进行分层切割,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EDS分析了不同喷焊厚度的喷焊层组织形貌、相结构、相含量及界面处元素扩散.结果表明:不同厚度的高铝青铜喷焊层均形成了α,γ2及β'相包围k相生长的组织,喷焊过程中熔池不同位置的温度场参数和成分分布不同,形成的快速冷凝固组织特征不同.钢基体Fe元素向喷焊层纵深方向的扩散随喷焊层厚度增加,2 mm厚度的喷焊层中树枝状k相析出较少,偏析严重的位置出现粗大的球形组织,界面处的扩散冶金结合特征不明显;5 mm厚度的喷焊层中随分隔层厚度从2、3 mm增加到4 mm的过程中,Fe元素扩散作用减弱,在4 mm处Fe元素含量达到最低,富Fe的k相析出减少,均匀分布的树枝状组织逐渐增多.
关键词:
高铝青铜
,
喷焊层
,
微观组织
,
相含量
,
形成机理
江涌
,
廖红梅
,
吴澜尔
,
康必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19
用改进燃烧合成法制备的α、β不同相含量的氮化硅粉料,通过配比组成多组不同相含量的粉科.经过混料、成型、烧结、密度测试.考察烧结温度对各组粉料烧结密度的影响;并对比了A、B两种不同烧结助剂配方.结果表明,多数粉料在1740~1780℃的温区内烧结密度达到峰值,烧结密度在97%以上.A配方适合于β-Si3N4粉、B配方相对更适合于α-si3N4粉.采用A配方,处理后的B相粉料烧结几乎完全致密,且烧结致密温区下移并变宽.粉料的团聚影响素坯密度,晶粒粗大的粉料则不利于成型.
关键词:
氮化硅粉
,
相含量
,
烧结助剂配方
,
粒度
,
烧结温度
,
烧结密度
江林
,
李成山
,
熊晓梅
,
郑会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化学计量比的Bi-2212前驱粉末,系统地研究了空气、纯氧和氩氧混合气氛对粉末相组成、粒度和碳含量的影响.通过对成相烧结过程相变规律的研究提出了对最终装管前粉末中特征相(如Bi-2212,2201,14∶24AEC等)的控制方法,得到了主相纯度高、各相分布均匀、粒度适宜和碳含量较低的前驱粉末.
关键词:
Bi-2212粉末
,
XRD
,
相含量
,
粒度
,
碳含量
彭志方
,
燕平
,
骆宇时
,
赵京晨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3.z1.003
测算了CMSX-2合金持久拉伸断裂时枝晶典型区域的两相密度及γ′相含量.结果表明,枝晶区域两相密度按枝晶干-枝晶臂-枝晶间的顺序依次递减,γ′相含量依次递增;随持久试验温度的升高(伴外应力下降),枝晶区域中γ和γ′相密度连续下降;与中温-高应力持久试验相比,高温-低应力持久试验所得γ′相含量分布的梯度较大.γ′相总量在枝晶区域的分配量表明,枝晶干中γ′相实际含量最低者的持久寿命最短,反之持久寿命最长.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持久拉伸
,
相密度
,
相含量
徐志军
,
霍地
,
张劲松
,
巢增明
,
戴朝明
,
肖志河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4.017
用XRD分析了微波合成方法制备的混合导体氧化物SrFeCoo.5Oy相结构的变化,用矩形谐振腔微扰法测量了在SrFeCo0.5Oy的合成过程中材料的微波介电损耗变化,研究了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材料微波介电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SrFeCo0.5Oy的相结构与含量的变化影响材料的微波介电损耗讨论了用微波合成法能制备出纯SrFeCo0 5Oy相材料的原因.
关键词:
微波介电损耗
,
矩形谐振腔微扰法
,
SrFeCo0.5Oy
,
相结构
,
相含量
刘艳
,
彭志方
,
任遥遥
,
王延庆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02.005
用向量表示电子探针所测微区成分(或合金平均成分),结合化学相分析所测各相的成分,建立矩阵方程求解各特征部位(如晶内、晶界等)各相的相对含量对高温合金GH163的观察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各相可能出现的位置以及测算处于这些位置的各相的相对含量.
关键词:
向量
,
相成分
,
相含量
,
镍基合金
,
GH163
孙宏宇
,
李晓红
,
张湘义
功能材料
采用联立方程组确立了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合金中相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最小二乘回归法和抛弃平均法消除病态方程组.将其应用于α-Fe/Nd2Fe14B复合纳米晶合金的相含量计算,所得结果与直接对比法一致.
关键词:
复合纳米晶永磁体
,
无标定量相分析
,
相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