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娥
,
闫天婷
,
任保胜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11868/j.issn.1005-5053.2015.6.015
通过研究微波信号在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利用N5225A网络分析仪对复合材料中碳纤维的方向和纤维弯曲变形进行了微波无损检测研究,用微波信号的反射系数相位和幅值来表征纤维方向和纤维变形缺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30 ~ 40GHz范围内,中间层纤维方向为90°和0°的复合材料,反射系数相位差和幅值差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40GHz时相位差为48°,幅值差为0.37;在频率为36GHz时可以用反射系数相位差来表征纤维弯曲缺陷,反射系数相位差最大变化为2.65°,在频率为38GHz时可以用反射系数幅值差表征纤维弯曲缺陷,反射系数幅值最大变化为0.004;检测纤维方向时的灵敏度要远远大于检测纤维弯曲缺陷时的灵敏度.
关键词:
微波无损检测
,
复合材料
,
碳纤维
,
相位
,
幅值
蒋练军
,
张光富
,
饶坚
,
熊翠秀
,
邓跃龙
材料导报
研究"空气/特异材料/理想金属"组成的三明治体系,将梯度性质加入到电磁特异材料层的介电参量中,发现这类结构可以对电磁波具有奇异的调控性质.如果设计材料介电参量的梯度形式,可以使体系对反射波相位具有线性的调控,体系的反射波可变为单一模式的平面波,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反射波完全变为表面波.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验证了理论预言.
关键词:
电磁特异材料
,
梯度件质
,
反射波
,
相位
王宗篪
,
杨燮龙
,
宫峰飞
,
曾琅
,
陈国
,
杨介信
,
钱思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0.01.005
测定了不同张应力退火生成的Fe73Cu1Nb1.5V2Si13.5B9纳米微晶带在高频纵向驱动埸下的巨磁阻抗效应.从相位随外磁埸的变化规律中得出,与磁损耗相应的μ"随外磁埸的变化是引起高频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的重要原因.并由相位随外磁埸变化的最小值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出材料的横向磁各向异性埸Hk的大小,这为测量材料的磁各向异性埸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关键词:
Fe基纳米晶
,
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
,
相位
,
磁损耗
李胜
,
吴静怡
,
王如竹
,
狄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主要针对吸附式制冷机组制冷量输出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问题,通过动态模拟,对吸附式制冷机组错相群组运行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系统的能量特性以及相位差、机组数量和蓄冷设备容量的影响等问题,并得到了最佳相位差、最优机组数量等重要参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吸附制冷机组群组运行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指导.
关键词:
吸附式制冷
,
相位
,
群组运行
,
运行控制
孙坚
,
朱士群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5.05.015
对空间耦合的两台多模激光场的强度和相位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当系统的损失受到调制时,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两台激光输出的总强度之间会出现很好的混沌同步,两台激光的对应模式之间也出现相应的混沌同步,但不同模式之间则是完全的混沌状态,每台激光的各个模式强度之间存在模式竞争现象.每台激光场不同模式的相位和相位差之间出现有趣的关系,与强度的混沌同步存在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
混沌同步
,
多模激光
,
相位
,
模式竞争
颜森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6.018
把混沌理沦应用到电子对抗中,提出混沌信号干扰攻击敌方通信系统以及混沌光攻击光纤通信系统思想方法,提出混沌屏蔽攻击方法和混沌相位攻击方法.混沌屏蔽攻击的物理饥制是;强混沌信号可以直接屏蔽信息信号,小混沌信号可通过态叠加原理扰乱信息信号且能增加误码率;混沌相位攻击物理机制是:主要是通过交差相位调制把混沌信号变化特点叠加在信息信号相位上去干扰信息信号.最后数值模拟了对速率2.5 Gbit/s、5 Gbit/s以及25 Gbit/s的波长1.31光纤通信系统的混沌攻击,其攻击效果确实增加了通信系统的解调难度.
关键词:
光通信
,
攻击
,
混沌
,
光纤
,
屏蔽
,
相位
梁文耀
,
徐梓浩
,
梁俊铿
,
陈亿菁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2.020
利用传输矩阵法详细研究了形如(HL)kA(LH)k的含N个耦合缺陷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相位特性.研究表明, k=0时,光子晶体的透射相移呈近线性变化;而k≥1时,透射相位曲线在整个禁带范围内呈阶梯变化,且在每个缺陷模附近透射相位随频率迅速改变,其相移量约等于π.当在光子晶体中引入非线性折射率材料时,折射率的微小改变将导致透射光产生π相移,而且此相移过程中透射率接近于零,这有利于减少动态啁啾对透射光信号的影响.光子晶体这种π透射相移特性可用于设计各种新型相位器件.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全光开关及逻辑门并讨论了其工作原理.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光子晶体
,
传输矩阵法
,
相位
,
全光开关
,
逻辑门
丁健
,
朱丰
,
杨璐
,
张宏斌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4.003
针对间断的单、双频信号如何进行有效相位补偿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给出了信号相位精确补偿的所需条件,即间断的单频信号可无条件进行精确补偿,间断的双频信号可在两个频率差与采样时间间隔之积为整数的条件下进行精确补偿.针对无法精确补偿的情形,提出了基于波形评价准则的近似补偿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四种不同波形评价准则的近似补偿效果.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此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表明,基于波形指数熵、能量对比度准则的近似补偿效果更优,补偿后信号的频谱图峰值更高.
关键词:
信息处理
,
单、双频信号
,
补偿原理
,
相位
,
频谱图
,
波形评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