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
杨海洋
,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黏度、电导、表面张力和荧光光谱实验手段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发现对SDS来说存在三个不同的特征浓度:临界聚集浓度(CAC)、CAC2和高分子饱和浓度(PSP).实验结果表明,PVP和SD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可以用类似于描述聚电解质和带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两阶段模型解释:初始阶段(C(SDS)>CAC),带负电荷的SDS分子主要以单个的方式吸附到PVP带正电的侧基上;第二阶段(C(SDS)>CAC2),SDS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以协同的方式吸附到PVP分子链上形成胶束,在浓度为PSP时达到饱和.
关键词: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两阶段模型
,
疏水相互作用
李化真
,
杨海洋
,
周珊
,
何志华
,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测定了在不同浓度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存在条件下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研究了非离子型高分子对盐水溶液中油酸钾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非离子型高分子的加入,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迅速下降,但是程度显著不同,不仅如此,加入更加疏水的聚丙二醇以后,油酸钾盐水溶液黏度下降的程度最低。由此可见,非离子型高分子疏水程度不是导致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黏度下降的唯一因素,高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疏水和亲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形态,是决定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黏度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
非离子型高分子
,
油酸钾
,
黏度
,
聚集行为
,
疏水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