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致变色材料、器件及应用研究进展

董子尧 , 李昕

材料导报

电致变色材料具有结构可控、色彩丰富、成本低廉、节能低耗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概述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结构、变色机理,着重介绍了电致变色器件各层材料(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储存层)的特性要求及研究现状,举例说明了其在智能窗、防眩目汽车后视镜、电子纸、传感器、军事伪装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 透明导电层 , 电解质层 , 离子储存层

银纳米线基透明电极的预处理优化及其在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何锐辉 , 刘阿雷 , 陈祥远 , 何鑫 , 张梅 , 陈锋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简单的离心抽滤处理,预先分离除去水热产物中具有较低长径比的纳米线及小尺寸颗粒,提高较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产率.基于此高长径比银纳米线,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基底表面构建银纳米线/聚乙烯醇复合透明电极,并创新性地将此复合电极取代ITO电极,应用于WO3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中,实现了器件图案化的循环变色,同时对器件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电致变色器件的着色时间为16 s,褪色时间为9 s,且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此研究对金属纳米线基透明电极在诸多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银纳米线 , 复合透明电极 , 抽滤 , 电致变色器件

聚苯胺-普鲁士蓝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特性

马荣 , 刁训刚 , 张金伟 , 张鲁玉 , 武哲 , 舒远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5.018

电沉积法制备的聚苯胺-普鲁士蓝(PANI-PB)电致变色层与KCl掺杂的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离子导电层相结合,组装制得8.5×12.5cm2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该器件只需1~2 V的驱动电压,即可显示出良好的着、退色性能,当驱动电压为零,器件自身着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表明,该器件在600nm处的光可调节范围达到60%,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全固态 , 电致变色器件 , 电沉积 , PAMPS

吩噻嗪衍生物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涂茜 , 傅相锴 , 王刚

功能材料

合成了系列10-N取代的吩噻嗪衍生物(phenothiazine derivatives,PDs),利用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PDs作为阳极电致变色材料,紫罗精作为阴极电致变色材料的新型阴极-阳极复合电致变色器件.当施加2.4V电压时器件阴极材料显示蓝色,而施加反向电压时阳极材料显示为红色,颜色可逆转换且其响应时间<250ms,循环次数超过104,可实现寻址.PDs作为阳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且廉价环保,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型电致变色阳极材料.

关键词: 吩噻嗪衍生物 , 电致变色效应 , 阳极电致变色材料 , 电致变色器件 , 循环伏安

大面积智能电致变色玻璃的产业化现状及未来

陈怡 , 徐征 , 孙金礼 , 邓恒涛 , 陈海涛 , 赵谡玲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7.001

主要关注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适用于建筑节能的大面积(>1.0m×1.0m)智能电致变色玻璃技术,对各种不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当前欧美主要先进国家已经实现产业化的主流技术路线是:以无机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是 WO 3)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传导锂离子,以含锂无机化合物或有机聚合物为电解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技术。提出应该加快此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以满足我国建筑业日益增强的节能需求。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 过渡金属氧化物 , 节能玻璃 , 智能玻璃

ITO/WO3/LiTaO3/NiOx/ITO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金伟 , 刁训刚 , 王怀义 , 王天民 , 武哲 , 舒远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不同流量的液氮低温冷却的条件下在ITO玻璃上制备WO3、LiTaO3、NiOx、ITO薄膜,5层薄膜组成ITO/WO3/LiTaO3/NiOx/ITO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采用XRD、SEM、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低温制备的WO3薄膜为非晶态结构,在可见光范围内漂白态和着色态的平均透射率差△T可以达到70%以上.LiTaO3薄膜表面的颗粒度比较小,结构致密,其厚度对整个器件的光学性能有一定影响,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射率达到95%.在低温条件下制备的NiOx薄膜比常温沉积的薄膜会提供更多的Ni2+离子参与变色反应.该器件显示出较好的电致变色特性.

关键词: 液氮 , 低温 , 磁控溅射 , 电致变色器件

苯氧基蒽醌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电致变色性能

陈祝君 , 傅相锴 , 丁萍萍 , 蒋庆龙

功能材料

用1-氯-蒽醌和2-氯-蒽醌与苯酚、邻甲氧基苯酚反应合成了1-苯氧基蒽醌、2-苯氧基蒽醌、1-(邻甲氧基)苯氧基蒽醌和2-(邻甲氧基)苯氧基蒽醌化舍物.通过核磁、红外和紫外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循环伏安表明,它们都有两组明显的可逆氧化还原峰.简易EC器件表明,合成的蒽醌衍生物在通电时可产生可逆电致变色效应.

关键词: 苯氧基蒽醌 , (邻甲氧基)苯氧基蒽醌 , 循环伏安 , 电致变色 , 电致变色器件

ZAO/WO3/PAMPS/ZAO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张金伟 , 刁训刚 , 马荣 , 张鲁玉 , 王怀义 , 武哲 , 舒远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ZAO薄膜和WO3薄膜,PAMPSS-Li+作为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ZAO薄膜作为对电极,制备成ZAO/WO3/PAMPS/ZAO电致变色器件.运用XRD、SEM、可见分光光度计、伏安特征曲线分别对薄膜的晶体结构、成分、微观表面形貌、透射光谱特性及电致变色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WO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MPS-Li+离子胶体是一种很好的离子储存层和离子导电层.实验中全固态电致变色薄膜器件在可见光范围内着色态和褪色态平均透光率差值高达50%以上.

关键词: 电致变色器件 , 全固态 , 直流磁控溅射 , PAMPS-Li+ , WO3

4,4’-联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电致变色性能及器件

黄雪梅 , 傅相锴 , 贾紫永 , 王国明

功能材料

以联苯为原料合成了6种4,4’-联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通过核磁、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光谱对其电化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组装了以4,4’-联苯二甲酸酯为电致变色材料的简易EC器件,当施加3.0V电压时器件显示黄绿色,而施加3.6V电压时显示为洋红色,实现了从无色到三原色的转变。而且,4,4’-联苯二甲酸酯合成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类新型的电致变色材料。

关键词: 4,4’-联苯二甲酸酯 , 循环伏安 , 电化学性质 , 电致变色 , 电致变色器件

聚离子液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杜秋亮 , 傅相锴 , 刘素娟 , 牛丽丹

功能材料

以N-乙烯基咪唑、溴乙酸甲酯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1-乙烯基-3-乙酸甲酯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MVIm-TFSI)。将其与LiTFS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共混制得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合物电解质。核磁共振(1 H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等对电解质的测试结果表明,PMVIm-TFSI掺杂到P(MMA-VAc)和LiTFSI组成的电解质中后其电导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0℃下最高可达4.71×10-4S/cm,同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该共混电解质(透过率≥90%)还可以运用到电致变色器件(ECD)导电离子材料中,也显示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离子液体 , 聚合物电解质 , 离子电导率 , 热稳定性 , 电致变色器件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