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
,
张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PLZT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特性.结果表明:在加上极化电场以后,相对于未疲劳试样,电疲劳试样中沿着电场方向翻转的电畴较少,沿偏离电场方向的电畴较多.SEM分析表明疲劳前样品的断裂模式主要为穿晶断裂,而疲劳后主要为沿晶断裂.利用原位XRD分析得出样品在交流电场下由90°畴变导致的畴变应变高达0.1%,这种反复高畴变应变造成的沿晶微裂纹是造成疲劳试样电畴沿电场方向翻转减少的主要原因,并最终导致了铁电陶瓷的电疲劳.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电畴取向
,
微裂纹
陈志武
,
程璇
,
张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常规方法制备了Pb0.97(La,Nb)0.03Zr0.53Ti0.47O3铁电陶瓷,研究了温度对Pb0.97(La,Nb)0.03Zr0.53Ti0.47O3铁电陶瓷电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PLZT铁电陶瓷电疲劳性能影响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疲劳速率降低.样品的介电温谱及断口SEM分析表明铁电陶瓷电疲劳机制主要为畴钉扎机制和内应力集中造成沿晶微裂纹.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90o畴变
,
内应力
张颖
,
陈志武
,
程璇
,
张飒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12.014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利用原位XRD观测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疲劳试样的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随疲劳次数的增加,每次疲劳后试样表面I(002)减小,I200)增加;每次疲劳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试样表面I(002)增加幅度和I(200)减小幅度随疲劳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这些现象说明:可翻转电畴的减少是剩余极化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非协调高畴变应变形成大量沿晶微裂纹并导致疲劳试样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沿晶微裂纹的形成和伸长主要发生在电疲劳的初期.
关键词:
PLZT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90°畴变
,
应变
,
微裂纹
陈志武
,
程璇
,
张颖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3.002
探讨了PLZT铁电陶瓷的电疲劳特性及疲劳机理.测量并比较了室温下电疲劳前后材料的介电温谱及电滞回线以及疲劳试样在高于Curie温度之上保温数小时之后其室温下的介电温谱及电滞回线.测试结果表明疲劳试样在高于Curie温度之上保温数小时之后其室温下的介电温谱及电滞回线明显不同于电疲劳前试样的介电温谱及电滞回线.SEM分析表明疲劳前样品的断裂模式主要为穿晶断裂,而疲劳后样品的断口模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利用原位XRD分析得出样品在交流电场下由90°畴变导致的畴变应变高达0.1%,这种反复高畴变应变造成的沿晶微裂纹,最终导致了铁电陶瓷的电疲劳.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90°畴变
,
畴变应变
张飒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702006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掺镧锆钛酸铅(PLZT)铁电陶瓷,经不同方向极化后,进行了交变电场循环加载疲劳试验,原位测试了不同循环周次下的Raman谱和电滞回线,分析了Raman软模强度和剩余极化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此铁电陶瓷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的畴变导致了Raman峰强度和铁电性能的下降;随循环周次的增加,Raman软模相对强度和相对剩余极化强度均先快速下降后再缓慢下降,且下降趋势由急变缓的拐点基本出现在循环106.2周次时;纵向极化试样的Raman谱软模相对强度和相对剩余极化强度随循环周次增加的下降幅度大于未极化和切向极化试样的.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原位Raman观测
,
软模强度
陈志武
,
程璇
,
张颖
功能材料
铁电薄膜在交变电场下发生电疲劳现象是影响其商业应用的主要障碍,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铁电薄膜电疲劳的影响因素、疲劳机理和消除疲劳的措施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铁电薄膜电疲劳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铁电薄膜
,
电疲劳
,
畴变
陈志武
,
程璇
,
张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对铁电陶瓷疲劳失效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在电疲劳和电致疲劳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别对各类电疲劳机理和各种电致疲劳模型进行讨论,比较了各种理论和模型之间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为掌握铁电陶瓷疲劳失效机理尚需解决和澄清的问题.
关键词:
铁电陶瓷
,
电疲劳
,
电致疲劳
张颖
,
陈志武
,
程璇
,
张飒
金属学报
利用SEM观察了未疲劳和疲劳铁电陶瓷极化试样的断口形貌. 利用原位XRD观测
了电疲劳过程中极化试样表面铁电电畴的变化, 并记录了相应的剩余极化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 疲劳试样的主要断裂模式为沿晶断裂; 随疲劳次数的增加, 每
次疲劳后试样表面I (002)减小, I (200)增加; 每次疲劳后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试样表面I (002)增加幅度和I(200)减小幅度随疲劳次
数的增加而减少. 这些现象说明: 可翻转电畴的减少是剩余极化强度降低的主
要原因; 非协调高畴变应变形成大量沿晶微裂纹并导致疲劳试样主要断裂模式
为沿晶断裂; 沿晶微裂纹的形成和伸长主要发生在电疲劳的初期.
关键词:
PLZT铁电陶瓷
,
electric fatigue
,
90 circ domain reorientation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