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
,
张波
,
孙群
,
刘承军
,
姜茂发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14186/j.cnki.1671-6620.2015.01.008
以国内某钢厂电工硅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试验及取样分析,系统研究了铝脱氧工艺条件下电工硅钢连铸中间包钢液和铸坯中夹杂物数量和面积分率的变化规律.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以下结论:正常浇注条件下,铝脱氧电工硅钢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平均数量和面积分率分别为25.9个/mm2和0.003 1%;在开浇初期、换包及浇注末期,连铸中间包内钢液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和面积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非稳态浇注时期的中间包流场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控制;电工硅钢连铸坯的合理切头长度为6 m.
关键词:
电工硅钢
,
非金属夹杂物
,
铝脱氧
,
连铸
李岩
,
董秀文
,
于志伟
,
孔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104
为确定电工硅钢的晶粒取向性,应用蚀坑技术研究了冷轧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因择优腐蚀所形成的蚀坑与晶粒取向的关系,分析了{100}面系蚀坑形貌的演变过程,从晶体学角度建立了蚀坑形貌与晶面指数的对应关系.结果发现:无取向硅钢形成不同形貌的蚀坑,其晶面指数为( 001)、( 011)和( 111) ,或是由它们演变形成的其他晶面指数;取向硅钢形成的蚀坑为同一类型,晶面指数为( 011)或由其演变形成的其他晶面指数;晶界也会形成蚀坑,其形貌与相邻晶粒间的取向差有关,取向差大,形成{100}、{110}和{111}面系的蚀坑,取向差小,形成{110}面系的蚀坑.取向硅钢的蚀坑分布具有连续性,晶界的存在并不改变蚀坑的基本特征;取向硅钢蚀坑的底棱相互平行,相差不超过5°,底棱延伸方向与硅钢的轧制方向即[001]方向一致,偏离角度不超过5°.
关键词:
电工硅钢
,
蚀坑
,
晶体学分析
,
形貌演变
,
底棱延伸方向
,
偏离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