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玮婷
,
倪红卫
,
陈荣生
,
霍开富
,
张寒霜
,
熊平源
功能材料
在单一金属离子抗菌性能和作用范围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Ag/Zn双元抗菌金属离子注入制备抗菌不锈钢的方法.该方法将有助于抗菌广谱性和抗菌性能的提高,迄今未有双元抗菌金属离子不锈钢的报道.平板菌落计数法表明,Ag/Zn双元离子注入试样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il)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率>99%);电化学极化曲线表明,注入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较未注入试样略有提高;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离子注入层离子化学状态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讨论了注入层性质与抗菌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离子注入
,
抗菌不锈钢
,
平板菌落计数法
,
电化学极化曲线
,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原子力显微镜
张大全
,
冯晶晶
,
高立新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4537.2008.04.010
考察了半胱氨酸自组装膜Cu电极在0.5 mol/L H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半胱氨酸自组装膜导致cu电极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u电极的阴极电化学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静电沉积技术.将十二酸接枝到Cu表面半胱氨酸分子上.结果显示,十二酸修饰的半胱氨酸自组装膜对Cu电极的阴极电化学过程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对Cu的保护.
关键词:
半胱氨酸
,
自组装双层膜
,
十二酸交流阻抗
,
电化学极化曲线
张恩耀
,
陈云贵
,
唐永柏
,
谢荣华
,
涂铭旌
,
刘涛
,
王金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电化学技术以及表面形貌分析对LaFe11.6Si1.4合金在水溶液中的缓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2WO4以及低浓度的NaH2PO4溶液对合金均有显著的缓蚀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加入缓蚀剂后,材料的阳极溶解反应被有效抑制,并且在低浓度下由于缓慢的扩散过程阻碍了反应的进行,从而最终抑制腐蚀的发生.
关键词:
LaFe11.6Si1.4合金
,
腐蚀
,
电化学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王爱荣
,
陶建中
,
马春全
材料保护
采用化学氧化着黑色法制备了铝合金化学转化膜,用点滴、浸泡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谱(EDS)观察了化学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测定了其元素组成.结果表明:转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和美观的黑色外表,主要由铝、钴和锰的各种氧化物组成.
关键词:
化学转化膜
,
铝合金
,
电化学极化曲线
,
形貌
,
耐蚀性
王爱荣
,
朱芳坤
,
杨凤霞
,
安彩霞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1.015
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黑色氧化膜.利用全浸渍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采用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膜的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的黑色氧化膜具有网块状结构,膜层主要由O、Al、Mn、Co、Cr五种元素所组成,未经封闭的铝合金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很差,而经重铬酸钾封闭后,耐蚀性大为提高.
关键词:
铝合金
,
氧化膜
,
电化学极化曲线
,
形貌
,
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