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敏
,
徐奕德
,
申文杰
催化学报
考察了负载型MoOx和Vox催化剂上二甲醚选择氧化制甲醛反应的性能. 结果表明,两类催化剂在低温(240~320 ℃)下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Vox催化剂比MoOx催化剂所需的反应温度低,300 ℃下在Vox/γ-Al2O3催化剂上二甲醚转化率可达20%,甲醛选择性可达70%. 载体对催化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Vox催化剂,使用酸性载体时二甲醚转化率和甲醛选择性更高. 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 反应17 h后,Vox/γ-Al2O3催化剂上未检测到有积碳生成.
关键词:
二甲醚
,
选择氧化
,
甲醛
,
氧化钼
,
氧化钒
,
负载型催化剂
,
氧化铝
,
氧化镁
,
氧化钛
,
氧化锆
岳宏君
,
王幸宜
,
李春香
催化学报
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研究了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双季戊四醇反应的机理和工艺. 结果表明,与液体碱NaOH的碱催化作用相比,固体碱MgO上的产物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和三季戊四醇在收率方面水平相当. 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了在MgO上甲醛和乙醛各自的吸附物种及甲醛-乙醛混合物的吸附物种,考察了这些吸附物种随温度的变化. 结果发现,吸附作用削弱了甲醛和乙醛分子中的C=O双键; 甲醛与乙醛原位反应后表明有α,β不饱和醛吸附物种生成,说明由甲醛与乙醛合成双季戊四醇的反应经历了丙烯醛中间物.
关键词:
甲醛
,
乙醛
,
氧化镁
,
碱催化剂
,
季戊四醇
,
双季戊四醇
,
三季戊四醇
宋河远
,
靳荣华
,
康美荣
,
陈静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2)60529-4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新型聚酯纤维.近年来由于我国聚酯产业发展迅速,极大的推动了对乙二醇的需求.碳一化工路线以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天然气或煤为原料合成乙二醇,有着诱人的工业化前景.综述了以合成气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进展,包括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甲醛羰化法、CO偶联法、甲醛氢甲酰化法以及甲醛缩合法等.
关键词:
碳一化工
,
乙二醇
,
合成气
,
甲醛
,
羰基化
,
氧化偶联
,
氢甲酰化
张昕
,
贺德华
,
张启俭
,
叶青
,
徐柏庆
,
朱起明
催化学报
制备了一系列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Mo/ZrO2催化剂.采用催化剂性能评价、BET比表面积测定、XRD、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H2-TPR和XPS等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Mo担载量催化剂的性能及其结构和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Mo/ZrO2催化剂具有催化选择氧化甲烷制甲醛的性能,且对甲醛有较高的选择性. 在所考察的范围内,随着催化剂Mo担载量的增加,甲烷的转化率增加,甲醛的选择性增加,甲醛的比活性增加.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甲烷的转化率增加,甲醛的选择性降低,甲醛比活性升高. Mo/ZrO2催化剂中主要含有ZrO2和Zr(MoO4)2. 催化剂的性能和性质与催化剂中Zr(MoO4)2的性质密切相关. 随着Mo担载量的增加,Zr(MoO4)2晶粒尺寸增大,并且其含量增加; ZrO2晶粒尺寸基本不变. Zr(MoO4)2晶粒尺寸增大和含量增加导致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使甲烷选择氧化生成甲醛的钼氧物种增多,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和表面Mo的配位不饱和程度降低. 从而使得Mo含量较高的催化剂(12%Mo/ZrO2)具有较高的甲烷选择氧化生成甲醛的活性.
关键词:
甲烷
,
选择氧化
,
甲醛
,
超细氧化物
,
钼
,
二氧化锆
,
负载型催化剂
丁震
,
陈晓东
,
陈连生
,
林萍
,
付德刚
,
袁春伟
催化学报
采用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方法制备了两种泡沫镍负载La3+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甲醛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和掺杂La3+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X射线衍射和能量分散式光谱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法制备的纳米TiO2具有典型的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其粒径均匀且明显小于常规加热法制备的催化剂. 泡沫镍负载1.5%La3+掺杂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反应90 min后甲醛的降解率仍达到93%. 在实验中发现催化剂有失活现象,但经简单清洗后其活性能够恢复.
关键词:
微波
,
镧
,
掺杂
,
二氧化钛
,
泡沫镍
,
甲醛
,
光催化降解
王淑勤
,
杜志辉
,
赵少鹏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1.022
以钛酸丁酯为Ti源,六次甲基四胺为N源,偏钒酸铵为V源,正硅酸乙酯为Si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V-Si-TiO2纳米材料.通过BET、UV-Vis 和 XRD等检测手段对 N-V-Si-TiO2的表面结构、晶型比例等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甲醛、甲苯及 S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温度500℃、掺氮28%、掺钒1%、掺硅5%的 N-V-Si-TiO2平均孔径小、比表面积大、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强,其催化降解甲醛、甲苯及SO2的效率最高分别可达89.6%,85.4%和98.7%,与 N-V-TiO2和纯 TiO2相比效率显著提高.N-V-Si-TiO2连续使用时间可达9 h,与N-V-TiO2和纯TiO2相比延长3~4 h,样品失活后再生恢复率最高可达95%,且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相当高的活性.
关键词:
氮钒硅共掺TiO2
,
可见光催化
,
表征
,
甲醛
,
甲苯
,
SO2
,
连续使用时间
蔡建雄
,
林哲信
,
雒文伯
,
梁智创
,
刘展同
,
傅龙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2.019
本研究利用微流体芯片配合雷射激发荧光侦测法,侦测食品中不当添加物一甲醛,实验中以4-amino-3-penten-2-one(Fluoral-P)和甲醛作用,并于微流体混合器中进行反应及荧光衍生化以快速侦测.在微流体芯片中过高浓度甲醛荧光衍生物,因荧光分子基团讯号集中,易干扰全波长与荧光的侦测,因此在微流体芯片的检测以100 ppm以下为主.而在微流体混合器方面,本研究利用1:7型式不对称管道之微流体混合器,甲醛于此芯片中行荧光侦测法测定,随着甲醛浓度的降低,荧光讯号愈平缓,易出现噪声,侦测极限可达0.4 ppm且其线性度为R2=0.9954,而浓度低于1 ppm时,其S/N比表现度随之降低,此系统可提供较短分析时间、低试剂与成本消耗.
关键词:
微流体芯片
,
雷射激发荧光
,
荧光衍生化
,
甲醛
曾小军
,
赵黛青
,
汪小憨
,
蒋利桥
,
张立志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常压环境下对二甲醚的低温氧化特性做了实验研究,并在不同当量比下研究了预混气中甲醛的生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二甲醚在200℃左右开始缓慢发生氧化反应,在250~379℃时氧化反应最为剧烈,750℃时被完全氧化为CO2和水;在二甲醚低温氧化产物中,甲醛是其重要的组分,二甲醚在200~400℃温度环境下最容易氧化而产生甲醛,且很难被分解.实际应用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应考虑尽量避开甲醛大量氧化产生的温度区间.
关键词:
替代燃料
,
二甲醚
,
低温氧化
,
甲醛
秦伟
,
万隆
,
游洋
,
张世英
,
罗卓
,
方志薇
人工晶体学报
以Na2 CO3和In2O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纯相NaInO2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n(Na2CO3)/n(In2O3)比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以甲醛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考察NaInO2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n(Na2CO3)/n(In2O3)=2∶1,750℃焙烧2h条件下获得纯相菱方相的长方体形NaInO2纳米颗粒,晶粒尺寸为33.6nm.经可见光照射6h后,NaInO2纳米颗粒对甲醛的降解率可达48%.
关键词:
固相反应法
,
NaInO2
,
甲醛
,
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