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
郭迎春
,
刘方方
,
耿永红
,
张昆华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7.03.004
研究了Ag-La2NiO4触点材料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材料转移,以及接触电阻等电接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DC 8V、DC 18V)、电流条件下,材料的转移方向、转移量及损耗均不同;DC 18V下接触电阻和熔焊力很不稳定,且随电流值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电接触材料
,
电弧侵蚀
,
材料转移
,
接触电阻
,
熔焊力
程新乐
,
田保红
,
殷婷
,
张毅
,
刘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采用SPS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的Cu-49.5Mo-1 WC复合材料进行电接触实验,研究了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材料转移,质量损失,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在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对Cu-49.5Mo-1WC材料的电弧侵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 A时材料无明显转移,且阴极和阳极材料均有一定损耗;当电流大于20 A时,材料从阴极向阳极转移,并且随电流的增大转移量也不断增加;电弧侵蚀后触头表面呈现气孔、熔池和凹坑等微观形貌;接触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接触电阻和熔焊力随电流变化无明显波动.
关键词:
Cu-Mo-WC复合材料
,
电弧侵蚀
,
材料转移
,
接触电阻
,
熔焊力
刘方方
,
陈敬超
,
郭迎春
,
耿永红
,
管伟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4.017
抗电侵蚀性能是衡量电接触材料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制备所得的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进行电接触试验,研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AgSnO2(10%,质量分数)的电接触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10%,质量分数)电接触材料在一定电流值范围内抗电侵蚀效果、抗熔焊能力好.在触点分断操作过程中电弧对材料的侵蚀效果要比闭合操作过程的侵蚀效果显著.
关键词:
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
反应合成
,
电侵蚀
,
熔焊力
朱顺新
,
刘勇
,
李国辉
,
田保红
,
张毅
,
宋克兴
材料热处理学报
抗电弧侵蚀性能是衡量电接触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对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简称SPS法)制备出的Cu-10Cr复合材料进行电接触试验,研究了其在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材料的损失、转移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电弧侵蚀后的形貌并对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小于30 A条件下,材料未发生明显转移,但触头阴极和阳极均有一定的损耗;当电流强度大于35 A时,材料从阴极向阳极转移,并且随电流强度增大转移量随之增加;电弧侵蚀后触头表面呈现如气孔、裂缝和凹坑等形貌特征,且随电流强度增大而越明显;电流增加,熔焊力增大,接触电阻则有所降低.
关键词:
Cu-10Cr复合材料
,
电弧侵蚀
,
材料转移
,
熔焊力
,
接触电阻
张玲洁
,
沈涛
,
申乾宏
,
张继
,
陈乐生
,
樊先平
,
杨辉
稀有金属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La2Sn2O7/SnO2复合粉体,并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La2Sn2O7/SnO2电接触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能,并对抗电弧侵蚀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Ag-SnO2相比,Ag-La2Sn2O7/SnO2电接触材料经电弧作用后表面形貌较为平整,表现出较低的熔焊力.这可能是由于在电弧作用下La2Sn2O7的存在有助于提高熔池的粘滞性,同时Ag-La2Sn2O7/SnO2触点表面分布的“小汗珠”状颗粒物能够起到分散电弧能量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低侵蚀区域的温升、减弱表面结构的破坏程度,获得较好的抗熔焊性能.Ag-La2Sn2O7/SnO2有望作为一种环保型电接触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
银
,
La2Sn2O7/SnO2
,
电弧侵蚀
,
熔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