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思懿
,
铁生年
人工晶体学报
通过溶液的气液表面张力测定表明煤油浮选效果优于柴油,因此以煤油做捕收剂,采用泡沫浮选方法回收硅片切割废砂浆中的碳化硅.研究了捕收剂浓度及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解吸实验和浮选前后物质的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出煤油和碳化硅的吸附形式主要为物理吸附.
关键词:
废砂浆
,
煤油
,
浮选
,
机理
顾红芳
,
孙丹
,
陈听宽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煤油为介质,在高不凝气体含量下对水平管内的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的不凝气体含量范围内,沸腾换热系数随不凝气体含量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了不凝气体的加入使得煤油的分压降低,泡点温度降低,在较低的混合流体温度下就产生了沸腾,但不凝气体对核态沸腾换热存在抑制现象.采用渐进逼近模型给出了含不凝气体的煤油管内沸腾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关键词:
煤油
,
两相流
,
含气率
,
核态沸腾
,
渐进模型
赵建国
,
杨国臣
,
张素芳
,
王海青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7.z1.003
利用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以煤油为前驱体,采用密度为0.4g/cm3的针刺炭纤维毡为预制体,10h内制备了壁厚为40mm,密度沿径向均匀分布,密度达1.70g/cm3的炭/炭复合材料盘形件.同时还阐明了用于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所得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属光滑层结构的热解炭.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化学液气相沉积
,
热解炭
,
煤油
顾红芳
,
陈听宽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较宽的不凝气体含量范围内,煤油蒸汽在不同几何结构的螺旋扁管管束外的冷凝换热现象,得出了螺旋扁管的几何结构对冷凝换热的影响规律,并与同样条件下的光管管束的冷凝换热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不凝气体
,
螺旋扁管
,
煤油
,
冷凝换热系数
龚景松
,
杨庆涛
,
侯凌云
,
钟北京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实验研究了乙醇、煤油及其混合物的热解特性.利用气相色谱测量了其中氢气、甲烷、乙烯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燃料的热解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热解形成的气体中,乙醇热解得到的氢气浓度高于煤油,而甲烷和乙烯的浓度低于煤油.掺混乙醇后的煤油混合燃料热解时形成的氢气浓度随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采用在煤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含氧燃料(如乙醇、甲醇等)来解决着火和稳定燃烧问题具有很好的潜在优势.
关键词:
热解
,
氢气
,
煤油
,
乙醇
新型炭材料
通过对吸附率(有效吸附系数)Ks和饱和吸附量msat的测量,描述了粘度为0.001 Pa·s~0.850 Pa·s的各种油类在膨胀石墨柱中的吸附动力学,发现吸附率Ks对油类粘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吸入膨胀石墨柱中的饱和吸附量msat几乎恒定在50kg/kg,该值略低于由膨胀石墨块直接浸渍在油中测得的吸附容量,这是由于所吸附的油沿膨胀石墨柱高度存在重力梯度.
关键词:
吸附
,
重油
,
煤油
,
膨胀石墨
,
动力学
,
粘度
贾真
,
侯凌云
,
龚景松
,
周一帆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设计了一种煤油热裂解反应特性与热沉测量试验系统,利用该试验系统和原始标定法的热损测量方法,测量出了在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下煤油热裂解反应的热沉大小,并进行了热裂解反应主要分解产物成分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壁温随热流密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燃油温度条件下,压力增大,热沉降低;裂解反应气体的浓度变化主要受到燃油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关键词:
热裂解
,
煤油
,
热沉
,
反应特性
谢冬柏
,
陈军
,
王震
,
李大武
,
藏泰琦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6.078
研究了工业纯铜在600,700及800℃空气和煤油气氛环境中的高温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与空气中相比,工业纯铜在高温环境中抗腐蚀能力有明显不同,随时间延长均出现失稳氧化现象,且氧化层内部的成分也有明显变化;在800℃煤油气氛环境中的恒温氧化性能变化明显,表面氧化膜的粘附性严重蜕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发现明显的剥落.
关键词:
煤油
,
气氛
,
金属
,
高温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