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
胡绍伟
,
王飞
,
刘芳
,
王永
,
徐伟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272
以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后的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用焦化厂干熄焦焦粉作为吸附剂,对焦粉吸附深度处理焦化废水高级氧化出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影响吸附的因素如焦粉粒径、投加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等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和色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焦粉粒径为0.16 mm、1 L水中投加焦粉80 g、废水pH值为4、焦粉吸附时间为2 h,最终出水的COD去除率为37.4%,色度由进水的48倍降到23倍,工艺出水水质稳定,水质可以达到《辽宁省地方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的要求,为焦化废水的达标排放提供了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
焦化废水
,
焦粉
,
吸附
,
废水处理
张朝晖
,
宋世雄
,
巨建涛
,
刘千帆
钢铁研究
硅石粉和焦粉的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粉尘污染,还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介绍了粘结剂的选择、试制,并对压块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表明,采用糖浆与膨润土复合粘结剂效果最佳.
关键词:
硅石粉
,
焦粉
,
粘结剂
,
压块
张明星
,
雷鸣
,
杜屏
,
赵华涛
上海金属
从2012年底至2013年初,沙钢5 800 m3高炉在焦炭质量稳定、吹透中心、稳定边缘的布料制度下,通过下部调剂成功实现了煤比从170 kg/t升至190 kg/t甚至212 kg/t,焦比从338 kg/t降低到303 kg/t,燃料比也从519 kg/t下降到501 kg/t.对这段时间的高炉炉尘进行岩相显微分析,根据焦粉和未燃煤粉不同的结构形态,结合化学成分分析全碳量定量给出炉尘中未燃煤粉量、焦粉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调节风量、鼓风湿度及富氧等下部调剂手段适当提高氧过剩系数、风口回旋区深度以及理论燃烧温度可改善煤粉在风口前端的燃烧效率,使得炉顶未燃煤粉量降低;同时,通过下部调剂使得煤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适当延长可为提高煤比创造空间,并改善煤气利用率;降低渣比也有利于煤比的提高.
关键词:
高炉
,
提高煤比
,
未燃煤粉
,
焦粉
雒和明
,
杨鹏
,
赵霞
,
张建强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005
以焦粉为原料,用HNO3预处理除灰,采用KOH浸渍-煅烧活化法制备焦粉活性炭(CPA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其形貌,采用BET测试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孔径分布.初步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对焦粉活性炭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PAC/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表征CPAC/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3h制得的焦粉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比电容达到211 F/g.CPAC-800 ℃-3 h/Al-Ni(OH)2复合电极材料随Al掺杂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固定Al质量掺杂量为4%,炭镍质量比为1∶1时所得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量最大:1173.6 F/g.恒电流充放电及循环伏安测试表明Al掺杂量为4%、炭镍比为1∶1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
焦粉
,
焦粉活性炭
,
复合电极材料
,
比电容
,
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