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航
,
李晓琳
,
刘文斌
,
顾艳红
,
车俊铁
材料保护
为了探究316L不锈钢焊缝腐蚀微电池的形成机理,通过微观组织观察及电化学试验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焊件三区(焊缝区、热影响区、母材区)的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并确定晶粒度及非金属夹杂物及其分布.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焊缝形成腐蚀微电池的倾向与元素组成、非金属夹杂物和晶粒度大小等因素紧密相关;焊缝三区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不同,耐蚀性能差异较大,因而腐蚀电位最低的热影响区与腐蚀电位最高的母材区在电解液中比较容易形成腐蚀微电池,且热影响区可视为此微电池的阳极,腐蚀进程较快.
关键词:
腐蚀微电池
,
形成机理
,
316L不锈钢
,
焊缝
,
微观组织
,
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刘川
,
张建勋
,
张林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准确性是焊接应力变形数值的前提.二维模型由于其计算效率高是焊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常用模型.然而,三维热源转变为施加在二维平面上的热源需要进行修正.本文提出基于焊缝几何形状的用于二维焊接温度场模拟的热源模型,根据焊缝几何形状来计算热源作用体积,并考虑了焊接移动热源对二维平面的作用,采用高斯分布函数来表征热源在时间上的变化.采用该热源模型对不锈钢板多道对接焊和p91管对接焊的温度场模拟,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
焊接
,
有限元
,
温度模拟
,
热源模型
,
焊缝
朱有利
,
李占明
,
何嘉武
,
汪勇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7.019
采用超声冲击工艺对母材为2A12铝合金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前后焊缝表面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可以在焊缝表面形成约为300μm的致密塑性变形层,晶粒明显细化.对X射线衍射峰的观察分析表明,处理后焊缝表层材料衍射峰明显宽化,这是超声冲击处理使焊缝表层材料粒子细化和晶格结构的微观应变引起的.利用谢乐方程和威尔逊公式对超声冲击处理后焊缝表层的晶粒度和微观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层的晶粒平均尺度为123nm,平均微观应变为0.134%.最后,对晶粒细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
焊缝
,
铝合金
,
微观组织结构
薛迪
,
彭云
,
齐彦昌
,
马成勇
,
陈清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18
在三种热输入条件下,用实心耐蚀焊丝对NSE36钢板进行焊接,并对接头进行了腐蚀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焊缝的显微组织、夹杂物和腐蚀形貌,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焊缝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先共析铁素体组成,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中针状铁素体含量减少;焊缝中夹杂物以锰、硅的复合氧化物为主,钛、铝的氧化物含量较少,而且其尺寸分布也极为相似;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缝的腐蚀倾向减小,腐蚀速率降低.
关键词:
显微组织
,
热输入
,
焊缝
,
耐蚀性
,
NSE36钢
包晔峰
,
薛小怀
,
周昀
,
楼松年
,
吴毅雄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4.04.006
在15kJ/cm和28kJ/cm两种焊接线能量下,对大电流MAG焊接头进行了室温弯曲试验.后者接头弯曲180O合格,前者弯曲15O脆断.分析了焊缝金属化学成分、显微和断口组织,结果表明:小线能量焊接时,溶池停留时间短,脱氧反应不充分,焊缝金属中的碳、硅、钛偏多,形成脆而粗大的贝氏体组织,降低了接头的塑性;另外,小线能量时溶池冷却速度快,夹杂物来不及上浮而滞留在焊缝金属中,易形成裂源,导致脆性断裂.大线能量有利于夹杂物逸出,溶池脱氧充分,降低了焊缝金属中的碳、硅、钛含量,得到细小的针状铁素体,提高了塑性.
关键词:
线能量
,
大电流MAG焊
,
组织和性能
,
焊缝
丁玉梅
,
汪汉明
,
赵刚
,
王建民
钢铁
介绍了焊管张力减径工艺的技术特点、张力减径机组的技术参数和设备特性,并通过金相组织对焊管经过张力减径机时,减径量对焊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此工艺合理,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效益高.
关键词:
焊管
,
焊缝
,
金相组织
,
张力减径机
,
减径量
,
技术参数
杨志勇
,
孙宇红
物理测试
分析了滚筒在筒皮和轮毂焊缝处断裂的原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宏观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轮毂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基体组织正常;筒皮中磷成分超过国家标准,基体的带状组织严重,达到了3级,在焊接热影响区形成魏氏组织,使焊缝的韧性急剧下降,焊接接头变脆,导致滚筒在焊缝处开裂。
关键词:
带状组织
,
魏氏组织
,
焊缝
,
开裂
王恒辉
,
万响亮
,
李光强
,
王红鸿
,
吴开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金属包埋切片微米-纳米表征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别研究了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形核夹杂和联锁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由于Mn元素扩散到夹杂物内部使得周围形成贫Mn区,诱发针状铁素体在复合夹杂物上形核.同时针状铁素体还可以在已经形成的铁素体表面激发形核;铁素体生长过程中同原奥氏体保持固定取向关系;铁素体相互之间发生硬碰撞和交错现象;这些因素共同形成针状铁素体联锁组织.这种细小有效晶粒尺寸的针状铁素体联锁组织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关键词:
焊缝
,
针状铁索体
,
力学性能
,
晶粒细化
,
电子背散射衍射
韩美
,
胡净宇
,
王明海
,
王海舟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1.08.001
了解合金元素在熔合线附近的分布情况及存在形式有助于确定焊材对熔合区淬硬倾向等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仪器的工作参数建立了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测定低合金钢中Al、Ti、V、Ni等元素含量的方法,并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焊缝及其附近母材的Al、Ti、V、Ni等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合金元素的含量在熔合线附近存在着明显的过渡区间(95~360μm),且其含量在焊缝金属与母材中差别越大,焊缝中的过渡区间就越宽.
关键词:
激光烧蚀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低合金钢
,
焊缝
,
合金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