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PVDF/PET共混多孔膜制备过程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张晶 , 齐鲁 , 崔振宇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4.00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在“PVDF/聚酯(PET)/稀释剂”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分析 PET 对 PVDF 结晶的影响,分别用 Ozawa、Jeziorny 和 Mo 法对 PVDF 非等温结晶过程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 PVDF 在“PVDF/PET/稀释剂”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 PVDF结晶焓随淬冷速率或 PET 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结晶温度随淬冷速率的增加或PET含量的降低而降低。Ozawa 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描述 PVDF 在“PVDF/稀释剂”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过程,但不能很好地描述其在“PVDF/PET/稀释剂”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过程;Jeziorny法结果表明 PVDF存在二次结晶;Mo 法较好地描述 PVDF 的初级非等温结晶过程, PVDF结晶受PET 异相成核影响明显。PET 的加入改变PVDF结晶行为,提高了膜的力学性能、孔隙率以及纯水通量。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共混 , 非等温结晶 , 聚偏氟乙烯 , 聚酯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平片式EVOH微孔膜研究

朱晓伟 , 陆晓峰 , 侯铮迟 , 段伟 , 卞晓楷 ,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1.008

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选择乙烯的摩尔分数为32%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丙三醇为稀释剂制备了亲水性高分子平片式微孔膜,并研究了体系组成、冷却速率等对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测试了膜的纯水通量、截留率和孔隙率,用泡点法测得了平均孔径.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微孔膜的断面形态.结果表明:分相的方式及微孔的形态由体系组成及冷却速率决定.降低聚合物浓度,延缓冷却速率,都有利于较大孔径膜的生成并得到较大的纯水通量和孔隙率,同时截留性能有所下降.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EVOH , 平片式微孔膜 , 膜结构与性能

混合稀释剂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等规聚丙烯微孔膜的影响

陈刚 , 林亚凯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6.010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大豆油混合物为稀释剂,利用热致相分离(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法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PP)微孔膜.结果表明,稀释剂体系中DBP和大豆油的质量比对浊点温度影响较大,而对结晶温度影响较小;随着稀释剂体系中DBP含量的增加,在固定聚合物浓度及相同的冷却条件下,多孔膜由空间网状结构逐渐转变为腔胞状结构,表面孔径也有明显的增大趋势;稀释剂的加入降低了iPP球晶的生长速率,其组成对iPP球晶生长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微孔膜 , 等规聚丙烯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大豆油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

张翠兰 , 王志 , 李凭力 ,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0.06.011

简述了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热力学依据,即聚丙烯/稀释剂二元体系的固-液、液-液相分离和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综合平衡相图,Flory -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对相图的影响,以及实际TIPS过程的非平衡相图.以此为依据,概述了TIPS法制备聚丙烯微孔膜的成膜机理.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综述了稀释剂与聚丙烯的相互作用、稀释剂的流动性和结晶性、初始浓度、冷却速率及成核剂对膜结构的影响.最后,指出了聚丙烯微孔膜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丙烯 , 微孔膜 , 膜结构 , 热致相分离

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钟顺和 , 李传峰 , 孙宏伟 , 肖秀芬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2.04.004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技术制备浸涂型和反应型硅藻土-聚丙烯疏水复合膜,用SEM、氮吸附、红外光谱和气体渗透性能测试装置等方法表征不同的制膜方法、浸膜液浓度及冷却方式等因素对膜形态、结构和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涂型聚丙烯膜球形颗粒和孔径尺寸均小于反应型聚丙烯膜;TiO2-聚丙烯膜与硅藻土陶瓷支承体是通过Si-O-Ti-O-C键的价联方式形成键联型复合膜层;在膜内,气体渗透由Knudsen扩散控制,H2O与N2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46和2.22.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TiO2-聚丙烯膜 , 负载型疏水复合膜 , 制备与表征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林亚凯 , 唐元晖 , 马恒宇 , 杨健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9.06.008

对聚偏氟乙烯(PVDF)/碳酸二苯酯(DPC)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PVDF微孔膜.通过稀释剂的溶度参数对体系的相容性进行分析,热力学相图和不同PVDF质量浓度下制备的微孔膜断面照片均证明该体系具有较宽的液-液相分离区.PVDF/DPC体系偏晶点对应的PVDF浓度约为质量分数56%,低于此浓度体系降温后先发生液-液相分离,随着PVDF浓度的增大,微孔膜断面结构由双连续结构转变为蜂窝状结构,且膜孔孔径减小,高于此浓度体系降温后只发生固-液相分离,微孔膜断面呈块状紧密堆积结构.较快的冷却速率有利于低PVDF浓度时较小孔径膜和高PVDF浓度时较小球粒尺寸膜的生成.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碳酸二苯酯 , 溶度参数 , 热致相分离 , 微孔膜

热致相分离聚乙烯-聚丙烯共混平板疏水微孔膜的制备及其膜蒸馏性能研究

唐娜 , 蒋建伟 , 袁丽娜 , 张蕾 , 韩怀远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PE)-聚丙烯(PP)-豆油体系共混微孔疏水膜,膜的支撑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无纺布,研究了淬冷温度、PE和PP质量比、稀释剂萃取时间等制膜条件以及膜蒸馏操作条件对膜蒸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PP共混膜最佳成膜条件为:铸膜液温度为220℃,铸膜液中PE-PP共混物质量分数为30%、PE和PP的质量比为1∶6,成核剂己二酸质量分数为0.3%、平均膜厚度为225 μm、淬冷水温为45℃、正己烷萃取时间为24 h.此条件下制备的平均孔径为0.16 μm的PE-PP共混膜在真空度为0.095MPa、进料温度为348.15K、进料流量为35 L/h的操作条件下膜蒸馏纯水通量可达10.68kg/(m2·h),截留率高于99.8%.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聚乙烯 , 聚丙烯 , 共混膜 , 膜蒸馏

热致相分离制膜条件对聚丙烯平板微孔膜结构的影响

唐娜 , 马敬环 , 王嘉宁 , 王海涛 , 鞠兴文 , 靳皓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4.005

以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丙烯平板微孔膜.研究了铸膜液中聚丙烯浓度、熔体指数、稀释剂和成核剂种类及含量、凝固浴温度等制膜因素及条件对膜结构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制备膜的断面及表面结构,并基于热力学和结晶动力学理论对聚丙烯成膜过程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膜条件对聚丙烯平板微孔膜的结构影响明显.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 聚丙烯 , 平板微孔膜 , 结构

TIPS法力化学改性聚氯乙烯膜研究

张昊 , 李香玲 , 胡晓宇 , 陈英波 , 肖长发

功能材料

采用球磨机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力化学改性,讨论了处理前后PVC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经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力化学改性前后所得PVC的平板膜,应用FT-IR、DSC和SEM等进行分析,讨论了所得膜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力化学改性减少了导致PVC难以加工的石榴状结构,降低了PVC微晶的完善程度;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纯水通量可达693.6L/(m2.h),较未经力化学改性PVC制得的TIPS法平板膜的水通量7.1L/(m2.h)有显著提高,膜的断裂强度也有所加强。

关键词: 力化学改性 , 聚氯乙烯 , 热致相分离 , 平板膜

膜微孔形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观文 , 曾一鸣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4.022

提出将微孔形成的机制归结为充填机理、形变机理、相变机理和组装方法等基本要素,评述了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对新出现的微孔膜制作方法,如CO2超监界致孔法、高湿度气氛下制作蜂窝状微孔结构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热致相分离法也作了综述.

关键词: 微孔 , 高分子分离膜 , CO2超临界法 , 蜂窝状微孔结构 , 热致相分离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