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处理对Ti-35V-15Cr-0.15Si-0.05C合金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赵红霞 , 黄旭 , 王宝 , 雷力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7.014

通过对Ti-35V-15Cr-0.15Si-0.05C合金轧制环件取样进行热处理和热稳定性能实验,研究了850℃和950℃固溶处理和950℃固溶后在600℃和700℃实效后的热稳定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仅经过固溶处理α相析出不明显,而经过固溶加时效处理后α相在晶界和晶内大量析出,在热稳定性能测试时,经过540℃100h热暴露后,α相进一步析出.合金α相是影响合金拉伸性能的主要因素,在晶界析出的连续α相导致合金塑性急剧下降;通过850℃固溶热处理能够获得较好的室温拉伸和热稳定性能.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 微观组织 , 热暴露 , α相 , 碳化物

热暴露对预变形2A12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夏卿坤 , 刘志义 , 王恒 , 刘煜 , 许晓嫦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不同热暴露制度下2A12铝合金的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演变的观察,分析热暴露制度对预变形该铝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热暴露500 h后2A12合金力学性能提升,热暴露温度提高到160℃、200℃,合金性能直线下降.200℃热暴露100 h时合金强度损失严重,之后缓慢下降.T8态合金中S相的尺寸比T6态更加均匀,粗化速率更低.T8态合金由于大量位错的诱导,溶质充分析出,基体浓度已经降低到一定程度.而T6态合金基体浓度高于T8态合金,加之较小相体的溶解可以提供溶质,其S相更容易粗化,进而降低了合金强度.

关键词: 2A12合金 , 热暴露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2650-T8铝合金材料耐热性能的研究进展

王国军 , 熊柏青 , 陶志民 , 李锡武 , 刘科研

金属功能材料

2650铝合金作为一种新型耐热变形铝合金,主要应用于超音速运输飞机蒙皮.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100~130℃温度范围,150 MPa负荷下服役6000 h,其变形量不超过0.1%.该材料在国内尚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献作详细介绍.本文从蠕变及断裂行为、蠕变和热暴露对沉淀强化的影响,热驱动对材料滑移的作用和蠕变物理模型的建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2650-T8材料的高温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耐热铝合金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2650铝合金 , 耐热材料 , 蠕变行为 , 热暴露 , 热驱动 , 物理模型

热暴露对Ti3Al/TC11双合金连接界面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秦春 , 姚泽坤 , 郭鸿镇 , 周伟 , 赵张龙 , 曹京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550℃热暴露50 h的Ti3Al/TC11双合金拉伸试样用OM和SEM观察连接界面在近等温锻造、热处理和热暴露后的组织与断口形貌.结果表明:梯度热处理条件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试样热暴露后室温抗拉强度升高;连接界面上锻造形成的细针状α交织组织在热暴露期间发生分解、粗化,同时焊缝中析出更多细小的球状α/α2相.采用梯度热处理的双合金试样热暴露后强度稍高于经双重热处理的试样,双重热处理试样中Ti3Al基合金热影响区的a2相在热暴露期间发生长大.由于氧化造成表面微裂纹,使得试样直接热暴露性能低于毛坯热暴露性能.从拉伸断裂位置可以看出,断裂主要发生在Ti3Al基合金侧.

关键词: 双合金连接界面 , 热暴露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2524铝合金热稳定性研究

邓才智 , 刘志义 , 周杰 , 刘延斌 , 侯延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力学拉伸、DSC热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50℃不同时间热暴露对252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自然时效(T351)和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170℃×30min)的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合金强度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而伸长率逐渐下降.热暴露500h后,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的试样力学性能退化较快.2524合金高温短时人工时效获得的较大尺寸的原子偏聚(GPB)区比自然时效中的GPB区较难回溶,因此形成的S'相尺寸较大,更易粗化.150℃热暴露合金力学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合金基体主要强化相S'(Al2CuMg)相粗化以及晶界无析出带(PFZ)的宽化.

关键词: 2524合金 , 热暴露 , GPB区 , 力学性能 , 析出物

热暴露对航空用2E12铝合金组织演变及疲劳性能的影响

周明哲 , 易丹青 , 蔡金伶 , 王宏伟 , 芦禹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维氏硬度检测、疲劳性能测试、视差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手段,研究了航空用T3态2E12铝合金在150℃下分别暴露10 h,100 h,1000 h组织演变及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热暴露时间的增加,合金硬度不断增大,疲劳寿命呈先增后降趋势;T3态及热暴露10 h合金中析出相由GPB区结构组成,热暴露10 h合金中GPB区发生长大,因而具有最长疲劳寿命;热暴露100 h至1000 h后,合金中析出相为S"相及S'相,析出相在晶界处析出,晶界附近形成无沉淀析出带(PFZ);由于S"相及S'相共格性较GPB区低,加之晶界处析出相易形成裂纹源,PFZ与基体协调性差等因素,热暴露100 h和1000 h后,合金疲劳寿命急剧下降.

关键词: 2E12铝合金 , 热暴露 , DSC分析 , 析出相 , 疲劳性能

ML377铝锂合金热稳定性研究

魏修宇 , 郑子樵 , 陈小珍 , 李世晨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ML377铝锂合金高温拉伸性能以及长时间热暴露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同时对合金热暴露前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结果表明:ML377合金高温拉伸强度随拉伸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200℃下的高温瞬时拉伸性能优于传统高温用铝合金.在107℃、150℃热暴露条件下,ML377合金的强度没有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合金中T1相在此温度下具有较强的抗粗化能力;但200℃热暴露条件下,T1相显著粗化,部分T1相溶解向平衡相转化,导致合金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关键词: ML377铝锂合金 , 热暴露 , 耐热性能 , T1相

Ti40合金550 ℃热暴露组织和性能演化规律的分析与讨论

辛社伟 , 赵永庆 , 曾卫东 , 吴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Ti40合金锻态和热处理态在550 ℃热暴露不同时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物较少,并且大都分布在晶界,这些晶界析出物是合金热稳定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组织模拟和分析,对Ti40合金550 ℃热暴露组织和性能划分了3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析出物不同的形成和长大阶段;热暴露末期,出现性能的不稳定和与硬度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析出物沿晶界形成析出物带;最后指出,Ti40合金要使用到更高温度,适当调整合金目前的热处理工艺和成分是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Ti40阻燃钛合金 , 热暴露 , 热稳定 , 力学性能

Cr元素对Ti-V-Cr系阻燃钛合金热暴露力学性能的影响

辛社伟 , 赵永庆 , 曾卫东 , 杨海瑛 , 吴欢 , 李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Ti-25V-15Cr-0.2Si和Ti-25V-10Cr-0.2Si两种阻燃钛合金在不同热暴露条件下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Cr元素对Ti-V-Cr系阻燃钛合金的组织有较强细化作用,强化合金室温力学性能;随Cr元素含量的降低,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的第二相减少,合金热稳定性能优化.此实验现象与Cr元素在钛合金中属于共析元素的性质有关.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 热暴露 , 力学性能 , 偏聚

束丝SiC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界面TEM研究

杨盛良 , 卓钺 , 万红 , 杨德明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1.02.010

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由几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束丝SiC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包括超声液相浸渗法制备的复合丝、由复合丝热压得到的板材以及由真空液相压渗法制备的板材等)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制造态及550℃×1h热暴露条件下复合材料没有发生界面反应,在650℃×1h热暴露条件下有厚度100~200nm的界面反应区.该研究表明,SiC/Al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条件下具有有良好的界面化学相容性.

关键词: SiC/Al复合材料 , 界面微观结构 , 热暴露 , 界面反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