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非钒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刘福东 , 单文坡 , 石晓燕 , 张长斌 , 贺泓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10315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NH3-SCR)技术在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过程中有着多年的工业应用经验,也是最有望实际应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催化去除的技术之一.鉴于目前工业化应用的V2O5-WO3 (MoO3)/TiO2催化剂体系应用于柴油车尾气净化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开发新型、高效、稳定且环境友好的非钒基NH3-SCR催化剂体系成为NOx催化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分子筛催化剂(包括Cu基分子筛催化剂以及Fe基分子筛催化剂)和氧化物催化剂(包括Fe基氧化物催化剂、Mn基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其他非钒基氧化物催化剂)为主线,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非钒基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该系列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性能、活性中心结构、低温SCR活性改进、NH3-SCR反应机理、抗H2O或抗SO2性能改善以及工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 烟气脱硝 , 柴油车尾气净化 , 非钒基催化剂 , 分子筛催化剂 , 氧化物催化剂 , 低温活性 , 反应机理

Cr改性钒基催化剂对NH3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影响

杨睿 , 黄海凤 , 陈一杰 , 张细雄 , 卢晗锋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884-1

火电厂和机动车辆等的NOx排放量与日俱增, NOx的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消除NOx最为高效的方法之一.该反应最为典型的催化剂是V2O5–WO3(MoO3)/TiO2,催化活性窗口为250–400 oC.国外通常将SCR系统置于省煤器之后,此时烟气温度在300 oC以上,催化剂能保持较高的活性,但易受到烟气中高浓度烟尘、SO2和碱金属等的影响,寿命相对较短.此外,高温工艺中副产物硫酸铵的堵塞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将SCR脱硝装置设在脱硫除尘之后成为一种优选技术之一,但烟气温度会降至250 oC以下,而常规的钒基催化剂不能满足低温活性要求.通过添加助剂或改变载体可改善钒基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同时保持其高效的抗硫能力.
  本文以Cr和V为活性组分, T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铬钒钛(Cr–VOx/TiO2)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它们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抗水抗硫性,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Cr–V催化剂的作用机制.
  结果显示,当n(Cr):n(V)为0.2:0.8,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0 wt%时, Cr–VOx/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低温催化活性;当反应温度为160°C时, NOx转化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其他催化剂,同时活性窗口(160–300°C)得到拓宽. NH3-TPD结果表明, VOx/TiO2催化剂表面呈中弱酸性,随着Cr的添加,钒基催化剂的NH3脱附峰向高温拓宽,说明其表面强酸量有所增加, Cr0.2–V0.8/TiO2在160–300°C范围内均出现了NH3的脱附峰,此时催化剂表面弱酸量最大.当n(Cr):n(V)大于0.2:0.8时,催化剂表面出现强酸位,这种强酸位不利于NH3脱附,从而不利于SCR反应的进行.因此适量Cr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钒基催化剂表面弱酸及中性酸量. H2-TPR结果发现,助剂Cr的添加使得催化剂表面氧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Cr的添加形成了较多的氧空穴和未饱和的化学键.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是氧化还原反应最活跃的氧物种,在SCR反应中,表面氧可作为NO的吸附介质参与到催化剂表面反应中,可有效提高SCR反应速率.通过考察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发现不同负载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依次为10 wt%>20 wt%>50 wt%>5 wt%. XPS分析发现,当负载量为10 wt%时,催化剂表面非计量的钒离子和化学性质活跃的自由电子最多,因此表现出最佳的SCR活性;当负载量过高时,大量氧化物堆积烧结形成V2O5和Cr2V4O13,覆盖了钒离子活性位点,降低了催化剂脱硝效率.
  催化剂在220°C表现出良好的抗硫性,在通入100 ppm SO212 h后NOx的转化率仍可达99%以上,并未出现硫中毒现象.同时该催化剂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水性,在通入10 vol%水蒸气12 h后, NOx转化率仍能达85%以上.

关键词: 低温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 铬钒钛催化剂 , 烟气脱硝 , 抗硫性 , 铬掺杂

钛基钒系催化剂脱硝活性实验分析

程伟良 , 李柏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烟气氛围以及不同催化剂组分/结构协同作用下催化剂的活性及其变化规律.首先分析了TiO2基钒-钛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气体协同作用下的催化活性特点,结果显示在350℃至450℃下两种钒-钛催化剂样品的脱硝效率均高于95%;在300~350℃下通入SO2和水蒸气条件下,高比表面高空隙率蜂窝状钒-钛催化剂样品催化活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抗硫中毒性.进一步深入研究TiO2基蜂窝状催化剂结构体系中钒和钨含量对催化剂活性调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钒的含量低于0.5%时,催化剂的活性随钒的含量增加而增加;而钒含量为一定时,催化剂活性在随着钨的含量增加,尤其在高温区域,有了较大的提高.研究结果将为脱硝催化剂的升级和催化脱硝工艺的优化提供实验基础数据.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烟气脱硝 , 催化剂 , 钒钨比

催化氧化法去除烟气中 NOx 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瑞元 , 李凯 , 宁平 , 汤立红 , 刘烨 , 王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5.023

综述了 SCO 法(选择性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从过渡金属元素、稀土元素、贵金属、活性炭四类催化剂进行了介绍。锰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成本较低。钙钛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能与贵金属类催化剂相媲美。这些非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都较低,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总的来说目前对于催化剂抗硫抗水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催化剂可能还未达到实际工业应用中应具有的抗中毒能力。总结分析了 SCO 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NO , 选择性催化氧化 ,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烟气脱硝

堇青石改性V2O5-WO3/TiO2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

刘清才 , 席文昌 , 杨剑 , 贺媛媛 , 黄锐 , 洪燕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24

采用固液混合方法,利用改性堇青石制备蜂窝式V2O5-WO3/Cordierite-TiO2脱硝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模拟烟气分析装置和磨损装置,考察其表面形貌、热稳定性、晶相变化、耐磨损性能和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改性堇青石的引入,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表面微气孔多和热稳定性好的特点,700℃煅烧后,V2O5和WO3的仍呈现无定形态或微晶状态;引入10%的堇青石制备的催化剂磨损率低,尤其在250~460℃反应时,脱硝率可以保持在80%以上.

关键词: V2O5-WO3/TiO2 , 堇青石 , 烟气脱硝 , 氮氧化物 , 选择性催化还原

铁基磁流化床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姚桂焕 , 王芳 , 陆芳 , 侯家涛 , 归柯庭

工程热物理学报

善了γ-Fe2O3催化剂的上述两个催化活性作用,使其在250°C达到95%的最佳脱硝效率.

关键词: γ-Fe2O3 , 磁流化床 , 烟气脱硝 , , XRD

氧化石墨烯-Fe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脱硝性能

李瞳 , 宋存义 , 童震松

金属功能材料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8192.2015077

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Fe2O3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H2 O2-紫外光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GO-Fe2O3光催化剂,研究了其光催化氧化脱硝性能.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NO转化率随催化剂投加量、H2O2浓度、溶液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增加而提升,达到一定值后转化率保持不变或转而降低,即在催化剂投加量0.5 g/100 mL,H2O2浓度0.5 mol/L,溶液温度30℃,氧气体积浓度为6%时,氮氧化物转化效率达84.33%.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 氧化铁 , 光催化 , 烟气脱硝 , 水热法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