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炭材料中的组织

稻垣道夫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1999.02.001

炭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各向异性碳六角层面.基于择优取向的图型,炭材料中的纳米大小的组织(纳米组织)可分为沿面、轴和点的取向以及任意取向.从这种纳米组织的分类可以容易地了解到为什么炭材料能有如此多的形态:层片、纤维、球和不规则的粒子,以及为什么有如此宽广的性质.文中还简要地介绍了表征这些纳米组织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 炭材料 , 组织 , 形态 , 择优取向 , 碳六角层面 , X-射线衍射 , 磁阻 , 扫描电子显微镜

炭材料用作电吸附剂的研究与进展

范丽 , 周艳伟 , 杨卫身 , 杨凤林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4.02.013

电吸附剂的研究是开发电吸附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评述石墨、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和炭气凝胶四种炭材料作为电吸附剂的研究与进展,不难看出:炭材料的确是一种很有优势和前景的电吸附剂材料,它在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无机盐(离子)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在开发研究电吸附技术的进程中,不断开发多种炭材料电吸附剂是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炭材料 , 电吸附 , 电吸附剂 , 石墨 , 颗粒活性炭 , 活性炭纤维 , 炭气凝胶

室温下负载金属炭材料储氢的溢流机理研究

辛海峰 , 张存满 , 张靖 , 万术伟 , 马建新

材料导报

阐述了氢溢流机理的基本概念,总结了氢在负载金属上的吸附位置和解离方式、氢在金属颗粒与炭材料间的扩散方式、氢在炭表面上的吸附位和解吸机理.指出了负载金属炭材料在储氢应用中的多元合金和表面官能团等研究方向.

关键词: 炭材料 , 储氢 , 负载金属 , 氢溢流机理 , 解离 , 扩散 , 解吸

孔隙率对炭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孙天鸣 , 董利民 , 王晨 , 郭文利 , 王莉 , 梁彤祥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3)60087-6

依据经典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真实密度和孔隙率对炭素材料电阻率影响规律的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真实密度对炭素材料的电阻率影响较小,偏差小于3%;开孔气孔率对电阻的影响大于闭孔气孔率,开孔气孔率增加40%时电阻率增加了250%,而相同幅度闭孔气孔率的增加引起电阻率的增加值只有25%.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偏差小于2%,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

关键词: 模型 , 炭材料 , 电阻 , 气孔率

不同炭材料对电极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冯俊 , 刘贵山 , 马铁成 , 胡志强 , 吴凯卓 , 张娓娓

新型炭材料

分别以石墨/活性炭/炭黑/碳纳米管为原料,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对电极.分析比较了各原料的孔结构、比表面积及各原料制膜的方块电阻对组装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制备DSSC对电极的原料而言,孔尺寸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孔形状要求口径大于或至少等于体径;比表面积并非越大越好,还应考虑其内部孔结构;制膜的方块电阻并非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原料的颗粒形状及排布方式也影响电池的性能.笔者以比表面积31.163m2·g-1、方块电阻12.5Ω/□的碳纳米管所制碳膜组装的电池性能最佳,光电转化效率达5.87%.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炭材料 , 丝网印刷 , 对电极

改性炭黑-LaMn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共价复合效应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

刘景军 , 金学民 , 宋薇薇 , 王峰 , 王楠 , 宋夜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66-8|

以Vulcan XC-72炭黑为载体,通过对炭载体石墨化处理和表面化学修饰,将其与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纳米级LaMnO3颗粒共混,再经特定温度下煅烧,制备出改性炭黑-LaMnO3复合材料.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表明,当煅烧温度在300°C时,炭载体与LaMnO3纳米颗粒之间形成了大量C-O-M (M = La, Mn)化学键.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纯相LaMnO3纳米颗粒主要呈现短棒、三支棒或竹节棒的形貌特征,炭载体则为具有完整石墨层的空心球结构, LaMnO3均匀分散在炭载体上.在25°C,1 mol/L 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成分比(LaMnO3:C)为2:3的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氧还原反应电子数为3.81,中间产物H2O2产率为9.5%,其活性接近商业Pt/C催化剂(E-TEK).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主要归因于LaMnO3纳米颗粒与炭载体之间形成了大量共价键.

关键词: 锰酸镧 , 炭材料 , 电催化 , 共价复合 , 氧还原

带有SiC浓度梯度炭材料的抗氧化涂层

新型炭材料

在炭材料表面通过莫来石(3Al2O3.2SiO2)或锆石(ZrSiO4)氧化物薄膜涂层与SiC的浓度梯度薄层结合,成功地获得了在空气流中1400℃下的高抗氧化性能.在1450℃时,采用将炭材料直接浸入熔融Si金属形成SiC浓度梯度,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形成锆石和莫来石氧化薄膜.水解速率的控制是产生均匀薄膜的关键.具有SiC浓度梯度和莫来石涂层的各向同性高密度石墨块足以在空气中1400 ℃下抗氧化和1400℃到液氮温度下抗淬火.莫来石涂层比锆石涂层更有效.

关键词: 抗氧化 , 炭材料 , SiC梯度 , 锆石 , 莫来石

炭化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聚合物颗粒制备中空炭球

代晓瑛 , 张歆 , 孟艺飞 , 沈培康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1)60089-9

以磺化聚苯乙烯球为模板,苯胺为碳源,利用模板法制备了中空炭球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对所制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中空炭球的壁厚为35nm且粒径均匀,中空炭球的形貌和壳层厚度受聚苯乙烯模板磺化度的影响.磺酸化8h的聚苯乙烯球是制备中空炭球的最佳模板,由于聚苯乙烯球表面足够磺酸基团的存在,增大了聚苯乙烯核模板和聚苯胺壳层之间的热分解温度差,使得聚苯乙烯核模板具有较低的分解温度,而聚苯胺壳层则具有较高分解温度,从而利用炭化法制得球壳完整和球形良好的中空炭球结构.

关键词: 炭材料 , 中空炭球 , 磺酸化 , 聚苯乙烯/聚苯胺核-壳聚合物

纳米炭材料

管映亭 , 金志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3.04.015

纳米材料与炭材料同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二者结合之纳米炭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囊括了信息、生物、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但各类纳米炭材料结构、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有的才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本文较系统地归纳了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纳米炭材料"的概念,并概述了各类纳米炭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展,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炭材料 , 碳合金 , 富勒烯 , 碳纳米管 , 纳米炭材料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添加剂改性炭材料高温黏结剂的性能预报模型

杨榛 , 顾幸生 , 梁晓怿 , 张睿 ,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7.04.011

在炭材料黏结剂添加剂改性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将神经网络方法用于研究添加剂配方和热处理温度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关系,建立了添加剂改性炭材料黏结剂的RBF(Radial Basis Function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性能预报模型,并与BP(Back-Propagation逆传播)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了预报精度和训练过程比较.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模型对于黏结强度的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12 7和0.060 0,且BP人工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小.因此,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能力较好,得出了具有较精确黏结性能的添加剂配方和热处理数据.可望在炭材料黏结剂改性中的多变量、非线性体系中提高实验工作效率,为炭材料黏结剂提供一条有应用前景的理论设计途径.

关键词: 炭材料 , 高温黏结剂 , 剪切强度 , RBF人工神经网络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