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正秋
,
钱晨
,
方志
绝缘材料
采用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测量及发光图像拍摄等诊断手段研究了大气压大面积空气中水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演变规律,并由发射光谱测量了氮分子第二正带系谱线强度随外加电压和电源频率的变化规律,利用测得的发射光谱数据计算分子振动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放电由局部点状逐渐演变为大面积絮状混合形式;其分子振动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547~3783 K,且电离系数的升高和单位时间内放电次数的增加能有效促使放电功率和振动温度的增加。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
大气压
,
水电极
,
大面积
,
演变规律
程晓杰
,
刘雅政
,
武磊
,
孙有博
,
闫波
,
张晓燕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某钢铁厂现场生产的SPCD板热轧、冷轧和退火板进行取样,在实验室分析了不同工序SPCD板的组织和织构,研究了其生产过程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发现,SPCD板热轧织构较弱,但已表现出了α线织构和γ线织构的雏形,经过冷轧变形,γ线织构明显增强,且{111}<112>织构强于{111}<110>织构.经过退火后,与冷轧织构相比,退火织构γ线{111}<110>织构进一步增强,但{111}<112>织构强度有所降低.对比不同加热制度的退火工艺,采用双台阶退火工艺,能够得到更多的有利织构组分,从而有利于提升成品钢的成形性能.
关键词:
CSP流程
,
SPCD
,
组织
,
织构
,
演变规律
陈杰
,
王晓刚
硅酸盐通报
通过对碳热还原合成SiC冶炼炉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揭示了冶炼炉内温度场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碳化硅合成过程中,热量以热源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外传递,其合成温度(1600℃)等温面也逐渐向外扩大,表现为SiC的合成反应温区增大;SiC的大量合成发生在中后期,合成持续,SiC合成温区面积增加缓慢.合成时间过长,会导致已生成的SiC分解,容易形成实际生产中喷炉事故;适当比例的SiC分解,有利于形成高致密的碳化硅产品.
关键词:
碳热还原法
,
SiC
,
温度场
,
演变规律
,
数值模拟
孟宪成
,
罗廷梁
,
史秉华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低碳铝镇静钢CSP-CDCM-BA流程的工业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专用拉伸试验机等设备,测定了热轧、冷轧、退火和平整后钢板的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和基本成形性能,并对其特征、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验证了退火平整板r值的变化与{111}/{100}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增加{111}和减少{100}织构组分对提高薄钢板成形性能同样重要.
关键词:
CSP-CDCM-BA
,
低碳铝镇静钢
,
组织
,
性能
,
演变规律
王昭东
,
郭艳辉
,
孙大庆
,
薛文颖
,
刘相华
,
王国栋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4.012
研究了一种Ti-IF(Interstitial-free)钢在铁素体区热轧和退火过程中织构的变化.由于轧制过程摩擦的影响,热轧织构和退火织构在厚度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钢板的表层,热轧织构的主要组分是{110}(001),退火后表层的铁素体晶粒没有发生再结晶,该组分转变为{001}(110);在试样的中心和1/4面,热轧织构组分主要是较弱的(111)//ND(板法向)织构和部分(110)//RD且在{001}(110)处最强;退火后中心面上的晶粒发生了完全再结晶,{001}组分转变为(111)//ND组分使(111)//ND织构成为唯一织构组分且在{111}(112)处最强.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铁素体区轧制
,
Ti--IF钢
,
织构
,
演变规律
高飞
,
刘振宇
,
王国栋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在低温轧制过程中织构演变及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冷轧退火板厚度方向各层织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低温轧制过程中沿板厚方向不同应变状态导致的热轧织构悌度的遗传;2.热轧及退火后,表层织构以剪切织构组分为主,冷轧后得到主要组分集中在{112}〈110〉和{111}〈110〉的冷轧织构。因此,冷轧退火后形成不均匀的γ再结晶纤维织构。3.热轧及退火后,半厚度层及中心层织构以γ纤维织构为主,冷轧后得到与α纤维织构强度相近且主要组分集中在{111}〈112〉的γ纤维织构。因此,冷轧退火后形成均匀的-γ再结晶纤维织构。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铁素体不锈钢
,
低温轧制
,
织构
,
演变规律
文新理
,
张利冲
,
梅珍
,
赵帆
,
杨勇
,
刘雅政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实验室轧制实验研究了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量条件下27SiMn钢空洞型缺陷和组织的演变规律,采用一元非线性函数拟合了空洞平均直径与变形量间的关系,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空洞平均直径和组织的影响,利用固态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探讨了变形温度和变形量对组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影响空洞闭合的主要变形参数为变形量,变形量与空洞平均直径较好的符合D=9.29+ 210.08e-ε/11.78函数关系,随变形温度降低和变形量增加,点链状晶界铁素体(GBF)数量减少而等轴状铁素体数量增加,铁素体体积分数有所提高,组织整体细化,相变驱动力的提高和形核率的增加及其对铁素体相变的诱导作用可很好的解释组织的演变规律,为实现空洞型缺陷和组织均质化集成控制,适宜的变形温度在950℃左右,变形量30%~40%.
关键词:
27SiMn钢
,
空洞型缺陷
,
演变规律
,
晶界铁素体(GBF)
李志强
,
韩建民
,
李卫京
,
潘利科
,
杨智勇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5.002
选用自主研制的摩擦制动用高纯净低合金钢(ZDPH钢)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配对摩擦副材料,对10组环形摩擦试样分别进行1 ~ 10min的摩擦实验,研究摩擦材料表面第三体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第三体可以在一定的摩擦速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表面第三体会分别经历初生阶段和长大阶段,最终趋于稳定,覆盖率、平整度和致密度升高;第三体是由摩擦副材料磨屑及各自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在摩擦压力和表面高温的共同作用下,第三体经历着形成—破坏—形成的动态过程,其表面具有氧化色斑、粘着颗粒、粘着坑及少量剥离特征,局部存在摩擦副材料的直接转移,显微硬度测试显示第三体的硬度高于摩擦副基体材料.
关键词:
第三体
,
形成条件
,
演变规律
高飞刘振宇王国栋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在低温轧制过程中织构演变及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 1.冷轧退火板厚度方向各层织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低温轧制过程中沿板厚方向不同应变状态导致的热轧织构梯度的遗传; 2.热轧及退火后, 表层织构以剪切织构组分为主, 冷轧后得到主要组分集中在{112}<110>和{111}<110>的冷轧织构。因此, 冷轧退火后形成不均匀的γ再结晶纤维织构。3.热轧及退火后, 半厚度层及中心层织构以γ纤维织构为主,冷轧后得到与α纤维织构强度相近且主要组分集中在{111}<112>的γ纤维织构。因此, 冷轧退火后形成均匀的γ再结晶纤维织构。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ferritic stainless steel
,
warm rolling
,
texture
,
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