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勋
,
刘正义
,
曾德长
,
闻立时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5.005
偏振片薄膜化有利于液晶显示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和轻量化.二向色性蓝蒽酮改性引入磺酸基,偏光分析表明其水溶液中分子自组装为溶致液晶相,织构呈带状.在600~730 nm可见光波段,改性蓝葸酮涂布薄膜的偏振效率可达到80%以上,满足实用要求,而厚度仅有0.4~1.2 μm.划痕测试表明薄膜与玻璃基片的结合强度较好.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显示.稳定化处理后薄膜的光学透过率下降,偏振效率基本不变;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微裂纹产生是导致其光学透过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随膜厚增加,薄膜偏振效率提高,可见光波段的偏振性能改善,但光学透过率下降.试验结果表明,改性蓝蒽酮偏振薄膜具有良好的耐热和耐湿热性能.
关键词:
偏振
,
薄膜
,
稳定化
,
蓝蒽酮
,
液晶显示器
,
改性
,
溶致液晶
龚建勋
,
刘正义
,
曾德长
,
闻立时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08
利用偏光显微镜、摩尔电导率和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了改性还原染料如还原蓝RSN、还原猩红GG和还原深蓝BO的自组装性能,考察了浓度、温度及染料混合对其分子自组装性能的影响,分析磺化还原染料分子自组装聚集体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分子依靠芳环间π-π共轭作用、磺酸基和溶剂水之间氢键作用力,自组装为有序结构的聚集体.磺化还原蓝RSN、磺化还原深蓝BO水溶液分子自组装为H聚集体,磺化还原猩红GG形成J聚集体.分子结构和引入亲水基影响其自组装方式和类型,一定浓度下分子自组装形成溶致液晶相,正交偏振光下,织构呈丝状、条状和粒状分布,磺化还原染料混合组装的均匀性与其浓度直接相关.
关键词:
自组装
,
改性
,
溶致液晶
,
还原染料
郑裕东
,
李吉波
,
黄炯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热反应掺杂聚苯胺溶于间甲酚中形成的液晶溶液,探讨了在外界力场和电场作用下,此液晶溶液的流变性和导电性随溶液浓度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并采用偏光显微镜技术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聚苯胺液晶相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聚苯胺/间甲酚溶致液晶为二维有序的近晶相层状结构,液晶相的产生使溶液的剪切粘度和导电率在相转变点处发生突变.
关键词:
聚苯胺
,
十二烷基苯磺酸
,
掺杂
,
溶致液晶
,
织构
谭凯元
,
陈晓峰
,
王迎军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2.028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将Ca(NO3)2和(NH4)2HPO4分别溶于C34H62O1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C8H17OH/H2O体系层状溶致液晶溶剂层中,混合并经陈化即可在溶剂层中生成具有一定微观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HA),其直径可以达到10 nm,长度在100 nm以下.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分别用FTIR,XRD和TEM等对产物的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对不同反应物浓度条件下所得HA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了改善团聚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层状
,
溶致液晶
,
羟基磷灰石
,
纳米
,
团聚
龚建勋
,
刘正义
,
曾德长
,
闻立时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6.05.005
对N, N'-二氢化蒽醌吖嗪(还原蓝RSN)和N, N'-二苯并咪唑-1,4:5,8-萘酰亚胺(还原猩红GG)改性处理引入磺酸基,使其成为双亲性化合物,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磺酸基改变了分子的极性.双亲性染料分子在极性溶剂中溶解、浓缩、自组装成有序聚集体,在正交偏振光下,织构呈带状和棒状.将溶液用线棒涂布器在玻璃衬底上展开,同时剪切诱导分子取向分布,溶剂自然蒸发后形成0.5~0.7μm厚固态偏振薄膜.溶致液晶的粘度显著影响涂布薄膜的表面平整度和取向度,在可见光部分波段,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偏振效率,最佳偏振效率达到95%以上,实用前景看好.
关键词:
溶致液晶
,
薄膜
,
偏振
,
取向
何伟艳
,
张赫
,
刘进荣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6.012
以ZrOCl2·8H2O及NH3·H2O为原材料,采用SDS/TritonX-100/H2O构成的六角相为模板制备氧化锆纳米粉体,确定pH对模板稳定性的影响,讨论氯氧化锆浓度对所制备样品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对模板的稳定性进行表征,利用粒度分析仪、SEM及TEM对所制备粉体粒径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XRD对样品的晶型及纯度进行表征,同时采用FT-IR对氧化锆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进行推导。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模板的稳定性不受影响,酸性条件下模板的六角相织构消失;氯氧化锆浓度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及粒径影响很大,增大氯氧化锆的浓度,所制备的样品形貌从球形到棉絮状;通过机理分析推测样品的前驱体与模板并没有发生络合作用,样品在模板的水层中间成核及生长,模板起到限制的作用。
关键词:
溶致液晶
,
六角相
,
纳米粒子
,
氧化锆
刘鹏涛
,
刘程
,
梁启振
,
蹇锡高
,
洪定一
,
李扬
功能材料
采用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A)、4,4'-二氨基二苯醚(B)、对苯二胺(C)共同作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对苯二甲酸采用Yamazaki膦酰化法,成功得到高分子量的共聚酰胺树脂,其特性粘度为0.79~2.10dL/g;以FT-I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DSC、TGA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300℃),氮气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在480℃以上,同时研究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以及A在二胺单体中所占比例与聚合物溶解性的关系.部分聚合物可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溶解并浇注得到韧性薄膜.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大部分聚合物在一些极性溶剂中呈现溶致液晶织构.
关键词:
聚芳酰胺
,
热稳定性
,
二氮杂萘酮
,
溶解性
,
溶致液晶
刘鹏涛
,
王锦艳
,
武春瑞
,
蹇锡高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7.04.005
将二胺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二氮杂萘-1-酮和对苯二胺与对苯二甲酰氯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并改变两种二胺的比例,制备出一系列共聚酰胺树脂.结果表明,共聚酰胺树脂的特性粘度为1.76-3.29 dL/g;随着主链中二氮杂萘酮结构比例的增加,聚合物的溶解性逐渐得到改善;该类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化温度(312~351 ℃);在氮气气氛中10%热失重温度为513~534 ℃;聚合物呈现无定型的状态,并且可以在浓硫酸、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中呈现溶致液晶织构.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溶致液晶
,
聚芳酰胺
,
二氮杂萘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