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
左孝青
,
孙彦琳
,
陆建生
,
周芸
,
王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热传计算的基础上,采用锌粒子为前驱体、铝熔体为渗流体,通过氩气渗流制备通孔泡沫铝:对泡沫铝的制备、压缩性能及锌残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石粉隔热层厚度与渗流时间之间的关系为x2=7.35×10-8τ;优化的渗流工艺如下:渗流温度740℃、锌粒子预热温度220℃、锌粒子直径3 mm;平均孔径为3 mm的泡沫铝的屈服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孔隙率为63%和67%的泡沫铝的屈服强度都随孔径的增大而提高;泡沫铝孔隙率从60%提高到71%,锌残余量从11.3%降低到4.5%.
关键词:
泡沫铝
,
渗流
,
热传导
,
制备
,
压缩性能
张幸红
,
韩杰才
,
郑永挺
,
赫晓东
,
杜善义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1999.06.011
通过SHS结合准等静压法(PHIP)得到了TiC/Ni/TiC材料,在SHS过程中,Ni沿试样厚度方向向两层TiC中对称渗流,在每层TiC当中,Ni呈梯度分布,材料的硬度(HRA)从中心向两边呈对称分布.理论上分析了Ni在两层TiC中呈梯度分布所需的渗流动力.
关键词:
SHS
,
渗流
,
梯度分布
,
渗流动力
白艳霞
,
梁淑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Voronoi随机算法建立微尺度W骨架多孔模型,基于Young-Laplace修正后的Navier-Stokes动量方程,应用有限体积法分析制备CuW合金的渗流过程.模拟结果表明:Cu-W间的润湿性越好,则铜液流股中心流速越大,但铜液在骨架壁面的黏附越强,从而有利于铜液与壁面接触而产生机械结合.此外,渗流通道中由于孔径不均匀引起的扩孔与缩孔转变导致铜液在孔隙中形成漩涡, 促使CuW合金中产生气孔,从而降低铜液的充填率.
关键词:
CuW合金
,
W骨架
,
渗流
,
润湿性
沈烈
,
张稚燕
,
王家俊
,
李文春
,
郑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炭黑和炭纤维为填料复合体系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发现当导电填料的含量达到渗流阈值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急剧升高;而在渗流阈值附近,其热导率未出现突变.这表明电导渗流现象不完全是由导电粒子通过物理接触生成导电链所致.其导电机制是相当数量的导电粒子相互发生隧道效应.
关键词:
导电性能
,
导热性能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渗流
,
隧道效应
胡国新
,
杨丽辉
,
田芩蔚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离心渗铸充型过程中金属铝熔液的瞬态固化与再熔现象,建立了旋转多孔介质内的渗流传热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复合管离心渗铸充型过程中伴随有瞬态固化与再熔现象的压力分布以及渗透界面与再熔界面移动速度计算公式,建立了界面移动速度与温度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了流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多孔预型体内发生的液固共融现象对流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增大孔隙率和离心转速,有利于提高流场局部温度,缩短液固两相熔融区的长度,降低熔融区内固化率.由于渗透前沿发生瞬态固化导致该区域的空隙率减小,熔液的有效流通截面变窄,使得流场局部压力和速度发生波动.
关键词:
离心铸造
,
液固共融现象
,
传热
,
渗流
,
多孔介质
胡国新
,
王明磊
,
田芩蔚
,
王国祥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3.03.006
通过分析离心力场中金属铝熔液在Al2O3短纤维多孔介质内的渗流传热,考虑了离心惯性力对铝熔液的瞬态固化与再熔的影响,建立了旋转多孔介质内的渗流传热理论模型.研究了复合管铸造工艺中不同工况下液固共融区的长度和固化率的瞬态变化规律以及流场压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Al2O3颗粒的预热温度低于铝熔化温度的条件下,当渗透前沿达到一定深度时出现液固共融,随后液固共融区随渗透过程而增长,固化率逐渐提高.随着孔隙率的减小,液固共融区的长度和固化率增大,出现共熔现象的固化率降低,复合层能达到的最大厚度减小.而随着转速的减小,液固共融区长度缩短,共熔区内的固化率水平提高,出现共熔现象的固化率增大,复合层能达到的最大厚度减小.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液固共融
,
离心铸造
,
传热
,
渗流
,
多孔介质
王玉成
,
傅正义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2.01.011
试验结果证实,TiB2与BN复相陶瓷的导电性能符合渗流理论,原料粉粒度配比下,其渗流阀值为Vc%=22.9 %;原料粉粒度比的改变将改变渗流阀值,从而改变各配比下的电阻率值;TiB2与BN在SPS系统中快速烧结,晶粒的尺度比与原料粉的粒度比基本保持一致.
关键词:
TiB2
,
BN
,
复相陶瓷
,
渗流
,
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