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国
,
武素茹
,
王秀通
,
陆长山
材料保护
海洋全浸区钢结构的阴极保护效果与海水流动速度及角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及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海水流速及流动角度对Q235钢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m/s内Q235钢的腐蚀速度随流速增大而增大;在钢裸露面与流动海水成0°,45°和90°时,腐蚀速度依次增大,保护度依次减小;海水流动对Q235钢的阴、阳极极化斜率影响较大;钙镬沉积层主要为文石结构的CaCO3,流动海水使钙镁沉积层减少.
关键词:
阴极保护
,
流动海水
,
Q235钢
,
外加电流
,
钙镁沉积
孙保库
,
李宁
,
杜敏
材料保护
H62黄铜与B10铜镍合金是船舶海水管路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电偶对,为了探讨其匹配性,研究了2种材料在0,1,3,5m/s流速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通过自然腐蚀电位监测、电偶腐蚀试验、三维视频显微镜考察了海水流速对2种材料电偶腐蚀倾向、电偶腐蚀规律和微观腐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速海水中,H62黄铜与B10间存在明显的电偶腐蚀倾向,H62作为阳极,腐蚀加剧,B10作为阴极受到保护。结果还表明,随海水流速增大,电偶腐蚀效应γ先减小后增大,于3m/s海水中呈现极小值;电偶腐蚀流速敏感性因子A逐渐增大;H62试样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冲刷腐蚀形貌。
关键词:
电偶腐蚀
,
流动海水
,
B10铜镍合金
,
H62黄铜
王晓华
,
林乐耘
,
赵月红
,
徐杰
,
陈朝庆
,
刘安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1.01.003
分析研究了 4种铜合金在舟山、青岛、榆林各海水腐蚀试验站暴露4年以上的腐蚀数据,得到流动海水和污染海水对铜合金脱成分腐蚀的基本规律和机理。双相黄铜及硅青铜对流动海水的腐蚀最为敏感,从前者的脱成分腐蚀机理出发,提出了流动诱发和加速铜合金脱成分腐蚀的新概念。其关键在于,随着原始表面膜的腐蚀消耗,不能形成新的致密的耐冲击的腐蚀产物膜,使合金元素向表面的扩散过程得不到抑制,从而使双相黄铜的脱成分腐蚀不断被诱发、被加速,其中尤以 β相连续的双相黄铜被加速的趋势最为明显。表面腐蚀产物膜分析表明,这两类铜合金的腐蚀产物膜具备致密和耐冲击腐蚀的特征。在污染海水的情况下,由于硫离子等的作用,同样不能形成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同样使双相黄铜的腐蚀被逐年加速。由于这种污染元素的作用在试样露出水面时依然存在,致使潮差暴露也出现类似情况。
关键词:
铜合金
,
流动海水
,
污染海水
,
脱成分腐蚀
王曰义
,
姚萍
,
刘玉梅
,
王洪仁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1999.01.006
研究了5种船体结构钢在0~7.0 m/s的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海水的流动对船体钢的腐蚀具有很大影响,1.5 m/s的流速就会使腐蚀率产生数量级的增大,3.02 m/s的流速就会导致显著的冲击腐蚀.无镍铬钢主要表现为迎水侧边的质量耗损,含镍铬钢主要表现为流线形沟纹和马蹄形坑.
关键词:
船舶
,
结构钢
,
流动海水
,
腐蚀
张海丽
,
李宁
,
薛建军
,
刘峰
,
孙婷婷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偶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工业纯钛(TA2)与铜镍合金(B10)在不同面积比及不同海水流速条件下的电偶腐蚀倾向以及腐蚀程度,通过在两电偶对材料间串联不同阻值的绝缘电阻考察能有效防止电偶腐蚀发生的电绝缘判据.结果表明,TA2与B10在海水中具有较强的电偶腐蚀倾向,偶接后B10作为阳极腐蚀加重,且随着TA2/B10面积比的增大和海水流速的提高而加剧; 试验条件下,两电偶对材料间绝缘电阻阻值高于56 kΩ时,可有效控制电偶腐蚀的发生.
关键词:
电偶腐蚀
,
环境扫描电镜
,
流动海水
,
电绝缘技术
程浩力
,
刘德俊
腐蚀与防护
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室模拟流动海水腐蚀试验装置。对A3、20#、X70钢挂片和20#钢管路在流动人工海水中全浸暴露2、4、8、16、32天的腐蚀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流动海水中碳钢的腐蚀速率先降后升,然后趋于稳定;在动水试验中,锈层分为两层,底层以Fe3O4为主,表层以Fe2O3为主;在静水试验中,锈层以Fe2O3为主。
关键词:
流动海水
,
人工海水
,
腐蚀试验
,
腐蚀特征
,
腐蚀速率
杜娟
,
王洪仁
,
杜敏
,
李海涛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8.01.004
采用旋转圆桶冲刷腐蚀试验机,利用多种电化学测试手段,结合表面分析、失重测量研究了B10铜镍合金流动海水冲刷腐蚀、成膜过程和膜层的电化学信息,探讨了流速及腐蚀时间对成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B10合金在0、1、2、3、3.6、4m/s的试验流速海水中的腐蚀速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在静止和流动海水中都会生成内、外双层保护性的腐蚀产物膜,随着流速增加,产物膜因受流体力学作用增大而被冲刷削薄;腐蚀反应阳极区随海水流速和时间变化较大,腐蚀受阳极反应和传质过程控制.
关键词:
B10铜镍合金
,
流动海水
,
冲刷腐蚀
,
电化学
彭欣
,
王佳
,
山川
,
王海杰
,
刘在健
,
邹妍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2.00258
将Q235碳钢在流动海水中浸泡280 d,利用失重法和多种腐蚀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浸泡过程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与静止海水浸泡相比,在流动体系长时间浸泡后,电极表面几乎不存在疏松的黄色锈层,而被一层致密的黑色腐蚀产物所覆盖;失重法测得的腐蚀速率随腐蚀时间延长呈现减小的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与静止海水相比,流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高出约1倍;电化学方法测得的腐蚀速率则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与失重法的结果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并且浸泡时间越长,这一偏差越明显.长期浸泡后,碳钢表面的锈层对电化学测试结果产生影响,是导致电化学方法不能准确评估腐蚀速率的原因.
关键词:
碳钢
,
流动海水
,
锈层
,
腐蚀速率
,
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