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TPD研究SO2对NO催化氧化过程的影响

李平 , 卢冠忠 , 赵秀阁 , 肖文德

催化学报

针对活性氧化铝载体及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SO2增强NO吸附并促进其氧化的实验事实,考察了反应温度对SO2发挥促进作用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50~250 ℃间存在一适宜的温度范围,能使氧化铝上原本不氧化的NO在SO2气氛中发生氧化. 对氧化铝预吸附不同组成的气体及在不同温度下吸附NO-O2-SO2后进行了TPD研究. 结果表明,SO2的存在对NO氧化吸附生成NO2高温脱附物种有利. 对Co3O4/Al2O3催化剂上吸附SO2-NO2的TPD研究结果显示,SO2先吸附或与NO2共吸附都能使NO2高温物种脱附增强,同时SO2的弱吸附物种转变成强吸附物种或表面硫酸盐物种,意味着弱吸附的SO2能与NO2形成稳定的物种; 而后吸附的SO2竞争占据NO2的吸附位. 推测表面上弱吸附的SO2与NO-O2或NO2之间形成了多分子的活性物种.

关键词: 二氧化硫 , 一氧化氮 , 催化氧化 , 活性氧化铝 , 氧化钴 , 负载型催化剂 , 程序升温脱附

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和硝酸研制的活性氧化铝比表面与孔结构研究

吴任平 , 阮玉忠 , 于岩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5.06.013

采用硝酸作为粘结剂,通过煅烧铝型材厂污泥研制球状活性氧化铝,用氮气等温吸附(77K)方法测量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通过添加不同浓度、不同用量的硝酸,探讨在不同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制备的活性氧化铝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加入一定浓度与用量的硝酸可以提高试样的比表面积,但会降低试样的孔容.综合硝酸浓度与用量以及热处理条件对试样的影响,确定硝酸的最佳浓度为13%,最佳用量为31%,最佳的煅烧温度为500℃,最佳保温时间为8h,这样制备的活性氧化铝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达到283m2/g和0 56 cm3/g,平均孔径为6.8nm.

关键词: 铝型材厂污泥 , 硝酸 , 活性氧化铝 , 比表面积 , 孔结构

活性氧化铝对稀土溶液的吸附除氟实验研究

魏莹莹 , 付红扬 , 李勇 , 何金桂

材料与冶金学报

氟元素的存在是稀土冶炼清洁化生产的重要瓶颈,必须在稀土分离提取前进行除去.以氢氧化铝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组成为γ-Al2O3的活性氧化铝为除氟吸附剂,对含氟硫酸稀土溶液进行了吸附除氟实验,考查了酸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氟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H+)≥0.6 mol·L-1,吸附剂用量≥2.0 g·L-1,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率>70%,而对Ce4+基本没有吸附作用,基本实现了F-/Ce4+的分离.动力学实验显示,活性氧化铝吸附除氟过程遵从伪二级模型方程,吸附常数k2=322.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 , 吸附 , 除氟 , 稀土溶液

氮化铝超微粉的绿色合成

黄翔 , 王晓鹏 , 王同昆 , 商庆浩 , 张湘汉 , 张晓

材料开发与应用

本文以碳酸钠和氯化铝沉淀制得的活性氧化铝为原材料,在高温下与氨气反应,制得氮化铝粉体,并对比掺杂氧化镧前后,活性氧化铝生成氮化铝条件的不同.实验过程中,运用XRD对制得的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达到1 200℃时,掺杂镧的氧化铝能制得纯净的氮化铝粉体,而未掺杂镧的氧化铝则需要更高的温度.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 , 氮化铝 , 氧化镧 , 氨气

一种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新方法

谭亚南 , 李枫 , 伊晓东 , 王跃敏 , 方维平 , 万惠霖

催化学报

将结晶氯化铝与柠檬酸及淀粉等造孔剂混合,经直接干燥和焙烧制得了一种无定形活性氧化铝,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及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活性氧化铝样品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各组分对活性氧化铝样品性质所起的作用.与常规的活性氧化铝制备方法相比,这种制法省去了中和、老化、过滤和洗涤等步骤,缩短制备周期且过程容易控制.活性氧化铝具有适宜且可调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作为载体负载镍金属组分制成负载型催化剂后,对乙苯加氢饱和与加氢裂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 , , 负载型催化剂 , 乙苯 , 加氢 , 加氢裂化

氧化镧修饰活性氧化铝载体的孔结构

刘晓军 , 于海燕 , 杨毅宏 , 吴玉胜 , 张林楠 , 毕诗文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6.009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得添加氧化镧的活性氧化铝,详细研究了不同氧化镧添加量对氧化铝孔容、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镧能有效增加活性氧化铝的比表面积,提高氧化铝的活性,体相中添加3%氧化镧经 600℃煅烧10h后,比表面达到192.2m2/g.

关键词: 活性氧化铝 , 比表面积 , 孔容 , 孔径 , 氧化镧

活性氧化铝纳米粉末的制备

李友凤 , 周继承

材料导报

以偏铝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采用RBHC超重力碳分法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粉体,所得粉末在500℃下煅烧一定时间转化为γ-Al2O3.利用XRD和TEM等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法可制得平均粒径小于10nm、针状或棒状的纳米活性氧化铝粉末.

关键词: 超重力 , 纳米 , 拟薄水铝石 , 活性氧化铝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周益 , 赵月昌 , 贾嘉 , 马新胜 , 高玮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40307

以硝酸铈和硝酸锆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将铈锆固溶体负载在固态铝源(拟薄水铝石、活性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表面,制备了铈锆铝复合氧化物.通过XRD,TEM,BET,TPR等手段对铈锆铝复合氧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铈锆固溶体负载在氧化铝上,颗粒明显变小,老化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不同形态固态铝源制备的铈错铝复合氧化物性能各异,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制备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以改性氧化铝为铝源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储氧性能.

关键词: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 , 拟薄水铝石 , 活性氧化铝 , 负载 , 储氧材料

吸附法深度除去氯化锂中硫酸根的实验研究

金哲男 , 熊雪松 , 李席孟 , 李敏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3.025

采用活性氧化铝进行了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硫酸根的脱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40 ℃;吸附时间12 h;溶液的pH 7;吸附剂加入量1.5 g.通过氯化钡沉淀-活性氧化铝吸附两段脱除,使无水氯化锂中硫酸根含量降至88×10 -6以下,达到GB10575-88中LiCl-0品级的标准.

关键词: 氯化锂 , 活性氧化铝 , 吸附 , 脱除 , 硫酸根

Al2O3·3H2O阻燃环氧树脂机理探讨

肖卫东 , 何培新 , 何本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4.012

采用氧指数测定法与热重法研究了Al2O3·3H2O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阻燃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Al2O3·3H2O在热分解方面与树脂固化物有阻燃匹配性,并能以零级反应快速失去2个结晶水分子,失水后形成的活性氧化铝促进了树脂固化物热解时转化成难燃物的能力,具有较高的阻燃效果.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Al2O3·3H2O , 活性氧化铝 , 阻燃机理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