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畅斌
,
黄念东
,
李浔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5.04.006
研究了在NH4Ac缓冲溶液中,钇(Ⅲ)和水杨基荧光酮(SF)的络合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7.0 NH4Ac的缓冲溶液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5,钇(Ⅲ)质量浓度在0~0.3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加标回收率在98.8%~105.2%之间,RSD(n=·6)为2.8%~5.2%.本法可用于测定煤矸石中微量钇.
关键词:
钇
,
煤矸石
,
分光光度法
,
水杨基荧光酮
,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崔新宇
,
谷红梅
,
牛莹莹
,
杨凤华
,
李晓霞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11.09.016
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吐温-80(Tween-80)存在下,以NaAc-HAc缓冲溶液为介质,水杨基荧光酮(SAF)为荧光试剂,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锌的新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酸度和加入量、SAF用量、表面活性剂,试剂加入顺序对测定体系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于络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532 nm处(最大激发波长λex=370nm),Zn2+含量在0.036~4.0μg/25 m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42μg/L.本方法已用于管网水中锌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其它方法测得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42%.
关键词:
锌
,
羟丙基-β-环糊精
,
吐温-80
,
水杨基荧光酮
,
荧光猝灭法
李艳辉
,
刘英红
,
马卫兴
,
许兴友
,
曹春艳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9.05.011
研究了多种胶束及微乳液对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铟的增敏作用,并选择增敏作用最强的OP微乳液作为铟测定的增敏试剂.水杨基荧光酮与铟的显色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OP微乳液存在下,铟与水杨基荧光酮在醋酸-醋酸钠介质中形成一种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22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91×105 L·mol-1·cm-1,铟含量在0~2.0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制定的方法用于纯铅中微量铟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加标回收率为102%.
关键词:
微乳液
,
分先光度法
,
水杨基荧光酮
,
铟
高俊杰
,
余萍
,
张东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4.04.005
研究了在CTMAB、正丁醇、正庚烷组成的微乳液存在下,水杨基荧光酮与铜(Ⅱ)、铬(Ⅵ)络合物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 6.4)和微乳液介质中,显色体系灵敏度都有很大提高,选择适宜的参比波长和测定波长,利用标准加入法可同时测定铜和铬.通过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铜
,
铬
,
水杨基荧光酮
,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微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