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3.11.006
根据有关术语、实验结果和理论处理方法的现有数据,对冷加工峰,200,220或250℃峰,Snoek-Koster(SK)峰,以及Snoek-Ke-Koster(SKK)峰进行了评估.并特别强调了葛庭燧教授(Ke)为理解冷加工峰所作的贡献.同时,对由(1)Schoeck,(2)Seeger,(3)王业宁等人,(4)Magalas 和Ngai,以及(5)Ogurtani等人发展的现有理论模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Snoek-Koster峰
,
冷加工峰
,
Snoek弛豫
,
Cottrell气团
,
葛庭燧
,
内耗
,
机械波谱学
,
位错
,
固溶体
,
铁
,
碳
,
氮
艾刚
,
吕喆
,
魏波
,
黄喜强
,
陈孔发
,
苏文辉
催化学报
使用浆料旋涂法制备了致密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电解质薄膜,进而组装成阳极支撑型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在CH4,N2和O2混合气氛下运行,可产生很高的输出性能.在700℃时开路电压达到1 V,最大功率密度达到398 mW/cm2.在开路状态下,电池的欧姆电阻为0.097 Ω·cm2,仅为电极阻抗的6.4%,远小于电极极化电阻.通过优化电极材料,阳极支撑型单气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将具有更优异的输出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单气室
,
固体氧化物
,
燃料电池
,
阳极支撑型电池
,
甲烷
,
氮
,
氧
,
选择催化
,
阻抗谱
于燕鹏
,
胡少成
,
马红权
,
吴振宁
,
黄小峰
,
胡学强
,
王蓬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issn.1000-7571.2014.10.006
在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钢铁材料中氧氮系列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仪器分析气路的快速转换,实现了单台仪器快速测定氧氮和氢3种气体元素.实验主要对测氢的脉冲加热条件、助熔剂和坩埚的影响等进行考察,确定分析功率为2 300 W、加1片锡片助熔、使用套坩埚为氢测定的最佳分析条件.通过对氧、氮和氢标准样品的测定,建立了方法的校准曲线.利用对空白的标准偏差计算得氧氮和氢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 027%、0.000 021%和0.000 015%,氧氮分析范围为0.000 09%~0.2%和0.000 07%~0.2%,氢的分析范围为0.000 05%~0.05%.对氧、氮和氢含量较低的钢标准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小于5%;用于钢铁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其他仪器所得结果一致,完全满足钢铁材料中气体元素的分析要求.
关键词:
脉冲加热
,
熔融
,
红外吸收法
,
热导法
,
钢铁
,
氧
,
氮
,
氢
高再玲
,
赵霞
,
刘栓
电镀与涂饰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掺杂TiO2纳米颗粒(N/TiO2),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与醇酸树脂混合制成纳米N/TiO2复合醇酸树脂涂层.采用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纯醇酸树脂涂层和纳米N/TiO2复合醇酸树脂涂层在海水环境中对碳钢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N/TiO2粉末的晶型为锐钛矿型,粒径及结晶度均低于纯TiO2.在醇酸树脂中添加1%的纳米N/TiO2,所得复合涂层可有效抑制海水在其中的扩散,显著提高了醇酸树脂涂层的耐蚀性:耐盐雾时间从480 h提升到900 h;在相同的浸泡时间内,0.01 Hz时的阻抗模值均高于醇酸树脂涂层;自腐蚀电位正移.
关键词:
醇酸树脂
,
二氧化钛
,
氮
,
掺杂
,
溶胶-凝胶法
,
碳钢
,
海水
,
腐蚀防护
陈崧哲
,
张彭义
,
祝万鹏
,
庄大明
催化学报
采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法,以O2/N2混和气为反应气体,在铝片上沉积了氮掺杂TiO2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掺杂膜的表面形貌、光吸收性能、物相组成以及膜样品中氮的化学态,并通过苯甲酰胺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对光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得掺杂膜仅能够被紫外光所激发,反应气的配比对膜的形貌和TiO2的锐钛矿/金红石相比率均有影响,而氮在膜中以掺杂N3-、表面吸附N2和固溶N2的形式存在.随着N3-掺入量的增加,掺杂膜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反应气体组成为N2/(O2+N2)=80%(体积分数)时,掺杂N3-量为0.594%,苯甲酰胺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其活性约为纯TiO2膜的1.5倍.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膜
,
氮
,
掺杂
,
光催化
,
反应磁控溅射
,
苯甲酰胺
陈守刚
,
王道平
,
王泽新
,
尹衍升
催化学报
构造了氮-镍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研究了氮原子在Ni(100),Ni(110)和Ni(111)平坦表面的吸附和振动,获得了氮原子在三个低指数表面的吸附位、吸附构型、结合能和本征振动等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同时,与Ni(100)表面对比,系统研究了氮原子在Ni(510)台阶面的吸附和扩散.计算结果表明,氮原子在台阶下部形成最稳定的吸附态,台阶对下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捕获势,对上台面上扩散的氮原子形成反射势.
关键词:
氮
,
镍
,
表面体系
,
吸附
,
振动
,
台阶缺陷
,
莫尔斯势
刘守新
,
陈孝云
,
陈曦
催化学报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TiO2前驱体,在NH3/N2气氛中经程序升温处理制得不同N掺杂量的TiO2 可见光响应催化剂. 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 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掺杂N后锐钛矿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500 ℃焙烧5 h制得的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均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N掺杂对TiO2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晶相结构影响不大. 适量N掺杂可在TiO2表面形成Ti-O-N键,形成了新的能级结构,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490~550 nm;同时该结构也可有效提高TiO2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氮
,
掺杂
,
可见光
,
光催化剂
,
苯酚
,
降解
李国希
,
黄启忠
,
侯娟
催化学报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负载Pt的活性炭纤维,为研究其微孔结构、Pt的分散性以及对NO的吸附活性,分别考察了其对氮气、水和NO的吸附. 电沉积Pt活性炭纤维的氮吸附等温线仍呈Langmuir型,表面积和微孔孔径基本不变; 对水的初始吸附点数远远大于活性炭纤维. 这表明电沉积Pt没有改变活性炭纤维的微孔结构,Pt粒高度分散在活性炭纤维的外表面. 而NO的吸附量显著增加,说明存在化学吸附.
关键词:
电沉积
,
铂
,
活性炭纤维
,
一氧化氮
,
水
,
氮
,
吸附
翟可新
,
王勇
,
刘元清
,
刘林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434
以合适的钛合金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用惰性气体熔融-热导/红外法测定,建立了钛合金中氧、氮和氢的同时测定方法.确立了最佳实验条件:对于0.13~0.15 g试样,镍篮助熔剂的用量为1 g,分析功率为0.55 kW.氧、氮和氢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0 1%~0.1%、0.000 1%~0.01%和0.000 05%~0.002%(质量分数),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0 045%、0.000 061%和0.000 018%(质量分数).采用实验方法测定钛合金实际样品中氧、氮和氢,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GB/T4698.7-2011和GB/T4698.15-2011)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14%%~4.6%范围.
关键词:
惰性气体熔融
,
热导法
,
红外法
,
钛合金
,
氧
,
氮
,
氢
钟华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835
针对钢中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氢测定结果较低温测氢法异常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通过比较氢含量极低钢样的两种测定方法的氢结果,得出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石墨坩埚的氢杂质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降低石墨坩埚中的氢杂质,实验提出将坩埚于450~480℃加热处理48 h用于日常分析,分析系统的氢空白值从0.69 μg/g降低至0.12 μg/g,同时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11次空白值的标准偏差为0.06 μg/g.按实验提出的方法对氢空白进行控制后,钢中氧、氮、氢同时测定方法中氢的分析结果与低温单独测氢法一致;钢中1.2~6.8 μg/g的氢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1.0%~12.2%,满足炼钢炉前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氧
,
氮
,
氢
,
钢
,
氢空白值
,
石墨坩埚
,
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