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滨
,
王毅
,
刘婷婷
,
伊魁宇
中国稀土学报
以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研究了不同液相反应温度、陈化时间、洗涤方式及煅烧温度对超细氧化钪粉体性能的影响.在液相反应温度为20和80℃均合成出絮状的前驱沉淀物,前躯体的晶化程度和煅烧产物的粒度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陈化溶液环境中,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粒子逐渐均匀长大.只用水洗涤的粉体产生了轻微团聚的现象,经水-无水乙醇洗涤的粉体分散性得到改善,而用水-无水乙醇-丙酮洗涤的颗粒分散更好.煅烧产物的尺寸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氧化钪
,
超细粉体
,
透明陶瓷
,
粉体形态
,
陈化处理
,
稀土
古昕
,
刘伟
,
潘克新
,
张珂
,
袁海清
,
王亦曼
,
王金淑
,
李季
,
周美玲
功能材料
为了改进氧化钪的分布均匀性及提高阴极表面氧化钪的扩散补充能力,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液固掺杂和液液掺杂的方法制备了Sc2O3掺杂W粉基材,研究了利用这种W粉制作多孔钨基体的工艺技术和多孔体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在改进压制、烧结技术的基础上,可以获得具有适当孔度的亚微米结构多孔基体.氧化钪在基体中的分布得到进一步改进.在这种基体中铝酸盐的浸渍率可以达到常规浸渍阴极的要求.发射试验结果表明,阴极具有很高的发射水平.研究还证实多孔体的结构越趋细微,越有利于阴极的发射均匀性和耐离子轰击的性能的改善.
关键词:
钪钨阴极
,
离子轰击
,
氧化钪
,
显微结构
,
电子发射性能
王金淑
,
陶斯武
,
王亦曼
,
李洪义
,
张久兴
,
周美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氧化钪与钨机械混合、氧化钨与钪盐水溶液固液掺杂法制备了氧化钪-钨基体,采用扫描电镜及原位俄歇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基体中钪的分布及阴极基体的抗离子轰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液固法制备的烧结体,氧化钪分布均匀,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钪的扩散和补充,原位俄歇轰击实验结果表明,阴极基体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离子轰击性.
关键词:
钪系阴极
,
表面行为
,
离子轰击
,
氧化钪
,
显微结构
姜锋
,
白兰
,
尹志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非真空条件下用氟化物熔盐体系镁(铝)热还原法制备了Al-Mg-Sc中间合金, 讨论了金属还原剂的选择及还原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钪收率的影响, 并研究制定了氧化钪固相氟化制备氟化钪熔盐工艺.采用Al-Mg合金熔体为还原剂经二次还原后钪收率>80%, 制备的Al-Mg-Sc中间合金铸锭中钪含量>1.9%, 最佳的还原反应温度为1100K, 还原时间40min..氟化钪还原产生的初生态钪与铝作用形成稳定的Al3Sc化合物, 促进了还原的进行, 使钪收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Al-Mg-Sc中间合金
,
镁(铝)热还原
,
氟化钪
,
氧化钪
王金淑
,
刘伟
,
崔云涛
,
张喜珠
,
王亦曼
,
周美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XRD、SEM和AES等分析方法对氧化钪混合钨基及浸渍后的阴极微观结构及表面活性元素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体内Sc_2O_3弥散均匀分布.在阴极激活过程中,Ba和Sc从内部向表面扩散,在阴极表面形成含Ba、Sc、O的表面活性层,其厚度为M型阴极活性层厚度的10倍以上.对自由钪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含钪扩散阴极
,
活性层
,
扩散
,
氧化钪
杨昇
,
李强
,
顾松青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3.03.026
通过三因子一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 测定了在Na3AlF6-3%MgF-2-3%CaF2体系中, Sc2O3溶解度随分子比、温度和Al2O3添加量变化的函数关系. 研究表明, 减少氧化铝添加量和升高温度均有利于Sc2O3在熔盐中的溶解, 分子比对Sc2O3溶解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与Al2O3添加量的交互作用, 通常情况下分子比对Sc2O3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在现代点式下料电解槽的操作条件下, Sc2O3的溶解度可以达到3%~5%, 完全能够满足电解铝钪合金的需要.
关键词:
氧化钪
,
溶解度
,
氟化物
,
熔盐
,
铝钪合金
王毅
,
孙旭东
,
徐鸿
功能材料
研究以硫酸钪(Sc2(SO4)3)和六次甲基四胺((CH2)6N4)为原料,通过向Sc2(SO4)3溶液中滴加(CH2)6N4溶液,制备出了前驱沉淀物,该前驱沉淀物的化学组成为Sc(OH)2.2(SO4)0.4·0.4H2O,并分析了前驱沉淀物的热分解行为.前驱沉淀物经1100℃煅烧4h后得到了平均粒径为80nm、分散性良好的超细粉体.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
硫酸盐前驱物
,
氧化钪
,
纳米粉
,
煅烧
岳响玲
,
柳林
,
张敏
,
杨敏
,
董永来
,
程谟杰
催化学报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法合成了Sc掺杂的锰酸锶镧(LSM)材料(LSMS), 即La0.8Sr0.2Mn1-xScxO3±δ (简写为LSMSx, x=0, 0.02, 0.05和0.1)复合氧化物. 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及电化学方法分别对合成材料的结构、还原行为及以LSMSx-YSZ(即LSMSx与8%Y2O3掺杂的ZrO2复合物)为阴极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性能进行了表征. XRD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900 ℃、 Sc掺杂量较低(x<0.1)时LSMS材料能形成纯钙钛矿结构,随着掺杂量和焙烧温度提高, LSMS发生了不同程度的Sc2O3偏析现象. H2-TPR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材料还原峰的形状和温度影响较大. 由于Sc的掺杂以及Sc2O3的析出在样品结构中引入了结构缺陷,提高了LSMS中Mn4+和氧空位的浓度,加快了体相氧的迁移,改善了材料的还原性. 但是随着Sc含量和焙烧温度提高, Sc掺杂对样品的还原活性改善不明显,这是由于Sc2O3偏析量增加引起的. 电化学方法表征结果表明, LSMSx-YSZ复合阴极电池性能受Sc掺杂量、操作温度及阴极焙烧温度的影响. 在本研究的掺杂范围内, Sc的掺杂显著提高了LSM基阴极低温操作的性能. 这主要是由于Sc掺杂LSMS-YSZ复合阴极中氧空位的数目增加,导致阴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提高,改善了LSM基阴极由于氧空位不足引起低温下极化损失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钪
,
锰酸锶镧
,
复合阴极材料
,
氧化钪
,
氧空位
吕滨
,
孙旭东
,
孙挺
,
徐敬军
,
王毅
材料科学与工艺
以(NH4)SO4为沉淀剂和分散剂,Sc(NO4)3为母盐,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了片状的碱式硫酸钪前驱沉淀物[Sc(OH)SO4].通过差热/热重分析了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并结合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前躯体及煅烧产物的成分、性质.结果表明,由该法制备出的Sc2O3超细粉具有纯度较高、颗粒粒度小(100 nm)、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近似球形的优异性能.通过水洗-乙醇清洗-丙酮搅拌,结合超声-室温干燥-湿磨等方式处理,对粉体分散性的提高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氧化钪
,
超细粉
,
硫酸铵
,
均相沉淀法
,
碱式硫酸盐
,
湿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