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生物氧化提金中基于PSO-LSSVM的氧化还原电位建模研究

李伟 , 南新元 , 吴琼

贵金属

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是一个复杂非线性的耦合过程,该过程关键参数氧化还原电位通常难以准确检测。为了预估该参数,将PSO算法与LSSVM相结合构建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氧化还原电位预估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PSO算法优化LSSVM模型参数,克服了参数恒择的盲目性和耗时,具有恘习速度恩速、预测精度较高以及泛化能力强的优点。以新疆某金矿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PSO-LSSVM方法建立的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对于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的关键参数氧化还原电位的预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物氧化预处理 , 粒子群参数优化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氧化还原电位 , 建模

CuCl_2-HCl酸性蚀刻液的ORP测量及其应用

曾振欧 , 李哲 , 杨华 , 赵国鹏

电镀与涂饰

通过测量CuCl_2-CuCl-NaCl-HC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ORP),研究了酸性蚀刻液在蚀刻过程与电化学再生过程中ORP与溶液组成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酸性蚀刻液的ORP随Cu~+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Cu~(2+)离子质量浓度较高或总Cu质量浓度变化不大时与Cu~+离子质量浓度的对数成正比.酸性蚀刻液中的溶解氧、Cu~(2+)离子,Cl~-离子和H~+离子的浓度以及温度对ORP的测量有一定影响,但最大误差不超过0.9%.溶液组成一定时,ORP与测量温度成正比.ORP的测量可以指示酸性蚀刻液的蚀刻速率及其电化学再生过程.

关键词: 酸性铜蚀刻液 , 氧化还原电位 , 电化学氧化 , 再生 , 一价铜离子

硫砷铜矿化学浸出动力学研究

伍赠玲 , 吴智 , 朱永官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8.010

模拟生物堆浸工艺条件,在硫酸铁酸性介质体系下,进行硫砷铜矿化学浸出动力学实验研究.硫砷铜矿化学性质稳定,在初始Fe3+浓度31 g·L-1,Fe2+浓度0.02 g·L-1,初始pH=1.00--.0.05,氧化还原电位恒定在(900±5) mV,30℃条件下浸出96 h,硫砷铜矿的浸出率仅有2.49%.不同电位对硫砷铜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砷铜矿的浸出率与电位呈弱正相关,30,45,60,75℃时硫砷铜矿的浸出率与电位的关联指数分别为0.0037,0.0053,0.0062,0.0120.低温下电位对溶解速率影响很小,高温下较显著.研究了温度对硫砷铜矿浸出的影响,氧化还原电位在800 mV时,温度在30 ~75℃范围,硫砷铜矿硫酸铁酸性化学浸出的表观活化能Ea=57.87 kJ·mol-1.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铁酸性浸出硫砷铜矿符合典型的缩核模型,速率受表面化学反应控制,而非扩散.结合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实际,为生产实践提出了工艺优化措施.

关键词: 硫砷铜矿 , 浸出动力学 , 活化能 , 温度 , 氧化还原电位

含铬废水处理实例

赵鑫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6.06.011

采用化学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该工艺操作简便,投入相对较低,被大多数电镀企业所采用.针对某企业一起含铬废水处理后Cr(Ⅵ)和Cr(Ⅲ)均未达到排放标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根据理论分析和长期现场工作经验,分析了问题的起因,并提出了现场应急措施及改进设想,经改进后处理的含铬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恢复了正常工作.

关键词: 含铬废水 , 氧化还原电位 , 连续式处理 , 亚硫酸氢钠

化学氧化法制备可膨胀石墨过程中的电位控制

陈雅萍 , 李舒艳 , 罗瑞盈 , 吕晓猛 , 王煊军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3)60092-X

以高锰酸钾、硫酸、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可膨胀石墨。通过调控体系初始氧化还原电位,并结合其膨胀容积值,探讨石墨氧化的最佳电位区间,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体系初始氧化还原电位为1340~1810 mV时,能够获得平均膨胀容积大于230 mL/g,最高300 mL/g的可膨胀石墨,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此区间的合理性。此法避免了传统化学氧化法通过复杂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的弊端,可为实现可膨胀石墨制备的自动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可膨胀石墨 , 制备 , 氧化还原电位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