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银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表征

刘文宏 , 范必威 , 周崇松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4.01.001

研究了银在活性炭上吸附与分布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氨水或硫代硫酸钠介质中银的吸附量降低,氨水浓度增大对银的吸附没有影响,而还原性的硫代硫酸钠浓度增大使银的吸附量降低.(2)活性炭氧化改性不利于Ag+ 和[Ag(S2O3)2]3- 的吸附,却有利于[Ag(NH3)2]+的吸附.(3)银主要分布在活性炭的外表面;银的分布受到吸附时间、银离子浓度、配位体及活性炭氧化改性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以控制活性炭上银颗粒的粒径.

关键词: 特种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 氧化改性 , 分布 , , 活性炭 , 配位体

氧化改性活性炭吸附脱氮选择性研究

文婕 , 孙文晶 , 杨文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0.011

以芳烃萘作为参照物,研究了超大比表面积活性炭 MSC-30对喹啉、吲哚和咔唑的吸附选择性。进一步采用3种不同的氧化改性方法对 MSC-30活性炭进行了氧化改性,考察氧化改性对活性炭吸附脱氮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及氧化改性样品选择性吸附脱氮。氧化改性后,活性炭对氮化物的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对氮化物的吸附量增加。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目标吸附质的前线轨道能量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证明,活性炭对于氮化物的吸附选择性高于对芳烃萘的选择性,这和吸附质的反应活泼顺序一致。氧化改性的活性炭,由于表面含氧基团增加,不利于吸附稳定的萘,而有利于吸附较活泼的吲哚和喹啉,尤其倾向于吸附碱性氮化物喹啉。在强氧化的活性炭样品 MSC-N 和 MSC-NS 上,喹啉的吸附量分别高达1.05和1.06mmol/g。

关键词: 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吸附脱氮 , 选择性

石油焦氧化改性制备活性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邓梅根 , 王仁清 , 冯义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3.034

采用水热法,利用H2O2对石油焦进行氧化改性,以KOH为活化剂,在碱碳比为3∶1时将改性石油焦制备成活性炭(OAC-3);作为对比,在碱碳比为3∶1、4∶1和5∶1时将未改性石油焦制备成活性炭(AC-3、AC-4和AC-5).采用XRD、I2吸附、N2吸附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氧化改性对石油焦和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改性使石油焦石墨微晶的晶面层间距由0.344nm增加到0.351nm,微晶厚度由2.34nm降低到1.86nm,降低了石油焦的活化难度.OAC-3和AC-4的比表面积分别为3066和2929m2/g;在0.2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分别为374.6和338.9F/g;基于OAC-3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更好的功率特性和更低的内阻.

关键词: 石油焦 , 氧化改性 , 活性炭 , 电化学电容器

炭黑表面改性对硅酸锆包裹炭黑色料的影响

朱庆霞 , 江伟辉 , 冯永 , 杨延辉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以无水四氯化锆和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氟化锂为矿化剂,炭黑为着色剂,研究了炭黑的硝酸氧化改性和表面活性剂改性对炭黑悬浮液的稳定分散和硅酸锆包裹炭黑(ZrSiO4/C)色料黑度的影响.电动电位(Zeta电位)、红外(FTIR)、白度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测试的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改性炭黑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多,并且颗粒表面带电量发生改变,有助于炭黑的悬浮和硅酸锫对炭黑的包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空间位阻作用和增大体系粘度的双重效应有利于炭粉在乙醇中的稳定悬浮;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通过静电机理和空间位阻作用使炭粉在水中稳定悬浮,但考虑到对炭黑悬浮液Zeta电位的改变,PVP和SDS更有利于硅酸锆溶胶对炭黑的包裹.

关键词: 炭黑改性 , 氧化改性 , 表面活性剂 , 硅酸锆包裹炭黑

表面氧化改性对碳气凝胶的分散性和导电性的影响

黄华庆 , 徐云龙 , 张书诚 , 江琼 , 姜复松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5.014

为了得到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导电性的碳气凝胶,研究了碳气凝胶的硝酸氧化改性温度对碳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XPS、Zeta电位、XRD和N2等温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改善分散性的机理在于对碳气凝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数量的改变,而且氧化温度越高,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就越多,碳气凝胶的分散性就越好;与此相反,较低温度的氧化处理有利于保持碳气凝胶的导电性(40℃,87.7%),而高温氧化由于易使碳气凝胶的微孔迅速增多从而导致其电导率急剧下降(100℃,2.5%).

关键词: 碳气凝胶 , 氧化改性 , 分散性 , 电导率

炭黑水分散稳定性改性研究进展

付文 , 刘安华 , 李建雄 , 王丽

硅酸盐通报

本文从胶体分散稳定性理论出发,介绍了近年来炭黑分散稳定性改性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加入分散剂、表面氧化、表面接枝等方法.

关键词: 炭黑 , 分散稳定性 , 氧化改性 , 接枝改性

纤维热氧-接枝处理与基体改性对CF/V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瑞瑞 , 胡万成 , 陶红波

材料开发与应用

针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薄弱的问题,通过热氧-接枝的方法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添加偶联剂改性树脂,并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了CF/VE复合材料.通过纤维扫描电镜(SEM)表征和CF/V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测试、界面粘结参数计算以及界面的微观表征验证改性方法的效果.SEM测试表明改性后纤维比表面积和粗糙度提高;TGA测试表明碳纤维氧化温度大于210℃,且氧化温度在600℃时,CF/VE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随隅联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且在其质量浓度为1%时,层间剪切强度最大,相对于未改性CF/VE复合材料的提高了74.3%;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表明改性CF/VE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g较未改性的提高了约10℃;界面粘结参数A和α的定量计算表明改性CF/V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 氧化改性 , 偶联剂 , 界面性能 , 动态力学性能

氧化活性炭在模型油中吸附脱氮性能研究

文婕 , 孙文晶 , 杨文 , 王宁 , 储伟

功能材料

采用3种不同的氧化改性方法对MSC-30活性炭进行了氧化改性。结果表明,随着氧化程度逐渐加深,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微孔孔容)逐渐降低,而表面含氧基团却逐渐增加。深度氧化有利于羧基的形成。对于单组份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吲哚和咔唑的吸附,原始活性炭对咔唑的吸附量最高,可达到1.104mmol/g。氧化后的活性炭样品保持对咔唑的吸附量,同时显著提高对喹啉和吲哚的吸附量。其中,对喹啉和吲哚的最高吸附量分别达到1.157和1.024mmol/g。活性炭对含3组分氮的模型油的吸附结果进一步表明3种氧化改性方法均提高了活性炭的吸氮量,尤其有利于碱性氮化物的吸附。

关键词: 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吸附脱氮

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的硝酸表面氧化改性研究

邱江华 , 王光辉 , 曾丹林 , 包云成 , 张玉琴

材料导报

采用印刻法制得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并以硝酸为氧化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氧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随氧化改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硝酸浓度65%、氧化温度60℃、反应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基本上没有变化,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大幅提高.而且,活性炭的中孔率和收率也达到最大值.然而,过度的氧化改性导致了活性炭孔壁的严重坍塌,使其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表面含氧基团

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的硝酸表面氧化改性研究

邱江华 , 王光辉 , 曾丹林 , 包云成 , 张玉琴

材料导报

采用印刻法制得煤沥青基中孔活性炭,并以硝酸为氧化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氧化改性,考察了硝酸浓度、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随氧化改性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在硝酸体积分数65%、氧化温度60℃、反应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基本没有变化,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大幅提高,活性炭的中孔率和收率也达到最大值.然而,过度的氧化改性导致了活性炭孔壁的严重坍塌,比表面积和表面含氧基团的浓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中孔活性炭 , 氧化改性 , 表面含氧基团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