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超
,
李强
,
刘仁多
,
姚美意
,
周邦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拉伸试样台原位研究了应力、电子束辐照以及第二相对Zr-4合金中氢化物析出和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应力作用下,裂纹易于沿氢化物扩展,并在裂尖垂直于拉应力方向析出新的氢化物.氢化物在拉应力诱发下的析出、开裂、再析出……过程,导致了氢致延迟开裂.在较强的会聚电子束辐照下,Zr-4合金中的氢化物会分解,新的氢化物会围绕着附近的Zr(Fe,Cr)2第二相粒子析出,新析出的氢化物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δ相.
关键词:
锆-4合金
,
氢化物
,
氢致延迟开裂
,
Zr(Fe,Cr)2第二相
,
透射电子显微镜
王荣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12025
42CrMoA 钢制内齿圈在加工结束后产生了裂纹,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形成是因感应淬火工艺不当造成的,同时钢中还产生了较大的热处理残余内应力,钢中的氢和环境氢会向应力集中严重的淬火裂纹尖端富集,形成局部氢浓度升高,使初始淬火裂纹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又以氢致延迟性裂纹继续扩展;通过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在淬火后及时进行回火以改善淬硬层组织可预防开裂。
关键词:
淬火裂纹
,
42CrMoA 钢
,
内齿圈
,
氢致延迟开裂
孙超
,
谭军
,
应诗浩
,
李聪
,
彭倩
,
赵素琼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868
基于辐照后锆合金中H的固溶与析出浓度方程及应力诱导H扩散方程,建立了辐照后锆合金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温度的预测模型.采用此模型对辐照后N18锆合金(Zr-Sn-Nb)的DHC临界温度进行预测,并与未辐照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子辐照后N18锆合金屈服强度和H的固溶度增加,N18合金发生DHC的敏感性增加;相同H含量条件下,辐照后N18合金的临界温度最高上升幅度接近20℃;辐照后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变化规律与未辐照实验结果相似,其临界温度介于相同H含量下完全固溶的温度与氢化物析出时的温度之间,且最高开裂温度Tc低于最低止裂温度Th.
关键词:
N18锆合金
,
辐照损伤
,
氢致延迟开裂
,
临界温度
郑晓敏
,
屠国青
物理测试
采用硬度分析、金相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等试验方法对等速驱动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等速驱动轴钟形壳感应淬火后回火不充分,存有较大的内应力,生产线上安装不当,产生持续的张应力最终导致氢致延迟断裂.通过改进回火工艺和安装,解决了断裂问题.
关键词:
回火不足
,
张应力
,
氢致延迟开裂
孙超
,
谭军
,
应诗浩
,
李聪
,
彭倩
,
赵素琼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5.005
研究了N18锆合金(Zr-1Sn-0.3Nb-0.3Fe-0.1Cr)发生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最大开裂温度(Tc)和临界最小止裂温度(Th)随氢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裂纹尖端偏聚氢含量及静水应力和发生DHC的临界氢含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理论模型对临界温度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18合金发生氢致延迟开裂的临界温度介于相同氢含量下溶解固溶温度与析出固溶温度之间,且最大开裂温度小于最小止裂温度,计算的临界温度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因此该理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N18锆合金的氢致延迟开裂的物理过程.
关键词:
N18锆合金
,
氢致延迟开裂
,
临界温度
孙超谭军应诗浩李聪彭倩赵素琼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09.00868
基于辐照后锆合金中H的固溶与析出浓度方程及应力诱导H扩散方程, 建立了辐照后锆合金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温度的预测模型. 采用此模型对辐照后N18锆合金(Zr-Sn-Nb)的DHC临界温度进行预测, 并与未辐照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中子辐照后N18锆合金屈服强度和H的固溶度增加, N18合金发生DHC的敏感性增加; 相同H含量条件下, 辐照后N18合金的临界温度最高上升幅度接近20 ℃; 辐照后N18锆合金临界温度变化规律与未辐照实验结果相似, 其临界温度介于相同H含量下完全固溶的温度与氢化物析出时的温度之间, 且最高开裂温度Tc低于最低止裂温度Th.
关键词:
N18锆合金
,
irradiation damage
,
delayed hydride cracking (DHC)
,
critical temperature
孙超谭军应诗浩李聪彭倩赵素琼
金属学报
研究了N18锆合金(Zr--1Sn--0.3Nb--0.3Fe--0.1Cr)发生氢致延迟开裂(DHC)临界最大开裂温度(Tc)和临界最小止裂温度(Th)随氢含量的变化规律; 同时对裂纹尖端偏聚氢含量及静水应力和发生DHC的临界氢含量进行了理论分析, 建立理论模型对临界温度进行理论计算. 结果表明: N18合金发生氢致延迟开裂的临界温度介于相同氢含量下溶解固溶温度与析出固溶温度之间, 且最大开裂温度小于最小止裂温度, 计算的临界温度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 因此该理论模型能够真实反映N18锆合金的氢致延迟开裂的物理过程.
关键词:
N18锆合金
,
delayed hydride cracking
,
critical temperature
周邦新
,
郑斯奎
,
汪顺新
金属学报
用电子显微镜原位研究了Zr-2合金中的氢化锆在应力及应变作用下的析出过程。应力诱发析出的氢化锆为γ相,与基体间存在(110)_γ//(1120)_(αZr),(001)_γ//(0001)_(αZr)的取向关系。γ氢化锆沿它的[110]生长最快,形成尖劈状。当沿氢化锆开裂后,在裂纹端部又将析出氢化锆。应变诱发析出的氢化锆为δ相,与基体间存在(111)_δ//(0001)_(αZr),(110)_δ//(1120)_(αZr);或(010)_δ//(0001)_(αZr),(001)_δ//(1120)_(αZr)的取向关系。形变速率越高,δ氢化锆越细小。
关键词:
Zr-2合金
,
Precipitation of hydrides
,
hydrogen-induced delayed crac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