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
朱小梅
,
张文祥
,
潘春柳
,
蒋大振
,
吴通好
,
唐敖庆
催化学报
从制备催化剂的原料、沉淀剂种类、铝沉淀物终点的pH值、水量及原料的加入顺序等方面考察了制备条件对AlP1.30-Ti0.30Si0.17体系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自制新鲜氢氧化铝为铝源,以硅溶胶为硅源,以钛酸丁酯为钛源,以氨水为沉淀剂,在pH=6.2,c(Al3+)=0.64 mol...
关键词:
愈创木酚
,
邻苯二酚
,
甲醇
,
氢氧化铝
,
硅溶胶
,
钛酸丁酯
,
复合氧化物
,
制备条件
李友凤
,
李丽
,
刘辉
材料导报
以偏铝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成功地制备了不同晶型的氢氧化铝纳米粉末.叙述了实验过程中工艺条件对产品粒度、形貌和晶型等方面的影响.采用TEM、SEM、XRD分析表征了产品的形貌、粒度和晶型,结果表明,产品分别为片状三水氢氧化铝、纤维状的-水拟薄水铝石和无定形的三水氢氧化铝.
关键词:
碳分法
,
纳米颗粒
,
晶型
,
氢氧化铝
舒中俊
,
朱宁
,
樊勇
,
金静
,
王万金
,
贺奎
,
吴敬朋
,
张金专
,
董全霄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7019
将可膨胀石墨(EG)与氢氧化铝(ATH)作为阻燃剂添加到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RPUF)中,制备了EG和ATH单独改性RPUF以及EG/ATH复配改性RPUF(总加入量保持30质量份不变),研究了单独改性RPUF和复配改性RPUF的氧指数及阻燃性能.结果表明:EG/ATH复配可产生明显的协同阻燃效果,...
关键词:
聚氨酯
,
可膨胀石墨
,
氢氧化铝
,
阻燃性能
杨鹜远
,
钱锦文
,
沈之荃
,
赵兴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H4)2S2O8-NaHSO3)合成了氢氧化铝-聚丙烯酰胺杂化复合絮凝剂.电导和热失重研究的结果表明,杂化物聚丙烯酰胺链的端基(-SO2-4)与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以离子键性质键合.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氢氧化铝粒径和用量等因素对杂化聚丙烯酰胺合成的影响,发...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
聚丙烯酰胺
,
氢氧化铝
,
絮凝剂
,
原位聚合
张馨桂
,
郭奋
,
陈建峰
,
陈国术
,
张云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ATH)为主体的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材料,研究了阻燃增效剂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与硼酸锌(ZnB)对复合材料阻燃、力学与电学性能的影响.TEM、TG与FT-IR检测表明,OMMT在基体中插层状分散,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而且在燃烧过程中具有显...
关键词:
阻燃增效剂
,
纳米级有机蒙脱土
,
氢氧化铝
,
热稳定性
,
综合性能
吴争平
,
尹周澜
,
陈启元
,
李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用剑桥连续总能量软件包(CASTEP)程序,对氢氧化铝的各个经常显露面族的(001)、(100)、(010)、(011)、(110)、(101)和(112)面进行理论计算,分析氢氧化铝晶体的晶面显露特征与表面化学键力的关系.对氢氧化铝晶体的径向长大、附聚长大的机制和晶体生长中晶面叠合方式以及同类面族...
关键词:
氢氧化铝
,
表面性质
,
晶面叠合
,
机制
张晓颖
,
王国辉
,
李倩
,
邓新华
功能材料
以双组份加成型液体硅橡胶(LSR)为基胶,白炭黑为补强填料,通过测试分析,对比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式硫酸镁晶须、经硬脂酸钠表面处理的碱式硫酸镁晶须4种阻燃剂复合液体硅橡胶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后的碱式硫酸镁晶须提高了LSR的拉伸强度,并在改善LSR的防火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
液体硅橡胶
,
氢氧化铝
,
氢氧化镁
高乃奎
,
彭宗仁
,
谢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研究了EPDM/Al(OH)3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OH)3粒子的体积分数、粒径和表面状态对EPDM/Al(OH)3 动态力学性能和玻璃化转变过程影响很大。随Al(OH)3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加,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损耗峰值温度移向高温区,峰值降低,峰半高宽变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动态力学性能
,
氢氧化铝
,
三元乙丙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