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储氢合金La_(0.67)Mg_(0.33)Ni_(2.5)Co_(0.5)及其氘化物的晶体结构

罗永春 , 章应 , 孙凯 , 康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X射线衍射(XRD)、中子衍射(NRD)和Rietveld全谱拟合方法分析和研究PuNi_3型La_(0.67)Mg_(0.33)Ni_(2.5)Co_(0.5)合金及其充氘后的氘化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退火合金La_(0.67)Mg_(0.33)Ni_(2.5)Co_(0.5)由主相(La, Mg)Ni_3相(PuNi_3-type)和少量LaMgNi_4相(MgCu_4Sn-type) 及La_2Ni_7相(Ce_2Ni_7-type)组成;Co元素在(La, Mg)Ni_3相中主要分布在AB_5单元中6c和AB_5 /AB_2单元共格处的18 h位置上;合金充满氘后形成了La_(0.67)Mg_(0.33)Ni_(2.5)Co_(0.5)D_(4.0),D原子在(La, Mg)Ni_3相中主要占据RM_5单元中的36i_2、18h_5、6c_4及RM_2单元内的6c_1、18h_3和18h_1位置上,其中RM_5单元中的氘含量为6.5(1)D/ f.u.,而RM_2单元中吸纳的氘量为3.2(2)D/ f.u..充氘后La_(0.67)Mg_(0.33)Ni_(2.5)Co_(0.5)D_(4.0)晶胞整体基本呈各向同性膨胀(δ_a/a=7.1%,δ_c/c=9.1%),但在RM_2单元中其各向异性膨胀较大(δ_c/c =15.8%,δ_V/V_(RM2)=32.8%),而在RM_5单元中各向异性膨胀较小(δ_c/c=2 .4%,δ_V/V_(RM5)=17.5%).

关键词: La_(0.67)Mg_(0.33)Ni_(2.5)Co_(0.5)储氢合金 , 氘化物 , X射线/中子衍射 , 晶体结构

衬底温度对Sc、ScD2膜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吴清英 , 邴文增 , 龙兴贵 , 周晓松 , 刘锦华 , 罗顺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电子束沉积的方法在底衬Mo (Rq≈5~8.63 nm)上制备了厚度为2~3 μm的Sc膜,再将Sc膜在Sievert真空系统中进行吸氘.结果表明:在底衬温度为623,823,1023 K时,Sc膜呈现出柱状结构,且具有(002)的择优生长;随着沉积温度从623 K增大到1023 K,Sc膜的(002)择优生长变强,晶粒尺寸也随之增大,这与前人报道的结构区域模型(SZMs)是一致的.Sc膜经吸氘变为了ScD2膜,ScD2膜为(111)择优生长,而且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择优生长也随着增强,这说明了(111)晶面的ScD2晶核是由吸氘前(002)晶面的钪晶核生长而来的;高底衬温度下制备的Sc膜经吸氘后所获的ScD2膜的晶粒尺寸反而更小,这可能是由D原子在低衬底温度制备的Sc膜中较强的扩散动力学造成的.另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底衬材料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的获得Sc膜的断面形貌,而且对Sc膜不会造成任何污染,且经济便宜.

关键词: Sc膜 , 氘化物 , 底衬温度 , 微观结构 , 电子束沉积

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诚 , 宋西平 , 刘敬茹 , 杨云 , 尤力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93

采用XRD, OM, BSE, SEM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氘含量(质量分数)从1.35%增加到2.21%, 氘化物数量增加, 其形态及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1.35%时, 主要以晶内针状氘化物析出为主; 随着氘含量增加, 晶界块状氘化物快速增长; 当氘含量进一步增加至2.21%时, 晶界块状氘化物开始相互衔接, 并逐渐向晶内生长. 在氘含量较高的样品表层, 有一定厚度的氘化物层形成, 且层内出现微裂纹. 所形成的氘化物以δ-氘化物为主, 而高氘含量样品表面有ε-氘化物出现. 样品心部至表面存在一定的硬度梯度, 且随着氘含量的增加, 样品的硬度增加, 其相应的硬度梯度增大. 随氘含量增加, 样品的屈服强度略有增加, 而抗压强度却显著下降, 由1.35%下的1176 MPa降低到了2.21%下的856 MPa. 抗压强度的降低与组织中微裂纹有关. 样品压缩后的裂纹主要沿晶界块状氘化物形成并扩展, 因此晶界块状氘化物是材料压缩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锆合金, , 氘含量,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氘化物

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诚 , 宋西平 , 刘敬茹 , 杨云 , 尤力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93

采用XRD,OM,BSE,SEM和显微硬度计等手段研究了氘含量对Zr-4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氘含量(质量分数)从1.35%增加到2.21%,氘化物数量增加,其形态及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1.35%时,主要以晶内针状氘化物析出为主;随着氘含量增加,晶界块状氘化物快速增长;当氘含量进一步增加至2.21%时,晶界块状氘化物开始相互衔接,并逐渐向晶内生长.在氘含量较高的样品表层,有一定厚度的氘化物层形成,且层内出现微裂纹.所形成的氘化物以δ-氘化物为主,而高氘含量样品表面有ε-氘化物出现,样品心部至表面存在一定的硬度梯度,且随着氘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硬度增加,其相应的硬度梯度增大.随氘含量增加,样品的屈服强度略有增加,而抗压强度却显著下降,由1.35%下的1176 MPa降低到了2.21%下的856MPa.抗压强度的降低与组织中微裂纹有关.样品压缩后的裂纹主要沿晶界块状氘化物形成并扩展,因此晶界块状氘化物是材料压缩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锆合金 , 氘含量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氘化物

Zr-0合金中氘化物形成规律的热力学研究

窦娜娜 , 宋西平 , 杨云 , 马明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Zr-0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吸氘的PCT曲线进行了测试,并根据热力学平衡方程对其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吸氘的平衡压增大,最大吸氘量和放氘量均逐渐增大.900℃时的平衡压及吸氘量分别为0.12 MPa和5.2%(质量分数),放氘量为2.2%(质量分数).Zr-0合金中析出ZrD的标准摩尔熵变为-32.74J/(K·mol),标准摩尔焓变-47.68 kJ/mol,析出的平衡温度为1456 K;合金中析出δ-ZrD1.66的标准摩尔熵变为-290.86J/(K·mol),标准摩尔焓变-326.55 kJ/mol,析出的平衡温度为1123 K,与实验结果相符.

关键词: Zr-0 , PCT , 吸放氘 , 氘化物 , 平衡温度

ZrV2合金氘化物的物相分析(Ⅰ)

张伟光 , 彭述明 , 周晓松 , 梁建华 , 郝万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制备的ZrV2Dx(0<x≤3.60)系列化合物,分别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晶体结构参数.分析表明:在常温下,x≤3.28时,ZrV2Dx的系列氘化物均保持为C15型的laves结构,随x的增加,晶胞体积增大,空间群为Fd-3m;当x≥3.41时,氘化物的结构由C15型laves相转变为四方bct结构,空间群为I41/a.通过对ZrV2Dx物相的分析,为该合金的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关键词: ZrV2 , 氘化物 , 物相分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