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汉雄
,
孔进丽
,
邹德辉
,
董中波
,
骆海贺
,
王青峰
钢铁
为了研究轧制工艺对WNQ570桥梁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其双道次热变形过程,测试了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静态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分析了应变诱导析出抑制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的提高或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应变诱导析出抑制静态再结晶的进行;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40.47kJ/mol。研究结果为制订试验钢二阶段控轧工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桥梁钢
,
静态再结晶
,
应变诱导析出
,
控制轧制
姬凤芹
,
利成宁
,
唐帅
,
王国栋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173
对 Q690qENH 桥梁钢进行了减量化合金成分设计,降低了 Ni、Cu 元素的质量分数,克服了对 Mo 元素的依赖;基于新一代 TMCP 技术进行短流程工艺设计,生产出屈服强度为745 MPa、抗拉强度为961 MPa、伸长率为16.8%、-40℃夏比冲击功约为166 J 的低成本减量化 Q690qENH 桥梁钢。与传统桥梁钢 TMCP+淬火+回火工艺相比,新一代 TMCP 工艺取消了淬火+回火过程,生产的 Q690qENH 桥梁钢吨钢可节约合金成本约1521.08元,节水约2180 m3/h,节约用电275.37 kW · h;相当于吨钢节约原煤消耗154.20 kg,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约361.83 kg。对于新一代桥梁钢的生产,在降低物耗能耗、保护环境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桥梁钢
,
新一代 TMCP
,
力学性能
,
节能减排
吴保平
,
黄运华
,
张跃
,
蔡珍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高性能桥梁钢的成分进行了设计,并通过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轧制成不同板厚的钢板。钢板经过回火后,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及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高性能桥梁钢回火后的强度较高,屈服强度达到600 MPa以上,伸长率达到20%以上。由于轧制工艺的不同,不同板厚的钢板冲击性能有较大的差距;显微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测定了高性能桥梁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应将冷速控制在10~30℃/s,开始冷却温度约780℃,此时的相变组织为较均匀的贝氏体组织。
关键词:
桥梁钢
,
控轧控冷
,
贝氏体
,
CCT
张淑娟
,
罗娇
,
刘东升
上海金属
采用周期浸泡腐蚀试验技术,结合电子探针以及XRD物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桥梁钢Q500qENH及其焊缝和普通Q345B钢在模拟工业大气环境中(0.01 mol/L NaHSO3水溶液)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桥梁钢内外锈层分明,锈层较致密,且在内锈层中检测到Cr有明显富集,其年腐蚀速率也相对较低.Q345B钢的锈层疏松,内外锈层没有明显分界.桥梁钢锈层都是由α-FeOOH、γ-FeOOH和Fe3O4组成的.桥梁钢中物相o-FeOOH含量较多,Cr分布于内锈层的裂纹处,使内锈层更加致密.
关键词:
Q500qENH
,
桥梁钢
,
焊接接头
,
耐腐蚀性能
高新亮朱苗勇付贵勤汪峰邓志银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496
选择3种Ni含量为3.5%的桥梁钢, 采用干湿周浸加速腐蚀实验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桥梁钢的耐腐蚀性能变化, 并利用金相显微镜、 XRD和SEM等分析了不同Mn和Cu含量桥梁耐候钢组织以及其腐蚀不同时间的腐蚀形貌和锈层特征. 结果表明: 桥梁耐候钢的组织由准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 随着Mn含量的增加, 钢的耐蚀性能增加; Ni和Mn在锈层中均匀分布, Cu在锈层的缝隙或孔洞等缺陷处富集. 锈层主要由Fe3O4, γ-FeOOH和α-FeOOH组成, 腐蚀不同时间后的试样锈层组成相有所不同; γ-FeOOH和α-FeOOH与钢的腐蚀速率密切相关; 增加Mn含量可以促进 γ-FeOOH和α-FeOOH的生成, 同时抑制γ-FeOOH和α-FeOOH的晶粒长大.
关键词:
桥梁钢
,
marine atmosphere
,
corrosion behavior
,
rust characteristic
周雯
,
吴开明
,
王厚昕
,
郭爱民
,
邹德辉
,
李书瑞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Gleeble 1500D型数控动态热-力学物理模拟试验机,针对新近研发的Q370qE-HPS高性能桥梁钢进行了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小于5℃/s时,形成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当冷却速度在8℃/s~15℃/s时,形成针状铁素体+贝氏体组织.Q370qE-HPS高性能桥梁钢铁素体转变温度区间为700~800℃,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为550 ~700℃,与传统正火工艺桥梁钢Q370qE相比较,Q370qE-HPS钢转变开始温度高.Q370qE-HPS钢两阶段变形后的冷速≤5℃/s时形成均匀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可作为控冷阶段的参考冷速.
关键词:
桥梁钢
,
Q370qE-HPS
,
正火Q370qE钢
,
连续冷却相变
孔进丽
,
董汉雄
,
邹德辉
,
郭爱民
,
骆海贺
,
王青峰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1.05.003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550 MPa级桥梁钢板热变形奥氏体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过程,结合金相法绘制实验钢的CCT曲线,并对相变组织进行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小于1℃/s时,钢的冷却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其基体为铁素体;当冷速为5℃/s时,转变组织中开始出现少量板条贝氏体,为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的混合组织,且粒状贝氏体岛状组织明显沿板条界面分布;随冷速继续增大,粒状贝氏体减少,板条贝氏体特征更加明显.随冷速的增大,组织细化,连续冷却转变组织硬度增加,强度升高.
关键词:
桥梁钢
,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
粒状贝氏体
,
板条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