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致强
,
唐磊
,
常丽萍
,
王建成
,
鲍卫仁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05-7
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了Cu-SAPO-34/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其催化丙烷还原模拟柴油机车尾气中NOx性能,考察了丙烷和O2浓度以及水蒸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整体式催化剂中Cu-SAPO-34涂层与载体结合牢固紧密,经一次操作Cu-SAPO-34负载量大于20%,且其比表面积较载体显著增加.另外,Cu的加入能显著提高催化剂上丙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活性,在500~650°CNOx浓度可降低60%以上.当原料气中添加10%水蒸气后,NOx转化率有所降低,但停加水蒸气后,催化剂活性可部分恢复.
关键词:
铜
,
SAPO-34分子筛
,
堇青石
,
氮氧化物
,
丙烷
,
原位合成
,
选择性催化还原
,
柴油机
范巧变
,
段华荣
,
吴志刚
,
夏战阳
,
于学敏
材料保护
为满足柴油机整机、零件涂装线生产技术改进的需要,设计了一套烘干设备.该设备采用了桥式多行程室体保温结构、"蒸气+电"双热源加热系统、双U对插型热风循环系统,并合理配备了有害废气处理系统,不仅可满足形状复杂工件高质量涂层的烘干需要,并可有效防止烘干炉内热风外溢,且炉温均匀,节能保温效果好;烘干产生的废气经催化燃烧后实现达标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关键词:
柴油机
,
涂装线
,
烘干炉
,
桥式多行程
,
热风循环
,
设计
,
应用
宋金瓯
,
姜泽军
,
姚春德
,
刘义克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简化燃烧室研究柴油机燃烧室结构参数对涡流比的影响.简化燃烧室排除了实际燃烧室边界形状的复杂性,主要结构参数之间的可比性更强.研究表明,缸内总体平均涡流比遵循角动量守恒定律,由流体平均旋转半径、角动量、以及摩擦耗散决定.上止点附近,横截面上的平均涡流比除受上述三种因素影响外,还受燃烧室内涡环的影响,涡环的强弱取决于活塞凹坑形式;横截面切向速度分布因受涡环影响,而不能简单归结为刚体流与势流的组合.
关键词:
涡流比
,
燃烧窜
,
数值分析
,
柴油机
王攀
,
蔡忆昔
,
雷利利
,
周俊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柠檬酸凝胶-浸渍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纳米La0.8K0.2FeO3和La0.8K0.2Fe0.97Pt0.03 O3催化剂,并利用XRD、SEM和BET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基于台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纳米La0.8K0.2FeO3和La0.8 K0.2Fe0.97Pt0.03O3催化剂同时脱除柴油机NOx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50~350℃范围内,La0.8K0.2Fe0.97Pt0.03O3作用下NOx转化率较高;在温度350~400℃范围内,La0.8K0.2FeO3作用下NOx转化率较高,最高达27.5%.此外,在催化剂作用下副产物N2O排放也得以降低.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
柴油机
,
NOx
,
副产物
赵鹏
,
李国岫
,
虞育松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直喷式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对柴油机燃烧系统进行了基于均匀设计的多维仿真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了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喷油系统和燃烧室形状等参数,得到了燃烧系统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均匀设计法能以较少的仿真计算次数得到优化结果;通过回归分析和回归方程的分析得出,涡流比、油束夹角,以及涡流比和油束夹角的交互作用对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影响最大;均匀设计的优化结果准确可靠,因此均匀设计法可以用于柴油机的多维仿真研究;涡流比和油束夹角的交互作用对油气混合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机
,
燃烧系统
,
均匀设计
,
回归分析
,
混合
罗马吉
,
黄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碳氢燃料化学反应系统具有层次结构的特性,本文通过分析二甲醚(DME)与液化石油气(LPG)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了反映DME/LPG混合燃料均质压燃(HCCI)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采用该机理应用单区燃烧模型对DME/LPG混合燃料HCCI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构建的DME/LPG混合燃料氧化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能够准确预测DME/LPG混合燃料的两阶段放热特性,对低温和高温着火始点的预测很好;但高温反应过程预测欠佳,高温反应机理需要改进.
关键词:
柴油机
,
均质压燃燃烧
,
反应机理
,
二甲醚
,
液化石油气
韩文赫
,
蔡忆昔
,
李小华
,
王静
,
韦星
,
李康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利用微孔均匀沉积冲击器研究了直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柴油机PM质量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NTP可有效降低柴油机排放的烟度值,对所选工况烟度的平均降幅达65.85%.在0~10 μm范围内,中低负荷时PM质量粒径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0.18μm和>0.32~0.56 μm范围内;全负荷时,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0.32~0.56μm范围内.随着负荷的增加,粒径较大的颗粒在样品中的质量比例增加.DNTP作用后,25%、50%、75%负荷三种工况时,0~0.18 μm的PM质量分数大幅下降;此外,DNTP作用后,四种工况下以>0.32~0.56μm区间为中心的相邻区间内PM的质量分数升高,呈现出明显的“聚拢”效应.
关键词:
直接低温等离子体
,
柴油机
,
颗粒物
,
粒径分布
舒歌群
,
马维忍
,
许世杰
,
何旭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研究喷雾夹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应用STAR-CD程序对不同喷雾夹角的燃烧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喷雾夹角决定了油束在燃烧室的空间分布和燃油与壁面的碰撞参数,进而影响到燃油的雾化与燃烧.当碰撞距离增加,燃油雾化时间增加.当撞壁入射角度减小,燃油壁面涂布能力增强,促进燃油蒸发雾化.当油束将燃烧室有效容积等分时,油气混合均匀,具有良好的燃烧效果.
关键词:
柴油机
,
燃烧室
,
数值模拟
,
喷雾夹角
贾和坤
,
刘胜吉
,
尹必峰
,
黄晨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某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结合AVL 513D可视化研究系统,搭建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可视化研究平台,进行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可视化研究。研究表明:通过所搭建的柴油机缸内工作过程可视化平台可以直观地分析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为合理组织缸内燃烧过程提供依据。小负荷条件下,EGR率的增加(≤30%)可以有效地缩短着火延迟期,缸内氧浓度不断降低,燃烧火焰平均温度下降,高温强辐射区域的比例也减小,导致柴油机缸内燃烧持续期延长,缸内火焰熄灭的时刻推后。
关键词:
柴油机
,
燃烧
,
可视化
,
双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