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平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5.01.008
云南个旧某矿氧化矿石中,除Sn以外还伴生有丰富的Ag.为了解决Ag的回收利用问题,作者等人对该矿石进行了柱浸、槽浸、堆浸和回收Ag的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用堆浸法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Ag回收率为34.96%,达到综合回收利用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湿法冶金
,
Ag
,
氧化铁矿
,
氰化法
,
柱浸
,
槽浸
,
堆浸
田君
,
池汝安
,
朱国才
,
张志庚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0.04.003
针对攀西稀土矿黑色风化矿泥氯化铵焙烧得到的焙砂,为了提高水浸过程中稀土浓度,减少非稀土杂质相对含量以便于进一步回收稀土产品,本研究对其氯化焙砂进行了柱浸试验研究,探索了浸取剂,浸取酸度,柱径比对浸出液稀土浓度的影响,通过与加热搅拌浸取比较,得到结果如下:柱浸稀土浓度能由原来搅拌浸出的4.3g/L提高到44.8g/L,稀土浸取率达93.43%,非稀土杂质Al、Fe、Ca相对于稀土的含量分别为6.5%、3.4%、6.1%.
关键词:
黑色风化矿泥
,
氯化焙砂
,
柱浸
,
稀土
尹升华
,
谢芳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在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过程中,溶浸液入渗水头的合理确定有利于减少入渗时间和提高浸出率。基于Green-Ampt土壤入渗模型,通过离子型稀土变水头入渗试验,建立入渗率与入渗水头和湿润峰深度以及渗流时间与累积入渗量和入渗水头之间的关系,并对两关系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原地浸出注液井积水入渗时,入渗水头并非越高越好,随着入渗水头的增加,入渗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最优入渗水头;对赣南某离子型稀土进行柱浸试验,得到的最优入渗水头为26.69 cm;入渗界面的入渗率一定程度上决定溶液在矿体内的渗透效果。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
柱浸
,
Green-Ampt模型
,
入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