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钆对K7CrMnW11O39配合物的热扩渗及其导电性研究

王珩 , 周百斌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6.011

采用直接法合成了K7CrMnW11O39,利用固-气界面反应,研究了Gd对所合成样品的热扩渗.利用IR,XRD,TG-DTA对扩渗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稀土扩渗后,其Keggin结构已被破坏,生成了新相.测试了扩渗前后样品的电导率,扩渗后样品的电导率为扩渗前样品电导率的1×104倍.

关键词: , 杂多配合物 , 热扩渗 , 电导率

稀土杂多配合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刘杰 , 王恩波 , 周云山 , 彭筠

中国稀土学报

采用鸡胚实验法,对几种稀土杂多配合物进行了鸡胚毒性及抗A3型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在对鸡胚无毒情况下,稀土杂多配合物对A3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灭活作用 , 双十一钨硼镨钾盐K15[Pr(BW11O39)2]*15H2O对A3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0%, 抗病指数为69, 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物病毒唑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稀土 , 杂多配合物 , 流感病毒 , 抗病毒活性

含钇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稀土多元扩渗与电性能

周百斌 , 李中华 , 李国清 , 郭元茹 , 韦永德

功能材料

用降解法或直接法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四种含钇多元杂多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ICP和TG曲线确定了其化学式为K18-2nH3[Y(Xn+W11O39)2]·mH2O(X=B3+,Si4+,P5+)和K10H3[Y(SiW9Mo2O39)2];利用IR、XRD、183W-NMR、循环伏安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多阴离子为α-型或β2-型Keggin结构.采用稀土多元渗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气相热扩渗,经ICP和XPS测试表明:微量的稀土元素La、Sm和Dy可以渗入到配合物的体相,并与组份元素存在键合作用;导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室温时,扩渗后试样的电导率提高了约104~106倍,且与中心原子有关.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 化学热扩渗 , , 导电性

稀土对K11[Sm(AlW11O39H2)2]·21H2O的气相热扩渗及其导电性研究

李玲 , 韦永德 , 杜华 , 周百斌 , 于凯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5.027

参照文献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高温气相多组分混合稀土化学热扩渗, 经ICP, XPS, IR, XRD和TG-DTA等测试分析证实, 微量稀土元素La和Ce等已渗入到杂多配合物的体相. 利用四电极法对扩渗后化合物的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其导电率δ为9.2×0-3 S·cm-1, 比扩渗前(δ=1.29×0-9 S·cm-1)提高了7.1×06倍.

关键词: 稀土 , 杂多配合物 , 导电性 , 扩渗 , 四电极法

九-钨-二-钼铌锗酸及钾盐的合成与性质

许胜先 , 胡国强 , 吴庆银 , 宋玉林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2.015

合成了九-钨-二-钼铌锗酸及其钾盐.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关键词: 合成 , 杂多配合物 , 性质 , 钾盐

稀土锗钨钼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许胜先 , 王志强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3.04.019

合成了十二种稀土锗钨钼酸根多元杂多配合物.利用元素化学分析和ICP相结合方法、IR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

关键词: 稀土 , 杂多配合物 , 合成

K7BeBW11O39配合物的气相渗镨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李中华 , 韦永德 , 郭元茹 , 周百斌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4.03.018

首次报道了通过固-气界面反应对K7BeBw11O39@25H2O配合物进行稀土Pr的扩渗.对配合物的TG-DTA分析确定了扩渗温度,扩渗后的试样经ICP测试表明:微量Pr可渗入到杂多配合物K7BeBW11O39@25H2O体相,采用直流四电极法和交流阻抗法对扩渗前后试样进行了导电性能的测定,扩渗后试样的室温电导率达到了1.49×10-1S@cm-1,交流阻抗谱显示材料为电子导体.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 稀土多元渗 , 导电性

杂多配合物抗狐脑炎病毒的活性探讨

刘杰 , 王丽君 , 梅文杰 , 刘建忠 , 王恩波 , 计亮年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0.05.008

合成10种杂多配合物,采用细胞培养法,测定了各化合物对狗肾细胞的毒性及在无毒浓度下 ,抗狐脑炎病毒(FEV)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在无毒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抗狐脑炎病毒活性,两种化合物HPC-1,HPC-9显示出很高的效力和选择性,其中,化合物HPC-9的半数有效浓度为8 mg/L,半数中毒浓度在530 mg/L,抗病毒指数为66,并对化合物抗病毒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多配合物 , 抗病毒活性 , 狐脑炎病毒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