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LiNi0.5Mn1.5O4粉体的研究

耿佳杰 , 吴其胜 , 戴振华

硅酸盐通报

以Li2CO3,MnO2和Ni(OH)2·H2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锂离子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磨6 h可制备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固相反应的前驱体;前驱体于800℃煅烧6 h制备得到具有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的单相LiNi0.5Mn1.5O4.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80 mAh·g-1.

关键词: LiNi0.5Mn1.5O4 , 锂离子电池 , 正极材料 , 机械力化学法

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YAG∶Ce粉体及其发光特性

韩涛 , 彭玲玲 , 涂铭旌 , 朱达川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增刊(Ⅰ).027

采用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球形YAG∶Ce粉体.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焙烧温度、混悬液浓度、Ce3+掺杂量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AG∶Ce前驱体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10μm之间,经1300℃焙烧处理,形貌由毛团状转变为米团状.焙烧温度超过900℃时,形成YAG单相,并随着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增大.随着混悬液浓度的增加,粉体尺寸明显增大,相应的发光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达到0.2mol/L时,发光性能最佳,是由于其不同的光学性能造成的.随着Ce3+掺杂量x增加,粉体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0.06时,达到最大值,粉体的发射光波长先红移后蓝移;当x=0.1时,红移达最大值.由于电多极的相互作用,产生Ce3+浓度淬灭效应,其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Rc≈1.9nm.

关键词: 材料 , 球形YAG∶Ce , 机械力化学法 , 喷雾干燥 , 发光性能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MnZn铁氧体粉体的研究

罗驹华 , 王加芳

硅酸盐通报

以MnO2、Fe2O3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减小主要发生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会凝聚成团聚体,破碎与凝聚过程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高能球磨可使原料比表面积变大,无序程度增加,键能减小,从而导致内部贮能的增加,并可得到均匀混合物,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化学反应.高能球磨40h的物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1200℃)煅烧即可生成单相锰锌铁氧体.对于未粉磨的样品,温度必须要达到1400℃.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 锰锌铁氧体 , 制备

单相钛酸锶粉体的制备研究

罗驹华

硅酸盐通报

采用SEM、XRD及FT-IR研究了碳酸锶和二氧化钛(锐钛矿)经高能球磨后的结构变化,讨论了单相钛酸锶的形成机理.SEM和XRD研究表明,高能球磨破坏了原料的晶体结构,使得其比表面积和无序程度增加;FT-IR研究表明,高能球磨使原料的键能减小.可见,高能球磨导致了原料内部贮能增加和反应活化能减小.球磨40 h的原料在900 ℃煅烧2 h可以得到单相钛酸锶,而未粉磨的需要1300 ℃.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 钛酸锶 , 制备

La~(3+)掺杂Y_2O_3透明陶瓷制备及发光性能

罗军明 , 邓莉萍 , 艾云龙 , 温祯洪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以Y_2O_3为基质材料,掺杂不同含量的La~(3+),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粉,粉体压制后在真空度1×10~(-3) Pa下烧结得到La~(3+)掺杂Y_2O_3透明陶瓷.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粉体一次颗粒形貌,扫描电镜(SEM)观察样品表面形貌,HV-1000型维氏硬度计测定样品硬度和断裂韧性,阿基米德法测定烧结后试样的相对密度,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测定试样透过率.结果表明:制备的La~(3+):Y_2O透明陶瓷透光率可达80%,掺杂La~(3+)可以显著降低La~(3+):Y_2O_3透明陶瓷的烧结温度;随着La_2O_3添加量的提高,样品透光率逐渐提高,但La_2O_3添加量过大会造成点阵畸变严重;随着La_2O_3添加量的提高,样品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均逐渐提高,最后趋于平稳;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样品透光率也逐渐增大,继续增大保温时间,透光率趋于平缓.结合样品的透光率、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考虑可知La_2O_3适合掺杂量、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0 at%、1550℃和3h.

关键词: La~(3+)掺杂Y_2O , 透明陶瓷 , 机械力化学法

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理含油钻屑研究

王海龙 , 蒋灶 , 徐中慧

硅酸盐通报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含油钻屑,并初步研究了其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钻屑的降解效果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剂掺比为50%时含油率低至2.05%;在含有20%氧化钙的环境中,加入30%二氧化钛或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佳;反应过程中石英遭到破坏,结晶度降低;苯环结构断裂,氯原子开始脱落,含油钻屑得到降解;含油钻屑中仍存在长碳链,且出现游离态的羟基,表明降解不够彻底.

关键词: 含油钻屑 , 机械力化学法 , 油类降解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