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梳状结构硅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质

费贵强 , 李敏 , 王海花 , 朱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氢硅化法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具有梳状结构的非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PESO).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疏水基团的含量对PESO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ESO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及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探讨了其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的尺寸和分布.研究表明,随着疏水组分含氢硅油(PHMS)含量的增加,PESO表面活性剂分子越易缔合形成胶束且胶束的平均粒径增大.当PHMS含量由25%增加至67%时,临界胶束浓度(CMC)由0.828 g/L降至0.613 g/L,γCMC可降至22.11mN/m,表面吸附量(Γ)可达3.31 μmol/m2,每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在空气/水界面的平均面积(A)仅为0.502 nm2,PESO表现出较好的表面活性.此外,荧光光谱法研究PESO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第一、第三发射峰的荧光强度比值(I1/I3)不断减小,达到PESO的临界缔合浓度后,芘分子增溶于PESO胶束中,I1/I3趋于恒定.

关键词: 梳状结构 ,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表面性能 , 聚集行为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徐千贺 , 高荣华 , 刘俊龙 , 鞠福生 , 王玉标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12.03.009

用含氢硅油、烯丙基聚醚为原料,铂为催化剂制备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合成S的影响;并使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测定仪等对其进行表征;将S作为乳化剂应用在苯丙乳液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配比为1∶1,80℃下反应5h,催化剂用量6×10-6时,合成的产率最高为95.23%;用S作为乳化剂合成的苯丙乳液随着S用量的增加,乳液聚合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稳定性先增加后稳定、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乳胶膜吸水率先降低后变化趋于平缓.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润湿性 , 乳化剂 , 苯丙乳液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改性牡蛎贝壳粉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

刘源森 , 张聪娟 , 程炎波 , 刘渊 , 徐长安 , 唐旭 , 林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氨基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气流粉碎的牡蛎贝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与尼龙6熔融共混制备复合材料.通过激光粒度、表面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等分别研究了贝壳粉体的粒径分布、元素构成、热稳定性及相应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气流粉碎和表面改性后的贝壳粉体具有粒子尺寸小(D50为5.1 μm)、粒径分布窄(1~10μm)的特点.贝壳粉残留有机质和主体无机物热分解温度分别在300℃和600℃以上,表现出较好热稳定性.改性贝壳粉较未改性粉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及与树脂的界面结合,相应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也明显优于后者.另外,贝壳粉因含有机质而具有一定极性,其尼龙树脂基复合材料较商品化碳酸钙填充尼龙的性能更佳.

关键词: 贝壳粉 ,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改性 , 尼龙6 , 复合材料

二硅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面性能测定

王春光 , 于丽 , 张培龙 , 庞立飞 , 贾寿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516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醚改性二硅烷.首先以( CH3)3SiCl和(CH3)2HSiCl为原料,金属钠作还原偶合剂,二甲苯作溶剂,用Wurtz偶合法合成了含氢二硅烷,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气相色谱表征,并确定了合成最佳反应条件:n(( CH3)3SiCl)∶n((CH3)2HSiCl)=1.2∶1,反应物浓度为1.8 mol/L,助剂15-冠醚-5用量为总反应原料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1h.再以合成的含氢二硅烷和甲基封端烯丙基聚醚(Mr=400)为原料,在Karstedt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聚醚改性二硅烷表面活性剂,确定的合成反应最佳温度为95℃,时间为4h;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22.4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0.9 g/L,在pH值为6.94和4.12的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水解稳定性.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 含氢二硅烷 , 聚醚 , 水解稳定性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