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静
,
樊耀波
,
徐国良
,
袁栋栋
,
于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6.008
通过3组平行膜生物反应(MBR)的长期实验,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和曝气强度下,膜污染状况、EPS浓度及其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泥负荷越高,混合液中所含溶解性EPS含量越高,被污染膜片所粘附的多糖也越多,膜污染速率越快;MBR混合液的可过滤性与溶解性EPS,特别是多糖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多糖是重要的膜污染物质.当污泥负荷在0.08 kgCOD/(kgMLVSS·d)左右时,反应器能较长时间稳定运行.在稳定运行的系统中,曝气强度对EPS浓度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MBR
,
胞外聚合物
,
膜污染
,
污泥负荷
,
曝气量
华娟
,
吴志超
,
刘江峰
,
黄圣散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7.06.004
利用阶梯式通量递增法测定了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的临界通量,对不同操作条件下测定值的差异进行了考察.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曝气强度、污泥浓度(MLSS)和滤液COD(SCOD)三个因素分别在0.8,1.2,1.5 m3/h;10,20,30 g/L和50,100和150 mg/L水平下对临界通量测得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泥浓度和SCOD均对临界通量测得值呈负影响作用,而曝气强度则起正作用.随着污泥浓度和SCOD的增大,临界通量测得值是逐步减小的;而曝气强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临界通量值.其中,临界通量测定值受SCOD的影响最大,MLSS次之,曝气强度最小.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
平板膜
,
曝气量
,
污泥浓度
,
滤液COD
,
临界通量
应京强
,
高彦昌
,
杨永哲
膜科学与技术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对石化废水进行处理,在300 L/h,150 L/h及75 L/h三个曝气量下,研究跨膜压差及单周期跨膜压差变化率(K)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跨膜压差呈指数型曲线变化,跨膜压差与运行时间的关系式为:△P=Aetx.不同曝气量下,单周期跨膜压差变化率K的变化范围为0~2.5 Pa/s,曝气量的改变并不能改变K值增大的趋势.但是,曝气量对K值变化特征有影响,在提高曝气量的条件下,K上升的速率较缓.可依据单周期跨膜压差变化率K的变化趋势,对膜生物反应器的曝气进行过程控制,并同步减缓膜污染的进程.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
跨膜压差
,
曝气量
,
过程控制
唐吴晓
,
李卫星
,
邢卫红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16159/j.cnki.issn1007-8924.2016.02.017
随着造纸废水用量的增加,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已经迫在眉睫.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工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但是减轻膜污染问题是MBR在造纸废水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旨在研究缓解膜污染方法.结果表明,空气效应和机械擦洗能有效地缓解膜污染.曝气强度为1800 L/(m2·h)时能充分实现对膜表面的冲刷,可缓解膜污染.通过向反应器添加支撑介质(颗粒活性炭,GAC),可在低曝气强度下保证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减小膜污染和降低能耗.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
造纸废水
,
曝气量
,
GAC(grain active carbon)
,
膜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