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锋
,
杨才福
,
张永权
,
苏航
,
徐洲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淬火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处理钢和普通C-Mn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不同阶段的相变组织,研究了铁素体相变规律.结果表明,C-Mn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钛处理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晶内铁素体组织.在钛处理钢中,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和晶内铁素体的相变开始温度相同,但各自长大的动力学条件不同.当晶内铁素体和魏氏组织铁索体竞争发生相变时,晶内铁素体在晶内弥散分布氧化物夹杂上的非均质形核抑制了魏氏组织铁素体向晶内的长大.
关键词:
焊接粗晶区
,
晶界铁素体
,
魏氏组织铁素体
,
晶内铁素体
柴锋
,
杨才福
,
张永权
,
苏航
,
徐洲
钢铁
研究了Al、Ti处理对低合金钢焊接粗晶区组织的影响.研究发现:用Al处理时,钢中形成的夹杂物为Al的氧化物和细小的TiN.Al的氧化物和TiN不能促进晶内铁素体的形成,焊接粗晶区主要由粗大的晶界铁素体和平行排列的侧板条铁素体组成.用Ti处理时,钢中形成大量的Al、Ti、Mg、Ca复合氧化物夹杂,其颗粒大小为0.5~3.0 μm,同时还有一定量细小的Ti的氮化物.复合Ti的氧化物具有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核的能力,焊接粗晶区主要由晶界铁素体、少量的侧板条铁素体和大量的晶内针状铁素体组成.随焊接热循环高温保温时间增长,晶界铁素体粗大,侧板条铁素体数量减少.相变区的冷却速度减慢,晶界铁素体数量增多,针状铁素体的尺寸显著增大.
关键词:
Ti处理
,
Al处理
,
粗晶区
,
晶界铁素体
,
针状铁素体
崔桂彬
,
郭晖
,
杨善武
,
贺信莱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6.007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研究了低碳Fe-C-Mn-Si钢中晶界铁素体/原奥氏体界面对贝氏体形核的影响.通过两阶段等温热处理,获得了晶界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混合组织.结合金相观察和取向测量,发现晶界铁素体与贝氏铁素体之间的界面分为两种,一种界面不清晰,一种界面清晰.分析表明,在晶界铁素体/贝氏体界面不清晰一侧,晶界铁素体与原奥氏体保持取向关系,贝氏体在这类界面形核生长,且取向与晶界铁素体保持一致;在晶界铁素体/贝氏体界面清晰一侧,晶界铁素体与原奥氏体无取向关系,且贝氏体与晶界铁素体之间取向差较大.
关键词:
低碳钢
,
晶界铁素体
,
贝氏体
,
相界面
,
形核
,
取向关系
李翼
,
杨忠民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284
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模拟加热和冷却实验,研究了连续冷却条件下不同含量的Ⅴ对高碳钢组织转变的影响,并测定了相关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Ⅴ的加入降低了高碳钢珠光体转变温度,推迟了珠光体转变的CCT曲线,细化了珠光体片层,增加了高碳钢珠光体组织的强度和硬度,从Ⅴ降低珠光体转变开始温度和降低珠光体团长大速率两个方面分析了Ⅴ降低珠光体平均转变温度的原因.实验还观察到在1℃/s冷速下高碳钢原奥氏体晶界上存在少量铁素体,加入0.1%Ⅴ对晶界铁素体的析出有抑制作用,而加入0.2%Ⅴ到0.3%Ⅴ则促进铁素体在晶界明显析出,相关力学性能的测定表明晶界铁素体的出现改善了高碳钢塑性.
关键词:
Ⅴ
,
高碳钢
,
珠光体
,
片层间距
,
晶界铁素体
吴开明
金属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晶体长大动力学理论对低碳微合金钢中晶内和晶界
铁素体的长大动力学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与分析. 在实验温度范围
(650-750 ℃)内, 铁素体首先在晶界上形成, 在晶内夹杂物上形成较晚. 晶
界与晶内铁素体形成的过冷度相差40 ℃以上, 铁素体在晶内夹杂物上形成比在
晶界上形成需要更大的过冷度. 晶内铁素体长大速率常数的实测值小于计算值,
晶界铁素体长大速率常数的实测值则大于计算值.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intragranular ferrite
,
grain boundary fer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