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铁荣
,
李虹艳
,
卢正欣
,
高坤
,
井晓天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9.004
采用镶嵌靶、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于硅基片上制备了Ti-49.57%Ni-5.6%Cu合金薄膜.XRD图谱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对其进行的退火晶化后的形状记忆性能研究发现:薄膜分别经550℃×0.5 h、650℃×0.5 h晶化处理后无残余塑变存在下的最大恢复应力、最大恢复应变分别为180 MPa、2.7%;90 MPa、1.4%.
关键词:
硅基片
,
直流磁控溅射
,
TiNiCu薄膜
,
非晶态
,
晶化
,
退火
,
形状记忆
,
恢复应力
,
恢复应变
李元元
,
杨超
,
李小强
,
陈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的非晶块体在随后的烧结和热处理过程中晶化析出-Ti延性相,控制延性相的形貌、尺度和分布,合成以非晶相或β-Ti晶化相为基体的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CBBAAs),研究不同添加或替换组元对TiNbCuNiAl非晶粉末颗粒尺寸、热物性和微观结构的作用,探索了不同烧结参数对合成的CBBAAs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合成含晶化相CBBAAs的理论基础和非晶晶化过程中晶粒形核长大的规律,提出并利用“发展的软硬模型”来阐释应力作用下CBBAAs的断裂机理.研究结果提供一种极具前途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制备尺寸较大、力学性能优异的含晶化相的块状复合材料.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
纳米晶材料
,
超细晶材料
,
复合材料
,
放电等离子烧结
,
机械合金化
,
晶化
,
微观结构
,
力学性能
王玉
,
郭金彪
,
袁学韬
,
孙冬柏
,
李辉勤
材料保护
为进一步了解Ni-P合金电镀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显微硬度仪等,研究了P含量12.3%(质量分数)的Ni-P合金电镀层热处理前后结构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镍磷镀层呈非晶态结构,270℃恒温10 min镀层开始晶化,析出亚稳相Ni12P5和Ni5P2,360℃亚稳相向Ni3P和Ni稳定相转变,且晶粒长大,420℃时只有Ni3P和Ni相;热处理后镀层的硬度大于非晶态镀层,300℃部分晶化析出的纳米晶弥散分布于非晶相中,镀层的硬度达到极大值,Ni3P硬质相的析出大大提高了镀层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电沉积
,
镍磷镀层
,
非晶态
,
热处理
,
晶化
,
结构
,
性能
刘红星
,
谢在库
,
张成芳
,
陈庆龄
,
张玉贤
催化学报
应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以HF-三乙胺复合模板剂合成SAPO-34分子筛的晶化历程. 结果表明,在晶化过程中有SAPO-5分子筛生成,而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SAPO-5逐渐消失. 通过SEM可以看出,SAPO-34的晶化在60 h内不断进行,直到生成晶面完美的SAPO-34分子筛晶体. NMR研究表明,晶化过程中先生成磷酸铝结构,随后硅原子逐渐进入SAPO-34分子筛骨架. 对晶化不同时间的SAPO-34分子筛进行了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的性能评价,发现晶化12 h的分子筛样品已经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
晶化
,
氟化氢
,
三乙胺
,
复合模板剂
,
甲醇
,
低碳烯烃
祝要民
,
李晓园
,
宋晓平
,
陈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不同的磁控溅射和回火工艺制备了SmCo磁性薄膜.用能谱仪对不同工艺溅射的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 溅射态的薄膜为非晶态并具有软磁特征; 当回火温度位于400~ 450℃之间时, 薄膜的微观组织均匀细小, 且随着回火温度增加, 矫顽力增大, 并在450℃回火的样品中得到了最大的矫顽力.回火温度500℃后, 薄膜微观组织中晶粒出现了不均匀粗化, 矫顽力明显降低.
关键词:
SmCo薄膜
,
晶化
,
显微组织
,
磁性能
李传福
,
张川江
,
辛学祥
金属功能材料
采用X射线衍射及DSC热分析仪研究了Al-Zn-Ce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及晶化特点.发现随着Zn和Ce含量的增加,Al2Zn2Ce金属间化合物的出现,阻止了Al相和Zn相的相分离,有利于形成非晶相,从而提高了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Al-Zn-Ce合金的晶化存在复杂的相选择行为,多种相的竞争形核和有限生长有利于铝基非晶合金的形成.铝基合金并不是通过控制形核而形成玻璃的,抑制在冷却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晶核的成长是铝基非晶合金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铝基非晶合金
,
玻璃形成能力
,
化学短程序
,
晶化
王晨
,
文玉华
,
严密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退火工艺制备了纳米双相(Nd,Pr)2Fe14B/α-Fe型磁体,研究了Nb和Zr的添加对磁体磁性能、微观结构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b和Zr可提高α-Fe相的晶化温度,抑制α-Fe的析出和长大,避免亚稳相的形成,从而提高硬磁相的体积百分比.Nb和Zr复合添加能细化晶粒,增强硬磁相和软磁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显著提高纳米晶双相永磁合金的磁性能.合金(Nd0.4Pr0.6)8.5Fe84.5Nb0.5Zr0.5B6经过最佳热处理后,磁性能达到Br=1.10T,iHc=534.2 kA/m,(BH)max=143.6 kJ/m3.
关键词:
纳米双相
,
钕铁硼
,
快淬
,
晶化
李友
,
岳丽杰
,
谢鲲
,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1.04.006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Cu50Zr42Al8,Cu46 Zr47-xAl7Yx(x=2,5),Cu43Zr42AlsAg7和Cu43Zr42Al8Ag5 Y2非晶合金薄带,利用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合金样品的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Cu50Zr42Al8中添加适量的Ag、Y后使得非晶合金的短程有序结构发生改变.合金Cu46Zr47-xAl7Yx(x=2,5)的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分别比Cu50 Zr42 Al8增加了19K、30K,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从0.565分别增加到0.579和0.566,参数γ从0.402分别增加到0.418和0.420,说明Y的添加提高了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形成能力.合金Cu43Zr42 Al8Ag7和Cu43Zr42Al8Ag5Y2与Cu50Zr42Al8相比,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及参数γ均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0.619、0.416和0.609、0.411,表明Ag的添加、Ag和Y的同时添加均提高了Cu - Zr -Al系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但Ag的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Cu基非晶合金
,
玻璃形成能力
,
晶化
,
热稳定性
杨元政
,
仇在宏
,
李喜峰
,
赵德强
,
谢致薇
,
匡同春
,
白晓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4.009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Zr57Cu15.4Ni12.6Al10Nb5块体非晶合金的匀速升温晶化与等温晶化的晶化行为.在匀速升温晶化方式下,用Kissinger法与Ozawa法获得了块体非晶合金的激活能,对第一晶化峰分别为320.5kJ/mol和316.6kJ/mol,对第二晶化峰分别为324.5kJ/mol和320.5kJ/mol.该非晶合金的晶化表现出明显的动力学效应.在等温晶化方式下,用Johnson-Mehl-Avrami方程获得了晶化的Avrami指数为1.61,表明非晶合金的晶化受原子扩散控制.
关键词:
ZrCuNiAlNb块体非晶合金
,
晶化
,
激活能
,
晶化指数
孙昊延
,
王静松
,
曹立军
,
薛庆国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先对Zr55Ni5Al10Cu30合金熔体施加脉冲电流处理,再利用非真空吸铸法制备出Zr55Ni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的方式,研究了电脉冲孕育处理对非晶热稳定性及退火晶化的影响。差分扫描量热(DSC)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经电脉冲孕育处理后Zr55Ni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上升,晶化温度降低,过冷液相区变窄,同时玻璃转变激活能和晶化激活能有所减少。电脉冲孕育处理没有改变Zr55Ni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退火晶化相演变过程,但提高了非晶退火晶化率。电脉冲孕育处理对Zr55Ni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的晶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电脉冲
,
非晶
,
退火
,
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