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定向凝固过程中温度参数对含Re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曹腊梅 , 杨曦桥 , 薛明 , 蔡启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2.10.002

研究了一种含Re为4.0%~5.5%(质量分数)的实验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不同定向凝固结晶条件下铸态的宏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凝固结晶温度参数对单晶完整性、显微疏松与共晶含量、枝晶偏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不仅促进合金元素分布的均匀化,同时降低了高Re和高难熔元素含量的单晶合金结晶缺陷的倾向性,提高了单晶完整性.合金熔体过热温度、铸型温度/浇注温度的适度提高有利于枝晶间的补缩,并减少显微疏松.

关键词: 单晶完整性 , 显微疏松 , 枝晶偏析 , 温度参数 , 定向凝固

GH4169合金真空自耗重熔铸锭显微疏松的形成规律及熔速影响

刘艳梅 , 陈国胜 , 王庆增 , 孙文儒 , 刘军和 , 娄建新 , 胡壮麒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4.004

利用会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熔速对GH4169合金真空自耗重熔铸锭显微疏松和金相组织的影响;采用金相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分析了熔速对铸锭显微疏松数量的影响.GH4169合金真空白耗重熔铸锭显微疏松的形成规律以及熔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金属气体凝结和喷溅等原因的影响,真空自耗铸锭表面激冷层中存在大量边界粗糙曲折的显微疏松.在激冷层下方的铸锭边部组织中,显微疏松数量明显减少,边界圆滑,气泡是疏松形成的重要原因.铸锭心部显微疏松尺寸增大,倾向于沿枝晶间通道分布.铸锭心部位于糊状区的底部,由于熔池较深,凝固速率缓慢,使该处二次和三次枝晶比较发达,偏析严重,从而容易阻塞补缩通道,所以易形成沿枝晶间通道分布的大尺寸疏松.随熔化速率增大,枝晶倾向于水平生长,熔池加深,二次和三次枝晶更加发达,偏析更加严重,显微疏松的尺寸和数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GH4169合金 , 显微疏松 , 熔速 , 枝晶

关于"铸造高温合金显微疏松评定方法"和"铸造高温合金晶粒度评定方法"两项航标的说明

李爱兰 , 余乾 , 王晔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9.04.007

对<铸造高温合金显微疏松评定>和<铸造高温合金晶粒度评定>两项航标的编制背景、取样、主要技术内容作以说明,供标准使用者参考.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晶粒度 , 显微疏松 , 标准

热等静压温度对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10组织的影响

曹腊梅 , 刘丽君 , 陈晶阳 , 薛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06.001

采用OM,SEM以及EPMA等手段对比研究了不同热等静压温度对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10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MPa压力条件下,1290℃热等静压即可使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10中的显微疏松完全闭合;随热等静压温度的升高,共晶体积分数逐渐减少,热等静压温度达到1310℃及以上温度,共晶完全溶于基体.在1340℃/150MPa热等静压后,合金中出现局部初熔.热等静压后DD10单晶高温合金的γ'相立方度提高,不同热等静压温度对γ'相的形貌影响基本相同.热等静压降低了DD10单晶高温合金的枝晶偏析,并且热等静压温度越高,枝晶偏析改善越明显.

关键词: DD10 , 热等静压 , 温度 , 显微疏松 , 共晶 , 枝晶偏析

超声铸造工具杆端面对铝合金显微疏松的影响

张明 , 李晓谦 , 黎正华 , 许显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通过对工具杆端面的优化,研究了3种不同端面的工具杆在不同功率下对7050铝合金铸锭中显微疏松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球端面工具杆的作用范围和强度都比较大,距铸锭表面60 mm处显微疏松百分比减少了52.7%;虽然圆锥端面工具杆的作用范围最大,但其声强效果最弱,衰减最快,抑制显微疏松形成的效果最差;平端面工具杆的轴向声强最大,且有明显的声流现象,抑制中心显微疏松形成的效果最好,中心显微疏松的百分比减小了63.5%.超声振动能够同时促进液体补缩和降低氢含量,从而可以根本上减少显微疏松的形成.此外,工具杆下方的"声流效应"显著,其对促进液体补缩抑制中心疏松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显微疏松 , 工具杆 , 超声振动 , 除气 , 补缩

热等静压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会明 , 赵云松 , 郑帅 , 许剑伟 , 张剑 , 骆宇时 , 董建新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10.009

通过1280,1300℃和1320℃3个温度的热等静压实验,对比分析热等静压对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6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能够显著减少显微疏松,尤其是经过1300℃/100M Pa ,4h热等静压处理的合金内部显微疏松含量从0.31%降低到0.04%。提高热等静压温度能显著减少共晶含量。热等静压对合金的持久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DD6单晶合金的低周疲劳性能。经过1300℃/100M Pa ,4h热等静压处理的合金疲劳寿命较经过标准热处理的疲劳寿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这与热等静压显著减少合金中的疏松孔洞相关。

关键词: 热等静压 , 单晶高温合金 , 显微疏松 , 力学性能

热等静压对第二代DD6单晶高温合金高温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骆宇时 , 郭会明 , 赵云松 , 张剑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7012

对第二代DD6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标准热处理和热等静压处理+标准热处理,然后再在850℃和300~850 MPa应力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周疲劳试验,观察了不同处理状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了热等静压处理对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进行标准热处理的合金相比,增加热等静压处理后,合金内部显微疏松的数量和尺寸显著降低,其体积分数从0.31%降低到0.04%,合金的高周疲劳强度由331 MPa提高至433 MPa,高周疲劳寿命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热等静压 , 单晶高温合金 , 显微疏松 , 高周疲劳性能

定向凝固工艺对高温合金DZ417G变截面疏松形成的影响

王永锋 , 孟祥斌 , 李金国 , 刘兴刚 , 王凡 , 金涛 , 孙晓峰

稀有金属

研究了定向凝固工艺对高温合金DZ417G模拟叶片变截面疏松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叶片靠近中心圆柱一侧变截面疏松含量比靠近炉壁一侧高1个数量级.在一定浇注温度范围内(1480~1580℃),随浇注温度的升高,靠近中心圆柱变截面位置疏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浇注温度为1550℃时疏松含量最高;而靠近炉壁侧变截面疏松含量随浇注温度升高略有降低.在一定抽拉速度范围内(1~10 mm/min),随着抽拉速度的升高,靠近中心圆柱变截面位置疏松含量逐渐升高,而靠近炉壁位置疏松含量逐渐降低.根据以上结果,针对模拟叶片变截面位置提出了浇注温度、抽拉速度和显微疏松含量的对应关系.此外,定向凝固工艺对变截面疏松形成的影响主要是由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变化造成的.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浇注温度 , 抽拉速度 , 显微疏松

A356铝合金显微疏松与二次枝晶臂距的计算机模拟

杜强 , 王利明 , 韩维新 , 李殿中 , 李依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商品化软件PROCAST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 对A356铝合金托盘件凝固过程显微疏松缺陷和二次臂距(SDAS)进行了数值分析, 建立了有氢气析出量影响在内的显微疏松判据模型, 预测了显微疏松出现的位置与体积分数. 预测结果得到了X射线无损探伤实验的验证. 开发了温度场测试系统, 测试了铸件凝固过程的冷却曲线, 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符合良好.

关键词: 显微疏松 , 二次臂距 , 凝固模拟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断裂

艾素华 , V.LUPINC , M.MALDINI

金属学报

本文研究了〈001〉取向的CMSX—2,SRR99和RR2000三种单晶镍基高温合金,从750-1000℃温度范围和从150—680MPa应力下的蠕变断裂特征;用扫描电镜对上述各种实验状态下的蠕变断口和纵向剖面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单晶的蠕变断裂具有明显的晶体学特征,蠕变裂纹总是从已有的铸造的显微疏松处萌生;对于含碳量较高的材料,碳化物及其与基体的界面也是裂纹萌生的有利位置;这些已萌生的裂纹在外加应力轴垂直的(001)面上各向异性地扩展,直到由于承载截面的逐渐减小而导致最终破坏。虽然在较高的实验温度下,断口被强烈地氧化,但是蠕变断裂特征没有改变,在对三种材料断口上(001)面的大小和面积分数的测量和计算表明,用面积分数来表征蠕变损伤程度是可行的。

关键词: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 , micropore , crack initiation , creep fracture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