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娜
,
何立波
,
黄宝
,
黄维
上海金属
油气环境日益恶化,苛刻的服役条件要求管材具有优异的抗H2S和CO2腐蚀性能.日本新日铁住金和JFE公司针对不同井况环境,以13Cr油套管为基础,不断扩充高Cr不锈钢无缝管产品系列,开发了11Cr、12Cr、15Cr、17Cr等具有不同产品特点的高Cr高耐蚀无缝管,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
关键词:
高Cr
,
高耐蚀
,
油气田
,
无缝管
浦惠康
,
姚力强
,
王华
钢铁研究学报
钨、钼含量较高的GH3044、GH536镍基高温合金有较高的热强性,热加工成形较困难.用传统的热穿孔和热挤压工艺无法制成荒管及成品管.采用热轧棒镗孔冷轧新工艺,已成功交货10多种不同规格的无缝管,全部符合技术标准并满足用户需要.
关键词:
GH3044
,
GH536
,
镗孔
,
冷轧
,
无缝管
杨英丽
,
卢亚锋
,
郭荻子
,
罗媛媛
,
赵恒章
,
苏航标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1.05.007
氧是钛及其合金重要的间隙杂质元素之一,它的含量对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氧含量、不同轧制变形量对纯钛管材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氧含量、轧制变形率、轧制相对减壁量(Q值)等对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氧含量对纯钛管材性能有明显的影响,纯钛管材氧含量在0.08%~0.13%范围内可获得强度高、塑性优异的管材;轧制Q值变化对纯钛管材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1.2≤Q<2.3时,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纯钛管材;冷轧变形率对纯钛管材的性能影响显著,当成品火次变形率控制在35% ~ 60%范围时,管材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关键词:
纯钛
,
无缝管
,
氧含量
,
Q值
,
力学性能
尹显觉
,
宋祥飞
,
吴明生
,
王雅庆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冷轧、冷拔、退火处理及酸洗等工艺实现了φ32 mm×7 mm规格UNS N0890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无缝管的国产化,并对成品管的室温力学性能、晶粒度和晶间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和酸洗为关键的生产工艺,中间退火工艺为(1 060~1 100)℃×40 min,成品退火工艺为(1 040~1 080)℃×35 min,酸洗液为6%HF+ 12% HNO3,酸洗温度为30~40℃,酸洗时间为15 h,在此工工艺条件下成品不锈钢无缝管的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关键词: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
无缝管
,
固溶处理
,
冷轧
薛东妹
,
潘涛
,
赵苏娟
,
王青峰
,
杨才福
,
张永权
钢铁钒钛
利用Gleeble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N含量和热加工工艺对N80无缝管(33Mn2V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各种工艺条件下,N含量从0.005%增加至0.014%或0.021%,在保持钢的强度提高的同时,钢的韧性也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表明,当降低再加热温度时,钢的强度略微损失,韧性提高;而钢的中间停冷温度从450℃提高至700℃,工艺从在线常化变化为非在线常化,则使钢的强度有较大提高的同时韧性明显降低.无缝管的上述力学性能变化和V在钢中的溶解和析出行为以及相应的显微组织变化有直接关系.N含量的增加则优化了V(CN)的析出行为.
关键词:
无缝管
,
钒微合金化
,
在线常化
,
再加热温度
,
N含量
,
Gleeble模拟
韩少丽
,
李德梁
,
刘伟
,
邹良爽
钢铁研究
通过对合金元素在不锈钢中的作用的分析,设计了1种低成本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高硅不锈钢材料(00Cr20Ni20Si6).采取高效、短流程的无缝管生产工艺,成功制备出成材率90%以上的00Cr20Ni20Si6无缝管材.与传统高硅不锈钢相比,新钢种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该无缝管材不仅室温强度高出传统高硅不锈钢100 MPa左右,而且耐腐蚀性能优异;在120℃、质量浓度为98%的硫酸条件下,合金的均匀腐蚀速率为0.024 mm/a;而在90℃、质量浓度为98%的硝酸环境中,合金的均匀腐蚀速率为0.53 mm/a.
关键词:
00Cr20Ni20Si6高硅不锈钢
,
合金元素
,
无缝管
李智丽
物理测试
对材质为20钢的无缝管内折缺陷进行了扫描电镜以及金相显微镜检测分析,经检测分析,该折叠缺陷产生原因为钢坯内部疏松严重并有硫化物聚集,在穿管过程中暴露在管内壁,这种伴随有夹杂的组织缺陷在轧制过程中无法焊合从而形成内壁折叠缺陷.
关键词:
无缝管
,
内折
,
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