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李琳
,
李继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X100管线钢进行焊接试验,并对母材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及宏观力学特性测试,对比分析X100管线钢母材和经历不同焊接热过程后所得焊缝的微观组织及宏观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经历不同焊接热过程后的X100管线钢焊缝组织比母材组织粗大,主要为无碳贝氏体;冲击韧性比母材略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与母材基本保持一致.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
焊接热过程
,
无碳贝氏体
,
焊缝组织
,
力学特性
朱帅
,
康永林
,
邝霜
,
姜英花
钢铁
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淬火配分)工艺在CCE条件下,通过采用Ms和Mr点之间的最佳淬火温度和低于M.点的配分温度,避免配分阶段的贝氏体形成最终可以得到最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但试验中得到不足体积分数8%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限制了钢塑性的提高.通过提出淬火-贝氏体区配分工艺,并应用在(0.21~0.29)C-(1.5~2.0)Si-(1.5~2.1)Mn成分钢,得到了体积分数12%左右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和25%左右的伸长率,同时强度保持在1 000~1 100 MPa,强塑积最高达到36.6 GPa·%.不同的淬火温度和配分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变化对强度影响较低,伸长率和强塑积随着配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其中270℃的淬火温度试样的提高幅度高于245℃淬火试样,采用Q&PB工艺得到了无碳贝氏体十马氏体十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淬火和贝氏体区配分得到了优异的强度和塑性的结合,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奥氏体
,
无碳贝氏体
,
淬火配分
,
三相组织
王志刚
,
石磊
,
徐勇
,
王献忠
,
任潘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40Cr是传动轴常用材料,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淬火时出现了针束状异常组织,严重影响了零件的性能.本文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异常组织,根据其特征判断为无碳贝氏体,形成的温度区间为500℃~520℃,并对贝氏体的形核长大机制展开了讨论.无碳贝氏体异常组织产生的原因是40Cr钢在高温区的冷却速度不足,冷却速度不均匀.通过对冷却介质进行搅拌等提高冷速的方式能够消除异常组织.
关键词:
40Cr
,
异常组织
,
无碳贝氏体
,
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