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心
,
张新仁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3.05.015
研究了主要成分和工艺对极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条件下Si和Al均为基本合金化元素,但Al降低铁损的幅度较大,恶化磁感作用小,热轧板常化能降低铁损,缓冷可明显改善磁感,采用一次冷轧法可获得较好的综合磁性,适当提高退火温度可使不同状态的热轧板成品性能基本趋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
高磁感
,
无取向
,
电工钢
,
成分
,
工艺
,
磁性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
研究了二次冷轧压下率对无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冷轧工艺时,55%左右的二次冷轧压下率能够获得磁性能优良的0.2 mm厚无取向硅钢薄带.当二次冷轧压下率高于55%后,成品钢带中对磁性能不利的r织构组分比例逐渐增强,特别是{111}<112>、{111)<110>织构.采用55%左右的二次冷轧压下率制造能获得{100}面织构和高斯织构比例都较高的产品,其铁损P1.0/400能够降低到10.6 W/kg,同时磁感B50能达到1.68T.
关键词:
压下率
,
无取向
,
磁性能
,
织构
,
电工钢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钢铁
通过对取向分布函数(ODF)的分析,研究了无取向硅钢热轧板在常化过程中不同厚度位置的织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热轧板内部在常化过程中发牛再结晶,小同位置的织构变化不同,表层处织构变化不明显,各组分混乱分布且强度不高;1/4板厚处热轧板和常化板的高斯织构都比较强,但900℃常化后高斯织构强度有所降低;中心层常化前后织构发牛明显变化,{111}<112>织构强度增强.
关键词:
织构
,
常化
,
热轧板
,
硅钢
,
无取向
董浩
,
赵宇
,
喻晓军
,
连法增
金属功能材料
本文研究了不同Sn添加量对无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俄歇微探针(SAM)观察到了Sn在常化板中的晶界偏聚行为,对比了Sn添加对成品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n能够明显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值,当Sn含量为0.1%时铁损值最低,Sn的晶界偏聚降低了晶界能从而抑制了{111}组分在晶界处的形核和长大,降低了成品钢带中{111}组分的强度.
关键词:
Sn含量
,
晶界偏聚
,
铁损
,
织构
,
无取向
董彦
,
龚志翔
,
肖国华
钢铁研究学报
以指导无取向电工钢热轧工艺为目的,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在应变速率为0.01~10s-1和变形温度500~1 200℃条件下,对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在回复与再结晶过程中发生α-Fe向γ-Fe相的转变,导致稳态流变应力呈现“异常”变化.采用Arrhenius关系模型,模型参数能很好的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利用模型分别计算得500~8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0390 MPa-1,应力指数n=7.93,结构因子A=1.9×1018s-1,热变形激活能Q=334.8kJ/mol;1050~1200℃时,应力水平因子α=0.125 8 MPa-1,应力指数n=5.29,结构因子A=1.0×1028 s-1,热变形激活能Q=769.9 kJ/mol.
关键词:
无取向
,
电工钢
,
高温
,
塑性变形
,
流变应力
马良
,
薛艳春
,
赵烁
,
闫涛
,
岳尔斌
,
仇圣桃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薄带连铸0.7% Si无取向硅钢.结果表明,铸带的显微组织为等轴晶,铸带表层主体织构为{223} 〈110〉,s=0.5层主体织构为{110} 〈112〉和{112} 〈132〉,中心层主体织构为{001} 〈100〉.冷轧板织构主要由较强的〈 110 〉//RD和较弱的〈111 〉//ND织构组成.冷轧板经900℃退火后再结晶织构主要由{001} 〈100〉,高斯织构和〈111 〉//ND织构组成,新的立方晶粒易于在剪切带处形核,并在再结晶开始阶段长大成为退火后的主体织构.
关键词:
薄带连铸
,
织构
,
储能
,
无取向
,
硅钢
韩斌
,
汪水泽
,
李长生
钢铁研究
无取向硅钢在粗轧过程中具有不同于普通钢的头部翘曲现象.分析了影响无取向硅钢板坯头部翘曲的可能性因素,指出相变是导致无取向硅钢粗轧过程中翘头规律异于普通钢的根本原因.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得到Fe-1.6%Si无取向硅钢的温度-变形抗力曲线,分析了相变对变形抗力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板坯翘头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思路.
关键词:
硅钢
,
无取向
,
翘头
,
粗轧
李正荣
,
李军
,
刘勇
,
罗击
,
李卫平
,
叶晓瑜
钢铁
热轧轧制工艺对产品性能和轧制稳定性影响很大,对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当在两相区轧制时,热轧塑性明显降低,板形变坏,易出现边裂等情况.以50W1000为例,通过对其变形抗力进行研究,得出把两相区控制在F4与F5之间为最佳轧制工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热轧工艺制度.采用新的轧制工艺后,50W1000热轧精轧的稳定性明显改善,热轧产品合格率由开发初期的40%左右提高到95%以上.
关键词:
无取向
,
电工钢
,
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