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义
,
介万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使用DTA和LMC定向凝固淬火技术分别确定了Al-Cu-Zn合金富铝角的液相面和固/液界面溶质分凝因数.基于一维平板模型的枝晶几何形状描述, 使用数值模型计算了Al-1.5Cu-3Zn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液相浓度和平衡温度.发现在平衡凝固条件下, 液相在α相区内结束凝固, Scheil非平衡凝固条件下的凝固过程在单变量线上结束, 样品中初生晶相的含量为97.4%, 非平衡共晶含量为2.6%; 同时分析了液相混合条件对凝固路径的影响.
关键词:
Al-Cu-Zn合金
,
凝固路径
,
相图
,
数值模型
邹家生
,
初雅杰
,
许志荣
,
陈铮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4.03.009
在Si3N4陶瓷PTLP连接的基础上,提出了Si3N4陶瓷二次PTLP连接中间层设计的一般规律为Ti/Cu/X(X为Ni,Pt,Au,Pd等),X与Cu在固相和液相均是完全互溶的;分析了陶瓷二次PTLP连接过程并建立了连接模型,阐述了利用该模型选择连接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
氮化硅
,
二次PTLP连接
,
中间层
,
数值模型
曹福洋
,
李培杰
,
范洪波
,
崔成松
,
李庆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3.01.011
通过坐标跟踪法建立了沉积坯形状预测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沉积坯任何表面点自身位置变化对沉积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了该点温度和其它表面点位置对该点沉积效果的影响,其计算过程严格按照喷射成形的实际过程进行,可实时计算并记录沉积坯的形貌,并验证了计算效果.本文模型可用于多种工艺下喷射沉积坯的形状预测.
关键词:
喷射沉积
,
数值模型
,
坐标跟踪
,
快速凝固
吴轩
,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学报
纳米流体是由流体与纳米粒子组成的悬浮体.悬浮在流体中的纳米粒子会受到运动阻力、布朗力、扩散力和重力等作用力的影响,因而其运动规律极其复杂.本文运用晶格-Boltzmann(LB)方法,建立纳米流体流动和传热模型模型,对纳米流体的流型结构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关键词:
纳米流体
,
晶格-Boltzmann方法
,
悬浮体
,
数值模型
聂红
,
冯妍卉
,
张欣欣
,
张燎原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二元合金凝固的微观偏析现象建立一维平面枝晶模型,考虑溶质在固相中有限扩散,液相完全扩散的情况.通过模拟计算,比较分析了Al-Cu和Fe-C合金微观偏析的特点,并讨论了不同凝固速度以及溶质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与否对微观偏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应该在研究中予以考虑.
关键词:
二元合金
,
枝晶凝固
,
微观偏析
,
数值模型
成旭东
,
唐志军
,
郝强
,
徐学良
连铸
针对邯钢三炼钢8机8流方坯连铸机中间包,通过建立数值模型,研究在设置挡渣墙和坝前后以及不同的挡渣墙情况下,中间包内钢水流场规律,并通过RTD曲线分析了连铸中间包内挡渣墙和坝对其钢液流场的影响,为优化方坯中间包钢水流场积累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关键词:
数值模型
,
流场规律
,
RTD曲线
,
优化流场
程本军
,
赵启成
,
陈旺
硅酸盐通报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整体浇注钢包烘烤过程中内衬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得出内衬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特征及不同点处温度分布,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模型结果正确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烘包某一时间点内衬应力分析,探讨烘烤过程中整体浇注钢包应力分布集中情况及原因,为提高整体浇注钢包使用寿命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整体浇注钢包
,
数值模型
,
有限元分析
,
温度分布
,
应力分布
刘勇
,
吴颂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8.02.017
针对热压工艺特点,将预浸料视为可变形的多孔介质,通过体积平均,建立了固化过程中温度、纤维应力和树脂流动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纤维变形和体积分数变化的影响,反映了渗透率和纤维体积分数的关系.对于复合材料层合平板热压工艺,通过进一步简化,给出了一维固化方程,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数值模拟中采用ALE移动网格方法来处理动边界问题.计算结果表明,与非耦合的经典模型相比,该模型给出的结果能更好地与实验吻合,层合板逐层压缩现象也和实验结果一致.而且该模型能预测树脂的排出量和纤维层间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
关键词:
热压工艺
,
多物理场
,
体积平均方法
,
树脂流动
,
数值模型
盛仪
,
熊克
,
卞侃
,
熊璇
,
陈宏
,
郝银凤
复合材料学报
建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数值模型,模拟了其在拉伸载荷下的损伤产生、扩展及失效过程,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试件进行了静态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接头的初始损伤载荷为9.8~12.0 kN,损伤发生后接头的载荷值发生突降(降低约27%~38%),此时接头仍具有一定承载能力;试件完全脱胶载荷较初始损伤载荷略有降低(载荷范围为8.0~8.6 kN).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吻合,结果均显示填料区是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最薄弱的部位,易发生破坏;填料区破坏后裂纹迅速向填料区周围的胶层扩展,导致胶层的剥离,这是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失效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
T型接头
,
断裂行为
,
数值模型
,
静态拉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