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津
,
李军
,
李春天
,
桑雪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5.003
针对金属摩擦副在服役过程中因磨损而导致失效,造成零件报废而产生极大的损失和浪费问题,概述了通过表面强化提高金属摩擦副表面强度增加耐磨性、添加润滑油或通过润滑油改性等方式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其寿命的两种常规方法,对能根本改善磨损状况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推广应用瓶颈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
金属
,
耐磨
,
自修复
,
表面强化
,
摩擦副
秦丽柏
,
孙廷富
,
张树勇
,
任政
,
胡莲卡
,
黄文淑
,
李岩
,
张华
,
刘环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6.021
采用坦克专用机油润滑的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方法,分别进行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缸套材料与发动机成品活塞环材料摩擦配副的油品试验、与各类成品活塞环材料的摩擦配副试验.摩擦配副的油品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型油品润滑比高温型及通用型油品润滑的磨损量、摩擦因数均小;活塞环摩擦配副试验结果表明,高硅铝合金磨损量及摩擦因数均较小,其中与φ126激光陶瓷活塞环、磷化YH3I活塞环摩擦配副效果更优.分析表明,高硅铝合金的摩擦学机制是软基体上分布的高硬度质点相起到耐磨与支撑作用,软基体磨下的凹坑具有储油与润滑作用.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缸套
,
活塞环
,
摩擦副
,
磨损量
,
摩擦因数
王爱琴
,
谢敬佩
,
王文焱
,
李继文
,
李洛利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1.029
针对传统热处理后45钢耐磨性较低的缺点,研究了正火+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后45钢相对ZG31Mn2Si摩擦副的滚动磨损特性和磨损机理.测试了试验载荷、材料硬度与磨损失重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感应淬火热处理后不同硬度45钢的磨损形貌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载荷恒定,磨料硬度Ha大于被磨材料45钢硬度Hm时,45钢随着感应淬火后自身硬度的提高,耐磨性明显提高,为硬磨料磨损;Ha<Hm时,随着材料硬度的提高,磨损量变化很小,为软磨料磨损;其滚动磨损机理随着表面感应淬火后硬度的升高由塑变磨损转变为犁沟磨损.
关键词:
表面感应淬火
,
45钢
,
摩擦副
,
磨损
吴雪梅
,
周元康
,
杨绿
,
王陈向
,
李屹
,
陈建海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2.04.017
制备的纳米坡缕石粒子经KH550表面修饰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4%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利用电子天平测定试样的失重量以表征其耐磨性能和自修复效果,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EDX测定摩擦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样在纳米坡缕石添加剂为2%的润滑油体系中自修复作用微弱,磨损率下降有限,减磨仅发生在初期磨合阶段;而试样在坡缕石添加剂为4%的润滑油体系中总磨损量比纯基础油体系下降了26.5%,经成分和形貌分析,该试样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石特征元素呈斑状分布的自修复膜层,耐磨性和自修复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
摩擦副
,
磨合
,
正常磨损
,
自修复膜
陈康敏
,
张秋阳
,
李新星
,
王兰
,
王树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高温磨损试验机上进行TC11合金与GCr15钢在25和600℃的干滑动磨损实验.研究摩擦副(钛合金与对摩钢)的磨损行为,并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25℃时,TC11合金具有极高的磨损率并随着载荷快速增加,而GCr 15钢的磨损率则随载荷提高略有增加,且处于较低值.在高温600℃时,TC11合金和GCr15钢均表现为随着载荷增加,磨损率变化较小的趋势,且处于极低的值.研究发现高温下摩擦氧化物的形成导致了TC11合金和GCr15钢极低的磨损率.可以认为,在高温下TC11合金与GCr15钢是一种理想的摩擦副.
关键词:
摩擦副
,
TC11合金
,
GCr15钢
,
磨损行为
,
磨损机制
邓汉忠
,
张伟强
,
孙元章
,
刘少平
,
康绍光
,
曹文智
材料导报
利用药芯焊丝对已磨损的 K360 耐磨钢进行CO2气体保护堆焊修复,并采用不同硬度的 23Mn-NiMoCr54高强钢与堆焊层配副进行对磨试验.结果表明,当对磨材料硬度大于堆焊层硬度大约 HRC3 时,两种材料配对形成的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小,磨损量较小,磨损面较平整.堆焊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较轻的显微切削,并拌有轻微的点蚀和材料脆断现象.
关键词:
K360耐磨钢
,
堆焊
,
摩擦副
,
磨痕形貌
董沫辰
,
宫经珠
,
吕晋军
,
董光能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4.029
目的 摩擦副的选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通用的规范.机械端面密封材料副也是一个典型的摩擦副,其选择与所要密封的介质有关,密封材料副涉及高硬度材料(如硬质合金)及软质材料(如浸渍石墨、浸渍巴氏合金等).材料选择范围大,材料性能差异也大,其内在本质并不清楚.旨在提出一种方法,为摩擦副材料的选择与表面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了G-W模型塑性指数的局限性,考虑了摩擦副硬度的匹配性,并以一对摩擦副系统的有效硬度代替G-W模型塑性指数中较软配副材料的硬度.同时采用因存在摩擦力导致真实接触面积增大的修正粘着理论对G-W模型塑性指数进行了修正,以期能够适应摩擦等复杂接触工况,并引入摩擦系数.结果 塑性指数的区分度增大,反映了摩擦副的硬度匹配性,同时体现了与磨损率的相关性.结论 对非超硬材料配副,系统的塑性指数越大,磨损率也越大.
关键词:
摩擦副
,
机械密封
,
塑性指数
,
磨损率
,
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