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国内外热镀锌板取代电镀锌板的发展趋势

王爱华 , 朱久发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7.06.015

探讨了国内外热镀锌板取代电镀锌板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阐述了热镀锌板和电镀锌板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词: 锌锅 , 抗腐蚀 , 热镀锌板 , 电镀锌板

化学镀镍层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唐锋 , 胡光辉 , 黄华娥 , 潘湛昌 , 魏志钢 , 曾海霞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2.05.008

探讨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和硅酸钠单独或协同作用对化学镀镍层钝化的影响,并以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上述四种组成的最佳浓度.为增强钝化效果,研究了高锰酸钾质量浓度、钝化温度和时间对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钝化液的最佳组成为10g/L氢氧化钠,15 g/L碳酸钠,50 g/L磷酸钠,5g/L硅酸钠,1g/L高锰酸钾,θ为80℃,t为20 min.化学镀镍层经无铬钝化液处理后,镀层抗腐蚀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无铬 , 钝化 , 抗腐蚀

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研制

王兆文 , 罗涛 , 高炳亮 , 胡宪伟 , 于旭光 , 邱竹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试样,用于铝电解的惰性阳极.实验制得了相对密度大于98%的阳极试样,并研究了试样的导电性能和抗电解质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阳极试样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0℃时电导率在40Ω-1·cm-1~60Ω-1·cm-1之间.在电解过程中,阳极电压降平稳(2.8 V~3.2 V),表明阳极的电阻在电解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导电性能稳定.用反电动势法测量电解反应的分解电压为2.2 V~2.5 V,表明电解反应为2Al2O3=4Al+3O2,电极呈现良好的惰性.电子显微分析表明,试样抗冰晶石-氧化铝熔盐腐蚀的性能良好,电解质通过对Fe2O3的溶解来腐蚀阳极.

关键词: 镍铁尖晶石 , 惰性阳极 , 铝电解 , 电导率 , 抗腐蚀

脉冲频率对电镀镍-铬合金性能的影响

朱明 , 王明静 , 王志华

电镀与涂饰

以Q235钢为基体,采用脉冲电镀方法在三价铬体系镀液中制备了Ni-Cr合金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CrC13 64.6 g/L,NiSO4·6H2O 31.4 g/L,V(二甲基甲酰胺)∶V(水)=1∶1,C6H5Na3O7·2H2O 117.64 g/L,pH 3.0,NaBr 103 g/L,搅拌速率200 r/min,温度55℃,时间40 min.借助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摩擦磨损试验机、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脉冲频率对镀层微观形貌、耐蚀性能、耐磨性能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脉冲频率增大,Ni-Cr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耐磨性及显微硬度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较适宜的脉冲频率为1 000 Hz.

关键词: 镍-铬合金 , 脉冲电镀 , 频率 , 抗腐蚀 , 耐磨性 , 显微硬度

溶剂对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孔令美 , 郑威 , 齐燕燕 , 高泉喜 , 薛亚娟 , 王宝春

玻璃钢/复合材料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VARTM)制备了玻纤增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化学溶剂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其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在溶剂中浸泡180d后,其模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界面结合减弱使复合材料强度约有5%~10%的下降,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没有影响,这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VARTM ,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 , 溶剂 , 力学性能 , 抗腐蚀

阴极刻蚀法制备超疏水铝镀层及其抗腐蚀性能研究

陈志磊 , 帅茂兵

表面技术

对硅基磁控溅射铝镀层表面加载阴极电流,在镀层表面构建了微纳复合结构,并通过十四酸修饰获得稳定的超疏水膜.研究了超疏水表面的形成机制与结构特征,分析了超疏水表面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阴极刻蚀处理后,铝镀层表面形成了覆盖纳米级絮状物的腐蚀孔,呈现出珊瑚网状结构;再经十四酸有机修饰后,达到超疏水状态,十四酸在镀层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化学吸附,样品腐蚀阻效达到98.9%,抗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铝镀层 , 阴极刻蚀 , 超疏水 , 抗腐蚀

添加Co(Ⅱ)和硅溶胶的热镀锌铝合金层三价铬钝化膜的抗腐蚀性能

盛艳慧 , 姜效军 , 李瑞芬 , 周杰 , 郭德水 , 碗建华

材料保护

为进一步提高热镀锌铝钢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蚀性,分别或同时向三价铬钝化液中加入Co(Ⅱ)、硅溶胶进行钝化,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极化曲线测试及形貌观察、成分分析,考察了硅溶胶、Co(Ⅱ)盐对三价铬磷酸盐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考察两者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硅溶胶和Co(Ⅱ)盐的加入均能有效提高三价铬钝化膜的耐蚀性,两者同时添加时转化膜耐蚀性更好;硅溶胶的加入对钝化膜起到了很好的填充作用,少量Co(Ⅱ)盐使膜层表面晶格歪曲,抑制活性点的过度生长,可防止尖刺生成;同时添加Co(Ⅱ)和硅溶胶的三价铬钝化液所得的钝化膜中磷酸锌、磷酸铝生成时伴随磷酸铬和磷酸钴生成,二氧化硅在最外层,后期填充形成外表层,表层同时有一定量的磷酸锌.

关键词: 三价铬钝化 , 热镀锌铝钢 , Co(Ⅱ)盐 , 硅溶胶 , 抗腐蚀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及其在钕铁硼永磁体抗蚀上的应用

郑华均 , 郑国渠 , 马淳安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2.02.015

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络合剂,确定了以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复配作为络合剂的化学镀非晶态镍磷合金工艺,具有高稳定性、高装载量等优点.把该工艺应用于烧结Nd-Fe-B永磁体的抗蚀上,达到预期耐腐蚀的要求.

关键词: 化学镀 , 镍磷合金 , 永磁体 , 抗腐蚀

新型水相封孔剂的性能评价

吴小明 , 刘宏 , 吴银丰 , 刘倩源

材料保护

为提高电子元器件表面金属镀层的耐蚀性能,用缓蚀剂、复合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助洗剂和pH值调节剂复配成了一种新型环保型GF419水相封孔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镀金层封孔后的形貌,通过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其耐硝酸、盐酸、混合气体及SO2腐蚀性能.结果表明:GF419用于镀金层封孔,能有效修复结晶缺陷和清除镀金层微孔内的残留物,可显著提高电子元器件金属镀层的抗腐蚀能力,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封孔剂 , 镀金层 , 镀层修复 , 残留物清除 , 抗腐蚀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