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训华
,
江社明
,
张启富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SEM和TEM研究了铝含量不同的热镀锌镀层中抑制层的结构及抑制层在形成和生长过程中Zn-Fe-Al金属间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过程;分析了铅含量不同的镀层合金化后镀层与BH390钢基体之间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锌液中铝含量的增加,镀层中抑制层的结构逐渐由晶粒粗大且不连续的Fe2Al5转变为晶粒细小...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合金化镀层
,
抑制层
,
镀层结构
,
界面结构
江社明
,
陈斌锴
,
张启富
腐蚀与防护
用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锌液中Al含量对镀层抑制层、镀层结构以及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锌液中Al含量的减少,抑制层晶粒增大;在相同的合金化工艺下,镀层合金化程度加大,抗粉化性能恶化.
关键词:
Al含量
,
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
,
抑制层
,
镀层结构
,
抗粉化性能
陈斌锴
,
张启富
,
郝晓东
,
仲海峰
,
俞钢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SEM和AFM研究了IF440高强钢钢板入锅温度和浸镀时间对镀层抑制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层的组织结构分为粗晶区Fe2 Al5相和细晶区FeAl3相,并且随钢板入锅温度升高和浸镀时间增加,细晶区晶粒逐渐长大,直至与粗晶区晶粒尺寸一致,抑制层晶粒粗化,致密性下降致使其抑制作用降低.IF4...
关键词:
IF440高强钢
,
热镀锌工艺
,
抑制层
,
组织
岳崇锋
,
江社明
,
刘昕
,
王贺贺
,
张启富
,
曲选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成形后镀层脱落的热镀锌钢板镀层组织进行了观察,从抑制层形成机制、热浸镀工艺等方面对镀层脱落的原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镀层发生脱落原因是由于基板表面抑制层不完整,发生铁锌合金反应生成脆性的铁锌合金相,在变形过程中,镀层从铁锌合金相处破坏并产生剥离脱落.建议通过优化以下关键工艺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带钢...
关键词:
热镀锌板
,
脱落
,
抑制层
,
变形
陈斌锴
,
仲海峰
,
张启富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应用SEM和EDS研究了锌液中不同Al含量对镀层组织结构和抑制层的影响,进而确定440MPa级高强IF钢镀层成形性的最佳Al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锌液中Al含量的增加,纯锌层与基体界面处ζ相明显减少,Al的富集程度增加,抑制层的晶粒逐渐长大,致密性增加.当锌液中Al含量为0.25%时,镀层成形性最好.
关键词:
Al含量
,
镀层组织结构
,
抑制层
,
440MPa级高强IF钢
胡春东
,
江社明
,
李远鹏
,
杨芃
,
陈宇
,
俞钢强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对比研究3种不同双相钢变形下的镀层和抑制层形貌,寻找影响镀层附着力的因素.试验研究表明,Fe-Al颗粒细小且排列紧密时,镀层的附着性强;Fe-Al颗粒不连续紧密时,镀层附着力大大减弱.双相钢镀层变形时,含有ξ-FeZn13颗粒的镀层容易出现裂纹,且裂纹多数在ξ-FeZn13颗粒集中的区域.ξ-F...
关键词:
抑制层
,
附着性能
,
ξ-FeZn13相
,
热镀锌
陈斌锴
,
仲海峰
,
张启富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应用SEM和EDS研究了锌液中不同Al含量对镀层组织结构和抑制层的影响,进而确定440MPa级高强IF钢镀层成形性的最佳Al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锌液中Al含量的增加,纯锌层与基体界面处ζ相明显减少,Al的富集程度增加,抑制层的晶粒逐渐长大,致密性增加.当锌液中Al含量为0.25%时,镀层成形性最好.
关键词:
Al含量
,
镀层组织结构
,
抑制层
,
440MPa级高强IF钢
李远鹏
,
江社明
,
张启富
钢铁研究学报
对3种不同铝含量的热镀锌双相钢进行连续退火镀锌模拟试验。研究表明:wAl=0.09%的双相钢表面的氧化物形貌为颗粒状和长条状的氧化物;XPS分析表明,这两种氧化物为MnO和Cr2O3。含铝wAl=0.12%的双相钢表面均匀分布扁平状的氧化物,氧化物平均直径为126.2nm。含铝wAl=0.4%的双相...
关键词:
热镀锌双相钢
,
铝含量
,
氧化物
,
抑制层
杨洪林
,
张深根
,
洪继要
,
刘昕
,
李俊
,
王华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热镀锌模拟实验装置在四种不同铝含量锌液中进行连续热镀锌实验,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锌层组织的热冲压钢.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辉光放电光谱仪等手段研究了锌液中不同铝含量对热冲压钢镀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铝含量的锌液中热冲压钢均具有良好的可镀性,锌液中的铝含量对锌层/钢界面处的合金层组织、形貌...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热冲压钢
,
热镀锌
,
抑制层
,
选择氧化